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吉首的恬静时光

吉首的恬静时光

2013-10-13 10:44 作者:湘西老苗 阅读量:33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凡要去湘西凤凰古城旅游的人,倘若是选择乘坐火车出行的话,必定会在一个叫做吉首的城市作中转。如果这位游客在出发前肯花些心思,想了解沿途要经过站点城市的一些情况,他当知道吉首这个小小的山城,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

初次来吉首的人,甫下车第一印象就是这座城市真小。随便从哪个方向抬眼望去,四面都是青山环绕。房屋楼宇沿着一条碧绿的峒河向两岸扩展开去,一排排一列列,鳞次栉比一直建筑到高陡的半山坡上。那山势连绵起伏,漫山遍野生长着成片的青翠松林。遇到早春时节,山坡上的野樱桃花竞相盛开,或淡红或粉白地掩映在一片苍翠深处,站在小城的街道上望过去,宛如中国画里的青绿山水一般,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从火车站广场顺着吉首的城市主干道——道路两边种满丹桂和香樟树的人民路向南而行,随处可以感受到这座小城的别样风情。不甚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人群中,时不时可见头裹青帕、身穿黑蓝色圆领大襟短衣,盘肩及袖口等处绣有五彩花鸟图纹的苗族妇女背着背篓成两成三地快步走过。那摇曳的身姿如彩蝶曼舞,给人群中增添了一抹明艳的亮色。

就这样走出两三百米远,一条如碧绿玉带般穿城而过的河流便映入眼中。这条河流就是吉首的母亲河——峒河,河水清澈平滑如镜,两岸翠竹掩映、花木扶疏。河流北岸与文溪河交汇处的三角形地带,是吉首市有名的峒河公园。每日从早至晚,公园里游人如织,热闹无比。唱山歌、下象棋、打扑克、写字拉琴跳健身舞的,各自三五成群、聚作几堆。另外还有一干已退休的老人,每日无事,也爱来公园里作聚会讲古谈今、消遣心情。如肯静下心来,坐在他们身旁听上一会,你可了解到关于这座小城的许多历史掌故、趣闻轶事。总之,想要感受吉首居民最真实的日常生活文化,峒河公园是必去之处。

从峒河公园往东行,穿过一片幽林,下石阶来就是文溪河。溪流上横跨有一座典雅大气的石拱桥,桥身洁白如弯月,栏杆上雕刻有精美图纹,十分美观。过了桥往右首走,有一眼古井,如今虽都已装有自来水,但附近的人家仍喜用这井水洗菜浇花。有时路过,能见到一些白脸长腰,眉目姣好的女子蹲在井边捶洗衣服,风情撩人。井边是一排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顺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转过楼角,便是伏波宫了。

伏波宫修建在峒河与文溪河二水交汇处的河街上,山门呈八字而开,正对着直冲而来的峒河水,两面山墙都涂成艳丽的朱红色,门额上是竖写的“伏波宫”三个镏金大字,站在对岸看去十分醒目。宫内供奉的神像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进山门过天井,正面的廊房下原来供有马援塑像,浓眉大眼,颌下三缕长须,头戴金盔身披铠甲,大马金刀端坐高台上,不怒自威。如今原址已被改作戏台,神像不知移往何处。想马援率军征伐五溪,病死军中马革裹尸还,说来应是湘西土著民族的敌人,然而死后在湘西但有水患处却多建有伏波庙供奉他,只因其封号有“伏波”二字,历史的不可思议让人感叹。

伏波宫脚下不远,有一道用巨石水泥修砌而成的拦水坝,本地人都叫做向阳坝。春夏时雨水充沛,峒河水流量大,碧绿的河水从石坝上漫淹而过,形成一匹雪白的巨瀑。流银泻玉、声势浩大,极其壮观。天气晴朗时,站在河街上看风景。对岸行人车辆往来不断,脚下绿水倒影出两岸的山峰树木、桥梁楼宇,景致别样动人。向阳坝及下游岸边的岩石上,会坐着三两个湘西美院的学生,手拿画夹对照面前的城市山水作写生。还有手持钓竿的钓鱼爱好者,或坐或站,全神贯注紧盯着水面,对身边的喧哗纷扰恍若无闻。这样的场景,最容易触动人心底的那份柔情,一种悠闲淡远的温馨情怀不由悄悄然地弥漫开来。

这段河道上,还有一道极靓丽的风景,那就是由有“画坛鬼才”之称的湘西籍著名画家黄永玉个人出资修建的四座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桥梁。这四座桥梁全部是黄永玉自己设计并命名,顺河流自上而下,分别名为:肥桥、爱桥、花桥和醉桥。吉首人民形象地称做:“肥爱花醉、黄老四桥”。根据桥名,黄永玉还为每座桥专门量身定制精心打造出四组不同题材的雕塑作品安放在桥上。这四桥自2012年建成以来,每日专程前往观赏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成为吉首市民休闲时最爱去的一处热点。

