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千年银杏隐谢桥

千年银杏隐谢桥

2013-10-24 03:50 作者:小乔 阅读量:44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始终觉得,这千年杏才是这世界真正的主人,我们这些凡人都是人间匆匆过客。它冷眼看四十多代人的沉沉浮浮,尔虞我诈……双忠英士,贼王义气……俱随落叶化为尘。

五大夫松挺泰岱,

千年银杏隐谢桥。

几多帝王豪杰辈,

谁向杏松折半腰?

立冬这天,我们一行人,数辆车浩浩荡荡直奔谢桥,去探访那棵神往已久的千年古银杏。

银杏有活化石之称,又称公孙树、白果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银杏树已有千岁,一直悄无声息地隐匿在谢桥这个小地方。听说此树原由“双忠庙”和尚植于庙前,本有两株,一株于1968年遭雷火焚击折枝枯废了,现在只剩这一棵了。当年的“双忠庙”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粮管所。环顾四周,一排排粮库平房环绕着这千年古杏,而它也忠实地守着这片粮仓。我们贴着古树,张开了双臂,五六个人合围才把它整个抱住。这么古老的树在苏州,乃至江苏也是极为罕见的吧?我突然倍感不平,为这古树感到委屈了。鲁迅笔下有“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那枣树至少还有个伴,古银杏却连个伴也没有。银杏实在不宜和这粮仓为邻啊!古树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历史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共同宝贵财富,应该好好的保护起来的,真不希望它处于这自生自灭的状态……

关于这棵古树,当地有个传说:银杏树的根错综复杂地生长着,它的根须越过了长江,长到了江北一户人家的灶间,那户人家拾掇拾掇就把这根做了烧火凳子。看来千年银杏已成为当时人们心中的神树了。千岁古树,该是在北宋太宗年间它已存在的了。关于“双忠庙”,也有这样的传说,据说有一年,“双忠庙”内住进一贼王,凡是给他上供的,他就会在人家墙壁上画上白圈,以示不再去偷。某一日,一户人家放在牛棚内的炉子不见了,找他,贼王说晚上会物归原地。晚上,主人偷偷躲在窗下,想看看贼是怎样把沉重的炉子运回来。等到天亮也没见人影,去牛棚时,意外地发现炉子已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回来了。在当地,类似这样的传说给“双忠庙”更添了神奇色彩,而银杏树也因这样的故事更是名扬四乡。如今双忠庙被拆,古银杏也渐渐被人遗忘。现在谢桥一带年轻一点的人基本不知道古银杏了,这怎不叫人唏嘘?

谢桥离我家不远,姑父家在谢桥,我会跟着表姐弟常去谢桥街上玩。小时候有没有去看过古银杏树呢?大概没有吧,或者去了也不曾在意,不然怎么会毫无印象呢?纳兰有句:“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里何曾到谢桥。”小晏也有:“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词中的谢桥指与情人欢会之地。后来,“谢桥”成为一种象征:只要桥头站着那位心爱的女子,那座桥便配上称为“谢桥”。不知是因为这古银杏树,还是词的缘故,如今的我更喜欢谢桥这名了。

经历过凡世多少风华雪月的古树,又有几多旧事尚可凭吊?那些个过去的名,也曾赋予过古树,可它才是真正淡出过名,淡看过悲欢离合的。在老百姓中早就流传着古银杏是性灵之物的说法,它似乎真能感受人世冷暖,世态沧桑。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树曾遭受过无数次的雷击,最严重时,曾经一度停止了它的生命特征。在大家都以为它不能存活时,它又舒展了身姿,长出了新枝,如今更是枝繁叶茂了。历经磨难的古树,在风雨如晦的日子看生命轮回,看流年漫长……

去了谢桥,见了古树,心上便有了一个结。觉得该为这古树做点什么,希望它会被更多的人想起。昨夜,我有了一个梦,西风下我又重回谢桥,回到了那棵古银杏树的身旁。我踩着沙沙的落叶和古树娓娓而谈,谈那些个久远年代尘封的往事……“逝去的都是历史,留下的俱是风景。”触摸古树伤痕累累的树干,品怀久远的过去。始终觉得,这千年杏才是这世界真正的主人,我们这些凡人都是人间匆匆过客。它冷眼看四十多代人的沉沉浮浮,尔虞我诈……双忠英士,贼王义气……俱随落叶化为尘。古树孤撑天地,默默而长生,为名利竞折腰的豪杰们谁能在树下猛醒: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森林万倾、只得一枝栖。何苦!人啊!豪杰啊!谁又能在这古树下真正的鞠上一躬?

我亲爱的朋友,你的心性是否也和我相像,那么,为了古树的明天,就让我们在这月下为古树一起祈祷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千年银杏隐谢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