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小吃吃在安丰

小吃吃在安丰

2013-10-14 02:40 作者:陈洪文 阅读量:25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安丰是个“吃光店”,这话一点都不假。站在小镇的任何地方,放眼四顾,首先扑入眼帘的一定是关于吃的。

我喜欢随便,对什么都不讲究,尤其不喜欢在包间里觥筹交错,因为那里面太正式,太客套。

早上不到最后一刻不起床,火速洗漱之后开车就走,因为街上的早饭很丰盛。时间不宽裕,否则就能到饭店里喝茶,那感觉也好。关于扬泰的早茶文化,写的人多了,这里我就不?嗦了。如果早上要开会,我就买两块米饼夹根油条,到单位三下五除二塞进肚,然后喝口水打个饱嗝,早饭就算完成。

米饼好像只有兴化地区才有,细腻香甜软和,一面金黄一面雪白,夹根刚炸的香脆的油条咬起来那感觉很奇妙。我喜欢到医院对过去买,一对老夫妻每天早上不紧不慢的做米饼,老头做老太卖,配合默契。你要是夏天去,老头雪白的汗衫,老奶奶雪白的褂子,两人头发都雪白了,但纹丝不乱,老头眉毛很长,也是白的,老人家天天刮胡子,脸上很干净。他们手上青筋突出,动作不灵敏了,颤抖抖的,但是很稳。如果你有耐心,可以让老头给你做个“巴子”,就是摊得尽量薄的大饼子,很脆很香、甜甜的,配上一杯龙井,或一碗薄粥最好不过了。

菜场有个中年妇女做煎饼,眼镜片比啤酒瓶底还厚,胖乎乎的,手快的很,摊饼、打鸡蛋、加作料、放火腿肠、放自制的油炸的饼子,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看得你眼花缭乱。我曾经用相机拍下,说回去也要学着做,跟她竞争。她笑着说好呀,只要你不怕苦。她做的煎饼味道很特别,让你久久回味,吃了一回还想吃第二回,只是她的生意太好,炉子前老围满了人,所以我想吃得起早。

冬天的早上,吃点热的汤汤水水比较好,货比三家,终于吃到了比较满意的。振安桥北,有回族人在卖兰州拉面,刀削面之类。关于兰州拉面、刀削面之前看过很多这类的文字,大块牛肉、油波辣子等等让人感觉很豪爽。慕名点来,却无一点文字中描述的影子,清汤清水好似寡淡得很,可数的几片牛肉切得比纸还薄。乍眼一看,有上当的感觉,但一吃面条筋道、汤爽口鲜美。说信伊斯兰教的人很真诚,不欺骗人,绝不会用地沟油啥的。这我信,因为他们下面条用的汤是专门熬制的。至于不见油波辣子之类的肯定是因为入乡随俗了,要是也是照搬他们家乡的味道,我的舌头还不被辣掉!再想想肯德基也卖油条豆浆了,说明适应当地人口味是最重要的。那里好像还卖小菜,墙上贴的宣传广告很诱人,价钱也很实惠,但是说不让喝酒,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没问,反正他们店里不卖酒。要是三五知己在里面小酌几杯,估计感觉不错。

下午,太阳西斜,还没下班,晚饭还早,肚皮有些松动,偷个空,溜出去吃点什么。新华书店西边的小巷里有家卖豆腐花的我很喜欢,上学的时候就老逃课去吃,这些年来但凡有机会都不会放过。这家的豆腐花很嫩,作料也好,虽然条件简陋,但总是不离人。当年卖豆腐花的老奶奶还被电视台采访过,算是免费为她家做了广告。这些年来,她们家就一直在这个小巷子里卖豆腐花,从当初的2角钱一碗卖到了现在的2块钱一碗,卖得老奶奶“下岗”了,卖得新华书店都不卖书了,那个店还是那个样子,没有多大的变化。帐篷破铁皮搭的店面,冬天坐在里面一边听外面寒风呼呼的吹,一边喝着滚烫鲜美的豆腐花,很快就觉得那风也有了一丝的温暖。

豆腐花虽然鲜美,但是不熬饥,你也可以要一碗桂花汤圆,那汤圆算是最迷你的了,小得跟鱼眼睛似的,甜甜的带着桂花的香味,小孩、小姑娘很喜欢。

靠着卖豆腐花的常年有一个老太太卖春卷,老太太真的老了,脸上的皱纹让风吹得跟刀刻的似的。小炉子上一口小铁锅,现炸现卖,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被春卷金黄香脆的外壳所欺骗,里面有粉块荠菜之类,不小心就烫了舌头。炸春卷配豆腐花也是一绝,很多人都喜欢这么吃。但是我感觉老太太的那锅油从来就没换过,而且就在露天炸,连个遮挡都没有,灰尘之类的想不进去也难。还有,炸好春卷随便弄张报纸之类的托着让你拿走,不但每次吃得满手是油,好像还有一丝的油墨味。春卷的味道是不错,就是感觉不行。

从春到秋,豆腐花的前面有个胖丫头卖凉皮。她每次卖的时候,旁边都有个小伙子边玩手机边陪她聊天,偶尔帮她收钱。她的摊子很小,但是很精致,食品餐具卫生搞得很好,让人看了就放心。我估计小摊只有半个平方,但并不妨碍她嘴里叽叽呱呱手里飞快的操作,分分钟的功夫,凉皮就会交到你手里。如果你要打包带走,她会将黄瓜之类的作料跟凉皮分开包装,说是时间长了凉皮会不筋道。还会问你的口味偏好,为你特别调作料。别看丫头长得粗了点,心却很细。她家的凉皮蛮好吃,很爽口。

或豆腐花或凉皮下了肚,抬头看看天,太阳又往西斜了些,起身抹抹嘴,再回到办公室,边工作边消食,很快下班时间就会到来。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很有味又很平淡。

相关文章关键词

《小吃吃在安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