四桥中肥桥和爱桥是拱形,花桥和醉桥则是平形。肥桥两端各有一个精巧雅致的亭子,桥中央摆放的雕塑是一个粗肥女人屈膝跪坐着,双手高举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两人都裂嘴大笑。造型极其夸张,生动有趣。爱桥桥身为紫色,桥拱上设计成一颗颗的心形图案,桥上的雕塑是一对身材瘦长的青年男女各自背着双手在接吻。这对恋人隔老远就半倾着身子把嘴唇紧贴在一起,两个人的结合正好呈“人”字形状使雕像保持平衡,造型和表情也是十分夸张好笑。花桥顾名思义,桥上有花台、花坛、花架,种满了各种花草,四季长开不败。桥中间有三位手捧鲜花、衣袂飘飞、体态婀娜的花仙子塑像。醉桥像湘西地区常见的风雨桥,桥上建有木屋,屋中有四个酒鬼。一个醉眼惺忪坐在木凳上,一个手握酒杯嘴角流诞半歪靠着桥栏杆,另外两个一个是头枕双手躺在长凳上悠闲自在地翘着二郎腿,还有一个抱着酒坛倒地不起。四组雕塑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日长无事,独自一人或与二三好友结伴游四桥,是一件极惬意的事。就那样悠然自得游走着,细细欣赏每座桥梁的奇特造型、桥上安置的精美雕像,还有两岸古色古香的民居和新潮华丽的现代化高楼。走得累了,可随便靠在哪座桥的栏杆前,看脚下清幽含碧的峒河水无声息地缓缓流向远方,河岸边到处裸露着奇形怪状的青褐色巨大岩石,偶而有一只羽毛极光鲜漂亮的水鸟扑地从岩石上展翅而起,像利箭一样从桥底下疾射掠过。那时候日头暖暖的,清风拂过,一种慵懒的感觉便涌了上来,让人熏熏然。不经意间,正在看风景的你也成了别人眼里的一道风景。

若在吉首停留的时间长,自然少不了要去城里的商业中心——吉首商业城、八月楼和关厢门逛街购物。八月楼为纪念清朝乾嘉年间的苗王吴八月而得名,这里有吉首市城区最大的集贸市场——石家冲菜市场,另外商业步行街、超市、新华书店、银行等一应俱全。关厢门原是湘西苗疆边墙(又叫中国南方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卡,世事更替,当初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已变身为一处繁荣的服装及日用品批发市场,每天人潮如流,不仅吉首本地的居民有事没事喜欢来逛逛,湘西各县的商贩也大多从这里批发各种商品回家乡去作经营。

吉首商业城与关厢门比邻而居,这里是吉首市的商业中心,全城最繁华最热闹的所在。商业城里经营的大多是品牌专卖店,质量好档次高。不仅如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外面大城市有的商品在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得到,并且酒店、汽车站、电影院、大型超市、高等院校,还有各种饮食休闲娱乐场所都集中在附近,因此在吉首名气最响、人气最旺。

座落在商业城东边不远、峒河对面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母校。罗盛教在这里完成学业后,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1952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如今在学院里,还有一座专门为纪念罗盛教而立的“盛教亭”和他的英雄雕像。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内另有一处名胜,叫做鳌鱼峰,因其山峰形状似鳌鱼而得名。峰上有吉首历史上第一座书院:“?溪书院”旧址,还有清朝咸丰年间吉首人民为纪念本地籍明代苗族著名儒士、湘西苗疆教育的先驱——吴鹤而修建的鹤公祠。祠内供奉有吴鹤像,立有吴鹤碑,旁边还建有一栋飞檐斗拱的文昌阁。吴鹤是湘西有史以来第一位知名的苗族学者,早年师从著名儒学大师王阳明,后回到湘西以所学先后在今吉首上涝、司马溪、三岔坪以及鳌鱼峰等设馆办学,教育乡里弟子。最后积劳成疾,卒于家中,葬于吉首城东。自吴鹤在鳌鱼峰设馆办学后,这里成为了湘西文化教育的摇篮。先后历经变改为?溪书院、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湖南省湘西第一民族师范学校、湖南省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等。鳌鱼峰环境幽雅,尤其?溪书院门前有几株不知年代的老桂树,枝繁叶茂,每到秋来桂花盛开,浓香四溢,历来是文人墨客吊古寻幽的名胜之地。

从鳌鱼峰往后山继续攀爬而上,山顶有一个叫做花果山的森林公园。公园内树木参天,花草繁茂,树林里遍布有千姿百态的岩石。本地的石匠根据这些石头形状顺势而为,将它们雕刻成各种动物模样。有石龙石虎、石象石狮、猫狗猴马兔、骆驼梅花鹿等等。无不生动形象、活泼可爱、意趣十足。山顶上建有一座八角形楼阁,通体是光彩耀目的朱红琉璃色,高数十米,雕龙画凤、飞檐翘角、大气庄严。阁名“一心”,取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美好吉首之意。登上楼阁拾眼下望,吉首城区可尽入眼底。天气好时,在阁上纵目极视,脚下城市的高楼大厦与四面环绕的青翠群山连成一片,波澜起伏、浩浩荡荡一直融入远方天际苍茫处。

只要是来过吉首的人,很快会从打心眼里喜欢上这座小城。尤其是那些见惯了大城市里的冰冷、生分、虚伪和现实的都市倦客,最容易对吉首独特的小城风情生发出眷恋情怀来。小而朴实、小而闲适、小而精致淡雅。吉首的小,细腻动人,满含着宽容、厚实、善良的脉脉温情。来过吉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那就是当你留连于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时,你会突然感觉到,这一路上自己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那面容间都带有一份让你似曾相识的亲切和熟悉。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吉首的恬静时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