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乡忆
冀东主要包括现在的河北唐山,秦皇岛部分,廊坊北部各县,天津北部的宁河、宝坻、蓟县,北京东部诸县通州、顺义、平谷、密云,主体是唐山市各县区。冀东是个很独特的区域,最显著特点就是交错。历史上它曾经是中原和塞外的过度,也是华北向东北的过度,山区向平原的过度,山和海的交错。如今它成为京津唐的交错区域,政治、经济、文化都相互融合,又存在差异。这里山河,风物,别具一格。就文化而言,冀东文化深厚、独具特色,有很绵长的影响力,能在现今不同行政区域中找到交集。
冀东乡忆(一)——母亲河
冀东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降水比较丰沛,时下,因为人口众多,工业密集,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流经的河流并不少,大大小小上百条,比较大的有还乡河、蓟运河、清河等。古时依河建城,河流养育了人类,孕育了文明,我们熟知的四大古代文明无一不与一条大河相关,皆被称为母亲河。要说冀东的母亲河,无疑是滦河了。
滦河古称濡水,发源于张家口市境内的巴彦古尔图山北麓,向北流入内蒙古自治区,此段称为闪电河。后向东南急转进入河北省东北部,一直向东南流入渤海,全长885公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曾经提到过濡水。滦河真正流经冀东的只有300多公里,但在冀东大地,蜿蜒折回,徜徉入海,给冀东带来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更孕育了冀东深远的文化。
在唐山市北部,有一个叫潘家口的地方,这里正是滦河在冀东的起始端,此处也是历史上关塞分界处,著名的长城就横亘在这里的崇山峻岭。这里的滦河穿峡谷而过,水流湍急,水清如玉,在河两岸的山脚下,零星分布着小村。小村的房子大多是尖顶瓦房,石砌而成,依山坡而建,几家簇居,也有的独占一隅。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我们乘船逆河而上,目的的就是潘家口,那里已经是一个水库。我们乘坐的是一个中型游船,因为一直航行在库区(这是个河道水库),水看起来很深,但比较平静,绿绿的水在船两侧泛起雪白的水花,我们稳坐船头,任两岸青山游走,似在画舫中,两岸山上树木葱茏,高出水面半米处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下都是白褐色的岩石,船老大说,这是前些日子丰水期的水位线,看来河水挺丰富的。船走了大约一小时,我们靠了岸,这里是水库的北端,算是与河的衔接处了。我们踏着满地的鹅卵石,旁边就飞溅着白色的浪花,气势颇为美妙。不久转过一个小山坳,看到一个小村,这正是今天我们要找的地方。说是村,其实只有十来个高低错落的房子,是这里典型的石砌瓦房。房子周围都用不知道多少个鹅卵石垒成院落,院里绿树交错。一会从一个院子里跑出一条大黄狗,后面站着两个人,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找到夫妇,这个村仅有的两人吧。原来,这个村在几年前因为建水库被搬迁了,到几百里远的其他县,这一对40多岁的夫妻故土难离,又跑了回来,于是在屋后种几垄谷子,养一头猪,平时到河里打渔,秋后还可以把树上的栗子打下拿去卖。说道出门,两人有点沉默,要撑三个小时的船,有的东西要买,孩子也在亲戚那里上学,是一定要出去的。但说起这里的生活,两口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山里好啊,河边好啊”,他们给我们拿出今年的栗子,核桃,自己做的腌肉,自己磨得豆腐,房檐挂着玉米、红辣椒,屋前晒着豆子,小米,五颜六色,美丽如画。“只是涨水的夜里声音大的要命,不搬庄时可好了,老人讲故事,男人采山药,女人织鱼网,可好了”两人带着浓重的山里口音絮叨着。
潘家口如此沉静悠然,再往下走就不是了。滦州就是另一个景象,滦州又称古滦州,因为这里是整个冀东的文化源地,虽然如今繁荣不在,但气息不减。来到古镇,你首先感受到这里的热闹,小镇街市错落,延续十来里,房子已经以青砖为主了,房顶也不是尖顶的,当地有“北京平”之说。而门口却大多有两块青石,称之为“镇门石”。小镇距河有两里地,历史久远,工商发达,镇上有上百年的老字号商店,饭庄,还有一个据说是住过明朝将军的将军府。每到节日,以前这里就唱“落子”,也就是评戏,平时也有皮影,大鼓书。这里的河很安静,河道变宽,现在这年份,河水越来越少了,原来宽大的河床大部分都种上了杨树。树林有一块空地,早晨老人们就会带着空竹、扇子锻炼来身体。太阳升起,炊烟从交叉错落的房子袅袅升腾,不一会,街上热闹起来,街两侧有很多早点摊,煎饼果子、豆浆、炸糕、应有尽有,也有人开始卖当地的农产品,花生是最普遍的,因为这里的土地多沙地,适合花生生长,所以这里的花生也特好吃,籽粒饱满,香脆留甘。
在小镇旁边的一个河段,有一座年久失修的铁路桥,是当年詹天佑设计建造的,也是中国最古老的铁路桥,虽然因为太窄,已经被旁边的新桥取代,但它被完好保留下来,也成为古老滦州的新见证。如今的小镇,依然安静,只是低矮的平房间楼房不时相间其中,一条又一条泛着青黑色的柏油马路通向河边,滦州古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娱乐地,外地人最喜欢坐上滦州独有的毛驴车,在一路颠簸中,在铃铛声声中,穿过大街小巷,感受古朴和真实,华灯初上,汩汩缓流的滦河边,大红灯笼照红了半边河水,温暖的乐曲随着河水流淌,流淌。
沿河而下,一直走,尽头便是渤海。这里是著名的滦河口,河口河水宽泛,白沙绵延,两岸是平整肥沃的土地,夏天一到,高梁红,稻花香,绝境美景。此处的村落逐渐稀少,你看到哪里树木葱茏就一定是一个小村了,你走近它,扔无法看到它的面貌,因为整个村子都会被茂密的芦苇包围着,这里水多,河叉纵横,哪里有水,哪里就有芦苇,哪里有芦苇,哪里就有鸟叫,就有鱼虾肥美。这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村边种着漫无边际的水稻,走出几里路,你就可以出海打渔了。这里的村民个个都有好水性,家家都有小木船,潮水一落,驾起小船,放下自制的皮筏(废弃轮胎),扔下很独特的“挂子”(一种渔网),过一会,就可以起网收获了,梭鱼,大头鱼,就像粘在网上,拼命跳跃着,最终也逃不脱,被渔民摘下。这里是美食的天堂,大锅烧鱼,油都不需要放多少,味道会鲜的要了你的小命儿。夜深人静,美丽的冀东沿海似乎没有生息,海浪轻吻着木船,有节奏的摇晃着,出海归来的渔民在混着煤油,鱼腥味的狭小船舱内酣睡。不远处,偶尔才见的小村灯光微弱,那里有正等待着男人回家的农家女人。
美丽的滦河静静的流淌了千年,用她的无声和宽容孕育着平原、树木,田野,甚至大海,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编织的是一场淳朴生动、生机盎然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