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醒一朵花
“叫啊我这么里呀来哎,我啊就得来了,拔根的芦柴花花,清香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嘹亮、淳朴的歌声飘荡在长江北岸的姜堰溱湖湿地,我们坐在船上,饶有兴趣地看戴绿方巾、穿蓝底白花衫的船娘一边不紧不慢娴熟地摇着木橹,一边快乐地唱着小调。
起初她不肯唱,一个劲地说:““喉咙不好,唱出来不好听的。”然而禁不住我们的怂恿和夸赞,她便低低地清了清嗓子,唱起了当地民歌“拔根芦柴花”。唱着唱着,在我们的掌声中,她的歌声越来越高,惹得后面隔着一条船上的另一位船娘也被游客们起哄着唱了起来。两下里歌声不远不近地附和着,有几位兴致勃勃的男游客们还在曲调高昂处玩笑般地跟着船娘吼唱起来,大家听得哈哈大笑,就连岸上的游客也被吸引得鼓起掌来。
船娘是位看起来象五十多岁的妇人,她却说自己已经66岁了,我们纷纷质疑她说出的年龄,她有些高兴又有些害羞地咧着嘴无声地笑了起来。
正是百花竞放、百草吐绿的四月,两岸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小船一路摇摇摆摆地行来,碧波荡漾,好生惬意。坐在船头的人索性躺了下来,任由弥漫着淡淡芳香的阳光暖暖地抚遍全身。
木船不大,船头和船尾略向上翘着,中间隔着棚顶,两侧是简洁的木格花窗,蓝印花的窗帘拢在窗角,基本用不上。船棚里放上两排木凳,隔着一张凳子般小小的长方形桌子,勉强可以坐上六个人。刚踏上船的时候,女游客们总会被突然的摇晃吓得惊叫起来,慢慢适应后就享受到了一种全身放松的怡然,到了下船时又象没坐够瘾似地不想下船了。
小木船一摇一晃,两侧的风景也一茬接着一茬,从身旁渐渐地往后退去。水面生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连着一种身心迷醉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时,有人好奇地问船娘:“你不在家带孙子孙女,怎么倒有空出来撑船?”
“孙子二十一了!”船娘自豪地说:“不用带了。”
“那怎么又不在家给孩子们烧饭洗衣?”又有人问。
“烧饭哪有撑船开心!每天可以接触全国各地这么多人,在家做饭说不定还会因为做得不好被埋怨。”有游客代船娘回答,末了还不忘问一句:“对吧,船娘?”
船娘不答话,只是看着我们笑眯眯地点着头。
船儿从一段狭窄的水面驶过,湖岸边,一簇簇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叫不出名的野花不时撞入我们的眼帘,各种绿色植物更是繁密茂盛,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迎面扑来,撞得人心里面软软的,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只剩下柔和美妙,清澈宁静。
“金黄麦那个割下,秧啊来栽了,拔根的芦柴花花,洗好那个衣服桑来采……”这次没等我们开腔,船娘就主动唱了起来。
“你怎么还是唱的那首曲子啊?换一个呀!”有游客提意见了。
船娘坚持着唱完最后一个字才说:“不一样,这是第二段呢。”
“哈哈哈……”大家都被船娘认真的模样逗得开怀大笑起来,这笑声从湖面升起,在木橹有节奏的摇动着,绽开了一朵绚丽的快乐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