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界・北极光
科考队的破冰船正驶向一片茫茫的白色沙漠。
极北之地,在白色水面上浮漾着轻飘飘的寒气,望着远去的科考船队,纪录片主持人乔安娜·拉姆利的脚踩在更白更厚的冰面上。而她此行不是为了科考,而是为了目睹北极之光,圆了她自孩童时期就一直梦想的那魔力般的光芒。
绝对震撼,广袤的大地,寂静的峡湾,童话般的山区。紫红的霞光映在雪山和雪山深处的水面上,每一处都是恰到好处的美。乔安娜看到这一幕,由衷的感叹:真是美得惊人,神奇的北极光之乡,是我终生向往的地方。
船在雾气翻腾的水域中好奇前行。这里冷得出奇。船在水面扫过,留下白色细浪的条带,好似贴在水面飞行的蝴蝶。
进入北极,已经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泛着明黄色泽的太阳,镀着这洁白雪壤的霓裳。
假如运气好,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北极光。登上挪威的极地特快,铁轨下全是雪。打开特快窗户,雪花与风偕行飘进来,微拂面颊。
乔安娜坐在车厢内,打开她的行李箱,拿出了她小时候读到的一本书,它勾起了乔安娜对北极的向往,并且影响一生。是澳大利亚人维罗妮卡巴瑟所著的《企鹅彭尼》,她写得是南极光,其中一幅有飘荡的帷幕和小企鹅的画,引人思考,令人神往。是乔安娜7岁时就开始迷惘的画面。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突然间天空被黄白色的光照亮,长长的光柱在黝黑的天幕中,描绘着图案。
这样神秘莫测的光束吸引着梦想看到它真身的人,满怀希望的凝视北极的夜空。
北极特快的旅途中,可以尽情观览挪威北部的风情。挪威就像一根巨大的脊梁,一直向上,在顶端稍有点弯,特快正在这里向上走,一直向磁北前进,走向指北针的最顶端。
虽然可以在火车上穿越北极圈,但乔安娜还是想体验一次最特别的旅程,把一段行程交给了雪橇主托克里斯汀森和他的11条雪橇犬。漂亮的阿拉斯加雪橇犬穿行在初雪上,留下淡蓝色的脚印。
北极圈和赤道一样是一条假想圈,只是北极圈环绕在地球的顶部,因为北极圈所在的位置很靠北,以至于这里在每年的冬至,太阳从不升起,而夏至时太阳始终不落。
乔安娜今天到达北极圈的精确纬度是北纬66度33.706分。这是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提供给她的。
她手握着高级定位仪,寻找着北极圈的精确位置。找到以后,她惊喜万分。因为进入北极圈,就等于进入了魔界——魔力北极光之界。她在地图上找到了一个地方,它有斯堪的纳维亚最美的风景和最富饶的渔场——奥镇的罗弗敦群岛。晚上到达奥镇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云层太厚,不可能看到北极光。
退休校长奥托舒尔茨是当地名人,他带乔安娜去了她要入住的渔民小屋,校长问她:“为什么要来挪威斯堪的纳维亚?”乔安娜说:“我这一生一直梦想来北极。我小时候,就想看看北极光,我在书里读到过雪和北极,一直渴望去那里。我小时候在马来西亚,为庆祝1953年女王加冕,姐姐和我穿上了化装舞会礼服,这就是7岁的我,打扮成挪威小姑娘,”说着她拿出了一张黑白照片递给奥托舒尔茨,“妈妈做了礼服来打扮我们姐妹俩,她非常细心地给我们梳辫子,希望我们看上去像挪威姑娘。”
照片上的她梳着发箍样的发辫,五官精致,是位嫣然似梦的漂亮萝莉,懵懵懂懂。不敢想象倏如流电的时间将照片上的髻年孩童掠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的花甲之年。
说完她环视了漂亮的房屋,一根绳子拴在了一条干鱼的身子中间,她感叹:“我儿时的北极之梦里,从来没出现过干鱼,为什么要把它挂在房间里呢?”
