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田间岁月

田间岁月

2013-10-15 15:15 作者:亦雪悠然 阅读量:35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放假回到乡下祖母家。

记得每年春节,从除夕开始,黄昏时分,村口都会有一大群各个年龄的男女老少自发组织在一起,穿着颜色艳丽的衣服,脸上擦脂抹粉,涂得像个小丑似的,敲锣打鼓在村口扭秧歌。唢呐声,小锣声,敲鼓声,噼噼啪啪附近几个村庄都能听见,于是每逢黄昏,总有一堆人围着观看。不光有身上满是泥土的孩子,抱着小孩的妇女,拄着拐杖的老人甚至年轻人也忙里偷闲凑个热闹。是非常热闹而温情的节日气氛。

村口有很粗壮的一棵老树,当人们都围聚着看扭秧歌时,树下面总会零零星星有人推着自行车,后座上绑两个竹子编的大筐,卖葵花子,黄萝卜,那种腌过的大萝卜,咬一口清脆而爽辣。其实这样的农家小吃家家都会做,此时买一个图个方便。

爷爷常常带我去看扭秧歌。每次太阳落山天黑了的时候,我都是趴在爷爷的背上昏昏欲睡。模糊中记得很多人一起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有田野清香的泥土气息,和手电晃动的光亮。

晚上我和祖母睡在她的大床上,祖母的大棉被是用洗得很旧的洁白的棉布缝起来,里边是上一年新采摘下来的棉花,柔软而温暖。

在家里的庭院中央,开辟了一小片花园,种满牵牛,夜来香和月季。每到夏天,月季会长的足有半人高,我只需微微低下头,便能闻到它淡淡的幽香。还有一个大大的葡萄藤,到夏天枝繁叶茂的时候,大片大片墨绿色像手掌般的葡萄叶挂满枝桠,倒显得格外幽静。

祖母心灵手巧,会做很多好吃的。印象中最喜爱的是她包的包子,个大,皮薄,一个顶外面买的两三个。有糖馅的,豆沙馅的,咸菜笋丝馅的。每每逢祖母做包子,我都会吃的走不动路。还有每年过年时,她自己炸麻叶,酿甜饭,做红薯片和南瓜糕。那是乡下常有的零食。

夏天的时候,她喜欢把甜瓜,西瓜放在井水里。睡完午觉,拿上来吃是冰凉的。晚上在屋顶平台上放一张大凉席,仰躺着就能看到满天星光和洒在树叶上的淡淡月光。那时祖母就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对我讲她儿时的故事。

和爷爷一起去刨红薯,采西红柿,摘玉米。赶着羊去草堆里吃草。远方太阳落山后留下的血红的夕阳笼罩着整个村庄,像一幅老照片,承载着岁月的积淀,格外静谧,安详。

每年假期,我都会去祖母家里住上一个月。田园的安谧和恬淡,以及于大自然的无限贴近,是我心里深刻的快乐。

我在乡下最好的朋友是静静。她是我的远房亲戚,按辈分比我长一辈,却和我年纪相仿。她家住的和祖母家不远。静静的大眼睛漆黑而忧伤。她很腼腆却格外的勤快。来找我玩的时候,身后总跟着她家的大狗。

我们几乎逛遍了村子附近的所有田间。站在金黄的麦穗地里,放声大叫。

有时在屋里玩捉迷藏。静静叫我躲到放谷子的大缸里,然后用簸箕把缸盖起来。

为了给我打树上刚结成的新鲜枣,她四处找地上的树枝,手上总被无意间划得血痕累累。仔细想起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是话很少的,我总是绞尽脑汁想想有什么话题可说,却总是我说,她在咯咯的笑。

她没有任何理由和条件地喜欢我。对我好。是我得到的唯一一份不需要任何回报的感情。

后来有段时间,我很少回祖母家去。听祖母说,每次在我放假的时间里,静静常跑到我祖母家门外去等我。可是一直没有等到。

后来听说静静嫁到了外村。随后就和她的丈夫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我们就此失去了联系。

我的记忆里始终有她淡淡忧伤的大眼睛。

对于我们各自所承受的命运,也许我们都应是没有怨言的。

去年过年的时候回了一趟祖母家。。

坐很长时间的长途车。心里淡淡的惆怅,不断涌起来的仿佛是从很遥远地方而来的呼唤。

祖母家门口的那棵梧桐树已经长的格外的粗壮。

而童年的好朋友静静,也已经不在这里。

躺在祖母的大棉被里面,闻到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那一夜,睡的难得的香甜。

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祖母照例早早起床。在房间里忙碌地走动着,蒸馒头,煮红豆粥,厨房里的雾气弥漫到了整个庭院中。让我恍惚间又回到了过去,可是爷爷已经不在。忽然间眼前变的迷蒙了。

我一个人爬到山坡处,坐在大岩石上面,感觉温暖的阳光和寂静的风。泥土中已经长出了淡淡的紫色的小花,一个新的春天又要到来了。

田间岁月,恬静地凝固了时光的流动。

当一个从城市的喧嚣里出来的人,行走在田野和山风之间的时候,他是否会感觉到灵魂在边缘游荡时的孤独。

而生活,是那么轻易地,就会将我们淹没。

相关文章关键词

《田间岁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