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情节
一
在乡间住的时候,朋友送我一只猫。那是一只毛色黑亮,有着小白爪和白鼻梁的小猫。那时,我并不喜欢养动物,可是,朋友挂念着我家的土屋容易招耗子,我也就领了朋友的这份心意收下了它。我和女儿给它取名为妞妞。
妞妞像其它动物初到生人家一样,根本没拿这里当家,时不时地总想冲出门去。当试了几次以后知道无法逃脱时,就有点心灰意冷,不再指望门口了,它改为每天蹲在木窗台上,隔着玻璃窗向外张望。喂它吃的,它也不理不睬的。我偶尔想和它沟通一下感情去摸摸它,它总是警惕性很高,还没等我碰到它,它已经窜出去好远,然后再回头看我,那眼神极其惊恐,极其可怜。让我再不忍心靠近它了。
我觉得它能与我亲近起来,是因为一只毛线团。那天我拿出毛线给女儿织毛衣,当那红色线团在炕上骨碌来骨碌去的时候,逗引得它终于忍不住了,它从窗台上跳下来冲着那红球,用小白爪轻轻试探的去勾去挠,当发现红球到底不是什么活物时,它便实实地抱住红线球打起滚来,那欢快劲完全忘了自己的“客居”身份。又恢复了它动物的稚年天性。那以后,它渐渐的敢趴在我的跟前了,忘记了我们从前的生疏。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偎在炕角了,竟敢将身体搭在女儿的脖子上。为此,我还教训过它。
它不玩线团时还是喜欢蹲在木窗台上。但是可以放心让它出去了,它也知道按时回来。女儿再抓它抱它的时候,它也很温顺地躺在女儿的臂弯,常常“喵喵”地要女儿手里的火腿肠吃。
有一段时间我带女儿出门,十几天后回家来,丈夫见面第一句话就说,咱家的猫丢了,从你们走后就一直没回来。我这才想起家里还有一只猫呢。虽然很心疼,但也只能说丢就丢吧。女儿也没哭闹,大概她也忘了猫的事情。
第二天,我在邻居家的房脊上意外地看见了它,我惊喜地大声叫它,它也看见了我,便急忙跳到地上,一直向家里奔来。来到我脚下,就“喵喵”地叫个不停,还在我的裤角边蹭来蹭去的,那份亲昵与幸福真的像离家太久的孩子又忽然见到了妈妈。这之前我还从未体验过动物与人之间竟会有如此依恋的感情。从那一刻起,我开始喜欢它了。丈夫也惊叹于动物的这份天性。他说,它离家的那些天一定是去找你们了。
这以后,它再也没离开过家。我已视它为我家的一个成员。想起母亲说过的话,家里不光要有几个人,还要有一些小动物才更有生气。
后来,妞妞长成了大猫,我们的感情也逾加深厚了。可是,那年公公从关里老家来,非得要带走妞妞,那时关里正缺猫。我碍于自己身为晚辈,不好拒绝,便答应公公带走了妞妞。不久公公来信说妞妞到了关里后一直不吃东西,最后得了什么病死了。我和女儿那一天谁也没吃饭。我第一次为一个动物的失去而落泪了。直到现在想起它,我仍然后悔,当初不该舍它千里迢迢远我而去。
以后,我再也没敢养过任何动物。
二
曾经被一个雕家族的故事感动了。这是来自“动物世界”里的情节:
有一种叫灵雕的大鸟,夫妻俩一年当中要孵化出三窝小灵雕。
春天时它们孵出了第一窝。两只小雕最后总要在兄弟相残中死去一只。剩下的这一只还没有完全长大,就到了夏天。父母要孵第二窝小雕了。在第二窝雏雕出壳之前,雕父母坚决地将长子小雕赶出了家门。完全不顾及儿子对家和父母的缱绻依恋。它们是要逼小雕快点长大自立。
接下来,雕父亲猎来食物时,首先带回家交给妻子,让它喂给两只雏雕。它自己却顾不得休息一下就又不辞辛劳地长途飞行而去,再猎来的食物仍然自己不吃,径直送给了那个被它们赶出家门的小雕。因为它知道它的小雕还不能自己猎取食物。那个小雕也正站在山崖边翘首企望着父亲的到来。
父亲将食物丢给小雕后回到家时,却看见那两只幼雕也同样的因兄弟相残而死去了一只。它在悲痛中竟然还蹬了妻子一脚,它也许在埋怨妻子的失职。而妻子也只有羞愧地低下头去并不反抗。其实在不懂事的幼雕相残时,母雕去找水喝了,因为公雕去的时间太久,母雕也是饥渴难耐。母雕知道自己的伤子之痛大过被丈夫误解的委屈,所以它甘愿沉默。
夏季,灵雕们居住的山崖与周边的林地干旱而炎热。当公雕母雕为孩子们贫于奔命的时候,家中剩下的小幼雕也已经被酷热蒸烤而死掉了。公雕刚刚从远方叼来野兔,看到家中的惨景,它伤心地在窝边静立良久后,抓起野兔又飞向那个长子小雕站立的山崖。然而,让它想不到的是那个静静的山崖处也已经没有了长子小雕的身影,它只在小雕曾经站立过的山崖边看到了零碎的羽毛和血迹。它知道这是羚猫干的。雕父亲久久伫立在儿子生前站过的地方,双眼注视着远方。我想它的心也一定在滴血!它是不是想诘问苍天,大自然既然创造了生命,为什么还要设置这么多生存的矛盾与艰辛呢?
感动于灵雕天性的父爱,看它被失望与悲痛注满的双眼,我的泪水已经流成了河。我不敢再继续观看它们是否孵出了第三窝小雕?我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希望,希望它们会顺利地将自己最后一窝雕孩子孵出并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