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毛泽东诗词(9)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原名德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十大元帅”中位于朱德之后居第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写下“万言书”,遭到错误批判。
文革中惨遭摧残与折磨,于1974年11月29日含冤辞世。享年六十九岁。
1935年10月,长征结束,红军到达吴起镇。这时,五个国民党骑兵团尾随而至。彭德怀指挥先遣队在吴起镇附近的大峁梁与之英勇作战,歼灭敌军一个骑兵团,打胜了红军到达陕北后第一仗。
毛泽东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满腔热情地展纸濡笔,赋诗称赞。
彭德怀阅读后,谦逊地提笔更改:唯我英勇红军。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写成12年之后的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友报》在没有向毛泽东索取原稿和经过毛泽东本人校阅的情况下,根据一些老同志回忆,以《毛主席的诗》为题第一次公开发表了这首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战友报》不慎出现一个史实错误,编者注释误把该诗创作的军事历史背景注释为是在红军取得突破腊子口战斗之后写成的。这个错误注释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1954年庆祝八一建军节之际,《解放军报》沿用《战友报》发表的原文及原注释,再次发表了这首诗。
1957年2月6日,《东海》也准备发表此诗,并请毛泽东校阅诗稿。该编辑部在致毛泽东信中依然沿用《战友报》的错误注释。而错误注释诱发毛泽东对这首诗的记忆陷入误区,毛泽东做了如下的回复:
编辑部同志们: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
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
海》收到,甚谢!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彭德怀的冤案得到平反;长征中一直与彭德怀并肩作战的杨尚昆在其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再次肯定了毛泽东曾创作该诗及彭德怀修改该诗的历史事实。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将该诗正式收入毛泽东诗词作品之中发表。
这首小诗的复杂经历,值得人们深思。
读罢这首铿锵明快的六言诗,雄才大略、指挥若定、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的高大形象呼之欲出,并被毛泽东的爱意与敬意深深感染。
然而,有谁能够想象得到,二十四年后,彭德怀与毛泽东会怒目相向呢?
著名的庐山会议,让毛彭数十年的革命情感伤痕累累,除去一些显而易见的政治因素之外,有没有鲜为人知的个人感情因素呢?
在延安,彭德怀曾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看法:他还想出版呢!个人写的书只能以个人的名义出版,不能用中央的名义出版。
在彭德怀的心中,他见过毛泽东犯过错误,他把毛泽东当做凡人看待。彭德怀反对个人崇拜。
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不留情面地说:去年,毛泽东在家乡的公社实际上没有象自吹的那样增产那么多,主席也视察了那个公社,当我问他发现了什么问题,他说他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想他还是发现问题了。
这等于直接向毛泽东的诚实与权威发起挑战。
在会场外面,当毛泽东和几位首长朝山下走时,彭德怀又返了回来,与毛泽东碰了个正面。“彭总,我们谈谈吧?”毛泽东满怀诚意地说。彭德怀的脸一下涨得通红,边走边甩手说:“有什么好谈的!”毛泽东很和气地说:“没关系嘛,我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嘛。”彭德怀从毛泽东身旁走过去。“你不是谈过了吗?”他大声说着走开了。
要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彭德怀声誉鹊起,这不能不让人们记起中国的一句古老成语:功高震主。
而另有一个心结,是感情粗放的彭德怀没有放在心上或很少留意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让彭德怀将军把他寄予厚望的儿子毛岸英带到朝鲜前线去做俄语翻译。毛泽东预料,美军会使用轰炸志愿军司令部这占有优势的杀手锏。他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曾叮嘱:“熙川或其他适当地点速建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一个星期后,毛泽东再次致电:“你们指挥所应移至安全地点,现在的位置不好。”不幸还是发生了。美军飞机轰炸了碧潼东南大榆洞的志愿军指挥所,毛岸英在燃烧弹的大火中英勇牺牲。听到这个消息,毛泽东整天不吃不睡,只是坐在沙发上吸烟。
不可否认,朝鲜战争给毛泽东的生活和工作投上了一层阴影。毛岸英的死使他久久难忘。
他常常凝视庭院里那萧疏的垂柳,低低地吟起庚信《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凄凉之情,溢于言表。
在会议上,竟然有一条批评意见说,毛泽东为了那无法达到的生产指标而不顾百姓的死活,并引用了孔子的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先开始用土陶踊殉葬的统治者,他会断子绝孙。
这极大触动了毛泽东的心痛,毛泽东向中央委员们怨愤地发问:我将无后吗?毕竟我的一个儿子在战争中死了,另一个(毛岸青)疯了。
彭德怀则想起与毛泽东在延安时持续一个多月的夙怨,发怒道:在延安你骂娘骂了我四十天,现在我才骂你的娘十八天,你接受不了——不行。
会议的冲突升级了。朱德喃喃地说:想想吧,我们过去还在一个碗里吃过饭呢!
毛泽东的“霸蛮”(湖南语)发作了。他把穿着老头布鞋的脚抬到桌上来了,敲着鞋帮子说:“朱老总,你在隔鞋搔痒啊。”朱老总也不敢吭声了。
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曾和朱德、刘少奇、彭德怀以及其他领导人围坐在一起,长时间地聊天、抽烟,用一个缸子喝水,在一个饭碗里吃饭。在庐山,这种和谐被破坏了。
毛泽东朝着在场的高级领导人说:如果解放军跟彭德怀走,那我就去招募一支红军从头干起。但毛泽东很自信: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彭德怀遭免职,林彪取代他出任国防部长。
六年后的1965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最后一次接见彭德怀,对其承认“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并对在场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称“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你(彭德怀)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要否定一切呢?”
毛泽东对他寄予希望:“既往不咎,努力工作,做出成绩,树立威信。”
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彭总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