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
就这样在母亲六十几岁的时候,在她的操持下,我们家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二哥二嫂都工作了,八五年三哥也结婚了,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叫村子里的人都羡慕。这年我也考上中专一毕业就能端上他们盼望的铁饭碗。在许多人看来母亲应该是好好歇歇享几天清福了。我们也常这样劝她,家务和农活什么时候能干的完呢?可是母亲还是像以前一样,一天也闲不下来。她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天不劳动心里就不安,就觉得一天白过了。
后来我结婚了,分家的时候哥哥们都希望父母都跟他们一块生活,那时候他们的孩子都上学了,一天只需要他们看看门就可以了,可是父母还是选择了我,因为他们都被我过的好。那时候我住家里的旧房子,妻子也没什么收入,因为一直读书也不大会干农活孩子还小。这让他们很忧心。和我生活在一块他们可以帮我们带孩子,干农活。让小日子尽快的好起来。看着鬓发斑白七十多岁的父母为了我没日没夜的忙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觉得实在亏为人子。生活在城里的二哥看到父母这样也很不安心,隔三差五的托人带来好吃的,农忙的时候回来帮我们干农活,可是父母却很少吃他们买的东西,都留给我的孩子了。借口是不爱吃,不好吃。这一辈子他们都不爱吃好吃的。我家的地不多,妻子学会干农活了,母亲很欣慰,也去掉了不少的担心。以后她和父亲就很少到地里去了,一门心思给我们带孩子。
在母亲的晚年,我住的老房子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病。我们兄弟们一块修了新房,三家住在一起都宽敞。可我们不想住,独门独户的清静。有好多次母亲都用忧郁的眼神看着我说:“娃啊,你啥时候能修新房啊?”有几回还问我每月能挣多少钱,我知道她担心什么,所以每次都给母亲多说点数目,让他高兴让她宽心。因为每次给他们买件衣服买点好吃的都不吃不穿,要责怪我们半天。在她看来那时候的生活就已经在天堂上了。何必乱花钱呢。她的心里时时惦记着我还要修房子,供孩子上学呢。她不能为我增加财富,她也绝不能乱花我的一分钱。我知道她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帮助困难中的我。所以看着母亲脸上闪过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我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心里轻松了许多。在母亲的心里我挣的那点工资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足可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节俭点,明后年咱们修房。”母亲都高兴地说。
“不修了,娃们上学了城里买套房”我说。
“得要多少钱?”母亲问,又惊又喜。
“三四万吧。”那时候一套房子要五六万,我故意少说了些。
“哦,三四万,咱们攒点,你哥们帮点能买起。”母亲很高兴好像已经住到新房里了。接着又担心起来:“城里什么都要钱,那花费可大了。……不过娃们上学就好了。”
母亲去世三年后我就买了房子调到县城。要是母亲活着在那儿住一两年该多好啊。
母亲这一生苦多乐少,她最高兴的一天在我看来是我的女儿上学去的那天。那天在母亲的心目中,她完成了一个母亲一个女人一生所有的使命。当女儿被她姐姐哥哥拉着,播撒着笑声蹦蹦跳跳的向学校跑去的时候,母亲的脸上也乐开了花,解脱似的出了一口长长的气,对我们说:“娘这辈子的事都做完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帮你们的了。眼闭了也没牵挂的了。”
这五六年母亲为这两个孩子操碎了心,如果没有母亲,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一天我们也很高兴。看着母亲布满了皱纹的清瘦脸庞,心里充满了感激和内疚。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让母亲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可没想到女儿上学没满一年,母亲就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让我永远没有了偿还心愿尽份心意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