奥托舒尔茨说:“这是鳕鱼,但这种鳕鱼很特别,它叫王鳕。渔民们靠它来预测天气,天气变化之前,它会转,人们可以从中看出,风暴和其他天气变化的迹象。很多人家都挂这种鳕鱼,它们还会带来好运。”
乔安娜说:“真遗憾天黑了,我迫不及待想好好看看这里。”
第二天清晨,乔安娜目睹了奥镇的美貌,惊呼着:“真不敢相信,美不胜收,整个晚上我都能听到海水拍岸,海鸥在不停地叫。”
木头支架仿佛将砖红色房身和灰黑色的房顶凌空腾起,房顶上伫立着小巧的烟囱,周围是皑皑白雪。黑岩边化了的积雪似时光变老后画中悄然褪色的颜料。支架为房屋按上了许多长脚,这些“脚”深深踏在融化了的冰水里,晨光初吻彼岸时,聆听翻飞的小白帆似的海鸥群发出干脆的鸣音。不远处的雪山环绕着幽浅的水域,在太阳周边的清金色光晕晕染延伸至更广袤的远方之处,过渡出伴随暗灰条纹状云带的冰粉色的柔光。
如果用一幅画或一个词来表示挪威,那就是峡湾。进入峡湾后等同进入了一个浪漫的世界,这儿风景如画,诠释了人们对北极的浪漫幻想,壮丽、原始、动人心魄,周围的山就像是童话里的山,仿佛山里住着巨人。
在19世纪,美丽的风景让作家、画家和格里格等作曲家找到灵感,创作出了民间音乐、童话和风景画,他们塑造了挪威的特色,使北极的形象深入人心。画家依然对罗弗敦群岛情有独钟,乔安娜特意拜访了托埃萨森的画室。
刚到画室,托埃萨森就热情的向乔安娜打招呼并且说:“欢迎来我的画室。”画家穿着很特别,乍一看他衣服上的图案好似是被各色颜料涂抹上去的,让人以为他是个不修边幅的浑身乱糟糟的画家。但仔细看,才知道这就是服饰本身的设计,灰白底色配上五颜六色的颜料块似的图案,看起来很有创意。
托是个彻头彻尾的艺术家,可以用任何事物表现艺术,从他的画室和服装就能看出来。但他和浪漫主义画家一样,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给他带来最大灵感的是这里的光。
“给我描述一下北极光吧。”乔安娜问画家。
“我试试吧。”他笑着说,“大概四个星期前,我有天晚上去了一个小海湾,我看到了红红绿绿的光渐渐出来,我站在那里,看到极光一点点向我涌过来,包围了我,”说着他双手按住了太阳穴的位置,“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北极光,我目瞪口呆了20分钟,后来再没见过。”
乔安娜紧紧盯着他的表情,认真听他的描述,生怕漏听了一个字,心情似波澜起伏,而后问:“它碰到你了吗?”
“是的,是的,离我很近,我想肯定碰到了,但我一点都不害怕。”托回想到看北极光的场景,仍流露出兴奋和自豪。
“我好想看到北极光,你觉得我能看到吗?”乔安娜一脸认真的问。
“你会见到的,我保证。”托依然是笑着回答乔安娜,看得出他是个开朗乐观,生活幸福的人。乔安娜开心的笑了。
尽管托做了保证,但夜幕降临后,乌云又笼罩着天空。
虽然乔安娜很想了解北极、北极圈,挪威人和他们的传说,但最大的渴望是看到北极光,她在摄制组拍摄镜头下吐露内心:我渴望了55年。一直梦想看到北极光,我无法忍受此行一无所获。
乔安娜的行囊已经打好,情绪有点低落,摄制组在收拾器材,乔安娜打算在奥镇最后转一圈,天幕如蓝色的被褥,将皎洁月光当做垫枕,平躺入夜。
“看!没了,现在没了,对不起,我把你们叫来,”乔安娜指向夜空,对摄制组说,“它刚才就在那儿,就像一道淡淡的彩虹挂在天上,像一抹雾气,但不是。太不寻常了,有点碎碎的,歪歪的,横跨在天上,它已经消失了。”
有人把北极光叫做狡猾的女人,但是她整晚都没再露面。今夜,乔安娜只是见到了这女人骤然晃过的影子。
第二天,她继续向北前行,穿过大陆,把挪威海岸抛在身后,经过考托开诺,又坐车继续向北,在阿尔塔,她将渡过一个迷人但寒冷的夜晚,但是不会看到北极光,因为那是在室内。她进入了阿尔塔的冰屋酒店,酒店经理是索维莫森,屋里很冷,但很干燥,室内温度大约是零下4度,发出蓝光的冰墙上的浮雕是鱼与驯鹿的精致图案,她摸着巨大的冰门洞,看到了冰雕动物,有庞大的北极熊,可爱的企鹅,摇着长尾巴的雪橇犬,以及仿照北极光的一排高高低低的短冰柱,再向里走去,乔安娜发现有个美轮美奂的冰教堂。
此时,索维莫森介绍说:“我们在这里举行婚礼。冰屋酒店大约经营到四月中旬,那时酒店就慢慢融化了。”
乔安娜看到屋顶上的附着金桔色光线的冰吊灯,就像水晶雕刻成的。她觉得这是一次迷人的童话般的经历。
再次醒来,乔安娜还是要继续寻找北极光。为了得到帮助,只好转向西走,特罗姆瑟(地名)在研究北极光方面的成就无与伦比。或许北极光观测所的楚斯·林·汉森教授能够给她讲解,前几天看到的那一幕。
“那天我在奥镇,走出户外,看到绿光滑过天空,那是惊鸿一瞥。我觉得古人肯定怕它。很久以前,人们是不是害怕北极光?”乔安娜问教授。
“是,有一点,人们觉得向它挥手很危险,现在还有人这么认为,觉得它会到地面把你带走。”
“你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乔安娜又问。
教授在画纸上为她画了形象的图案,边画边讲解:“带电粒子流打击大气层顶部,粒子的能量转化成光,被我们看到了,也就是北极光。地球是个大磁体,南北两极把带电粒子吸引过去,于是出现了壮丽的景观。月亮,太阳,甚至彗星,只能遮盖一小部分天空,然而北极光会遮住整个天空,从一边地平线到另一边,所以才会那样壮观。要想看到它,需在天空晴朗的时候,找一个漆黑的地方,没有光线干扰,然后去寻找北极光。”
北极光是乔安娜这辈子最想看到的奇观,像垂帘一样的极光,层叠的帷幕从空中垂挂下来。传说,看见北极光的人会得到幸福。
特罗姆瑟周边的天气不稳定,傍晚时,当地导游舍托·斯科格里向乔安娜保证,就算找到早上,也会带她看到北极光。舍托把她带到峡湾边,周围一片漆黑,让她在那里等待北极光的出现。
等待。等待。
天空好似骤然被绿火燃亮了起来,一束麝香葡萄绿的光芒在山岩背后悄然跃起,所向披靡,天边迅速流动着蜿蜒变幻的绿光,映得繁星也比从前更熠熠生辉,天幕呈现迷幻的蓝紫色。乔安娜倒吸一口气,只见三条光带,三面泛白的绿玉色垂暮,在山顶上徐徐盘旋。
魔力北极光降临了。
像是有生命的会呼吸的光,黑岩被它的能量照耀成为绿松石的色彩。一切有声画面此刻被它翻译成了默片。它的流动静止了大地的心跳。
这和她在奥镇看到的绿色波纹不一样。站在这下面,她感觉有点像那副画里的企鹅彭尼,它就那么恭敬地站在一旁,小胳膊下垂,抬头观看。站着观看的同时她冒出了新的想法,她觉得应该完全躺下来向上看。
于是她平躺在雪地里,变化了欣赏的角度。
光带如仙女的裙妍飘忽天际璀璨间,能打断人类一切的思考,一股引力将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它的步履之中。地球上一切尤物在它面前都黯然失神了。
北极光在不停地变幻,乔安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简直太精彩了。
她的眼眶噙着幸福之泪,对着摄制组镜头说:“我一生都在渴望看到北极光,现在我看到了,无法言喻,实在是太幸福了,透过它你可以看到群星闪烁,小小的月亮非常明亮,真让人兴奋,太了不起了,这是我见过最壮丽的景色······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它似乎知道,我们多渴望看到它。我觉得现在死也瞑目了,我现在还不想死,但死的时候肯定没有遗憾。”
极光引起了人类的许多幻想,关于它的传说,听起来灵怪、浪漫、神奇。
丹麦人:因飞往极地被冰封的天鹅扇动翅膀争取自由时映入空中的光;
挪威人:鱼皇提供的火炬;死去少女的灵魂;鱼鳞在北冰洋月光照耀下的反射。
北美印第安人:极光流是老人长长的白发;
芬兰人:神奇的狐狸在雪间奔跑,它的尾巴不断扫起雪花,在月光下便幻化成美丽的北极光;
爱斯基摩人:极光是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
加拿大:北极光会发出口哨声和脚步声,那是灵魂在天堂踏雪散步的声音。
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大科学家伽里略则把极光称作“黎明女神欧若拉”。张韶涵的同名音乐专辑《欧若拉》中有这样一句曼妙的歌词:魔力北极光,传说的预言,原来就是恋人的眼光。穿过北极光,可以感受到人是如此的渺小,一个人可以坚守着一个梦,从儿童变成了老人,55年了,乔安娜未放弃过追寻北极光的美梦,而她看见北极光的一霎,心情无法形容。进献文学万千辞藻亦无法言语北极光之美,地球上所有光线的美似乎都始仿于它。
美到极致的东西会让人害怕。从前乔安娜不理解这句话,或许人们只是对美的东西有敬畏之心罢了,想尽心呵护它。挥手去接近北极光,它并不会把人带走,心却被掏走了。舞台灯光设计若是能截取它的精粹,融入美的因素,必令周围蓬荜生辉。
北极光,是“天然之艺术,无可比拟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