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甘苦录 ( 三)
三、
引根虽然能说会道,聪慧能干,但是由于家庭的重担,她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参加农业劳动。她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如母亲李连珍样朴实善良,优秀品质集中反映在农二代几个子女身上了。老二根生同样憨厚得令人感动流泪,他们从来不计较与弟妹之间的利益得失。在王根荣爆胃的那一年,他两做的工分收入全都填进这个大窟窿,他们从没有半句怨言,母亲李连珍一直觉得愧对懂事的大女儿与大儿子。
引根虽然有响当当村妇联妇女主任的职位,以及团支部书记的政治地位,但由于家庭经济的拖累,捱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之时,她已经被耽搁成为一个老姑娘。好的男青年难找,不太优秀的男青年引根又觉得不合适。有句形容找伴侣的话“穷贪富不要”,这婚姻大事成为儿女的棘手之事。引根作为长女,为这个家庭牺牲了太高尚,太神圣的爱情。在农村中懂事的子女往往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为父母分挑重担而延误自己的终身大事。
王根荣灰红色的脸膛上有时强挤出一丝皮笑肉不笑的尴尬,这是他给孩子们最好的礼品。孩子们对父亲的表现与表情表示出子女对长辈的尊敬与服从。哪怕父亲再阴沉,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对于父亲的尊重。孩子们并不由于父亲身体的原因,拖累家庭经济而嫌弃他,尽管他自己并不觉得亏欠孩子们什么。孩子们尊敬长辈的好品质在那灾难深重的时期显得尤为珍贵,这便是母亲李连珍宽厚与仁慈的闪光之处在孩子们身上的表现。在这个家中不会有子女怪罪长辈的事情发生,再阴阳不定的父亲对子女的爱却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没有丝毫坏心。他的阴阳怪气可能是一种人格的特点,也许在他的心灵深处对于自己人,他绝不会出现坏心眼。人原本就自私,只是各人自私程度有所不同,这是人性所决定了的。阴坏的印象也许是在他对待外人的处事表现上,是村人对他的外表以及在外表现的客观评价。因为他在对外关系上确实没有一点爱心表现,对人对事总是说不出一句好话,甚至于近乎残忍。在对待上海知青刘倩倩的问题上,便让倩倩有人心莫测,冰冷无常的感觉。
五个孩子在那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尽管连珍再怎么样勤俭持家,恨不得自己不吃全省下来给孩子们吃;恨不得脚举起来当手用;恨不得晚上当白天,不停的干活,来维持这个苦难的家庭。虽然孩子们都乖,但是孩子们小的时候,经济条件的恶劣毕竟遮掩不了,贫困还是摧残着这个家庭。有时小孩子摔盆子砸碗,小眼瞪大眼还是避免不了,那是社会的正常现象。在这种时候,根荣吹胡子瞪眼,拍桌子、乓锅盖与响阁楼往往也是一种表现方式,尽管上面两个大的孩子能够忍让下面小的三个妹妹弟弟。
过了几年后,引根的婚姻大事让母亲着急起来。当时当地人把年龄耽搁大,还没有对象的姑娘称之为女独头,现代人称之为剩女。引根年龄一岁岁增加,母亲心中的大石头越来越沉重。母亲心想“好的男青年让人挑完了,挑剩的男青年对优秀的女儿来说岂不是天大的冤屈,这对女儿不公平。母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立马托人为女儿介绍男朋友。那年引根已经28岁,在农村中女子28岁还没出嫁,真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母亲托人为引根物色的男朋友显然是农民,人虽然也聪明善良,是个好人。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个子长得不高,没有男子汉的雄壮与魄力。这男青年后生在农业社开着拖拉机的作业,在那时候的农村,不直接从事手工农业劳动,侍弄农业机械的小伙子也算是进步得庄严了。但是凭他的1米60的身高显然是被人挑剩下的,母亲自然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女儿。
在当时中国这个土地上,人们很清楚的意识到农村、农业、农民与城镇、工业、工人存在着明显巨大的差别,那劳动价值的剪刀差简直就能将人剪死。少数优秀的姑娘都有往城镇挤进去,脱离农业,嫁给工人,或者嫁给干部,跳出中国社会利益集团人为为民众个人框定好的命运与位置的想法与做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与位置,人们心中的意念总是那么的强烈。
母亲总感到对于优秀的女儿是一个极大的痛心刺激。她认为女儿的年龄已经不能容她再挑三拣四,否则的话老处女的摆设将中看不中用,越拖越不是事儿,最后成为非但不中看而且不中用的白白处女身,落花流水将如何是好。母亲不得不开口与引根交底道“引根,妈妈对不起你。爸爸的病将家中的经济折腾完了,妈妈没用,没有能让你继续升学深造,这是妈妈的无能与惭愧。”母亲丝毫没将责任往父亲头上推,将责任一股脑儿揽在自己一个人头上了。
“妈妈,你说什么呢。作为子女为爸爸治病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别分谁谁谁的责任。谁有这个能力,谁就能负责任,作为子女都有责任。再说了,念到初中毕业是我自己愿意的,没人逼我,母亲不要自责。母亲自责,我会难过的。”引根带着温情悠悠的说。
“引根,作为你有如此好的基本条件,如果你继续求学的话,到城镇后,不难寻找一个好的男青年,便能脱离农村、农业,也许不会当农民,也不会找这个男青年。”母亲的泪水落了出来。
“妈妈,你别说了。你难过,我会不好受的。我原本是农民的女儿,我嫁给农民是自然。再说了,你看看现在的世道。连原本大上海城里人的女儿,那些上海知青,我们这儿的刘倩倩正宗的上海知青如今上山下乡成了扎根派,嫁给了农民,我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嫁给城里人哪。”引根安慰着母亲说。
“我的女儿真通情达理,现在给你介绍的男青年只是不太理想,不知你是否满意?”
“妈妈,我听你的,你满意,我肯定也会满意的。”
其实母亲出于无奈,看在毛脚女婿为人正直的份上,这个善良的母亲自然表示称心满意;对于男青年的长相、身高以及地位,男青年与条件优秀的引根,各方面都是不相配的。但是引根居然没有任何异议,这是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引根与大多数农二代女青年一样,与农民男青年——杨华喜结婚成家。
过了两年,母亲又托媒人为儿子根生介绍女朋友,根生将媳妇——张晓珍,娶进家门。张晓珍是隔壁一个村庄的农民后代女青年,虽然貌不出众,肤色漆黑,脸蛋生得不漂亮,五官比例似乎不协调,轮廓模糊不清,但晓珍贤惠勤劳,勤俭节约。农村农民成家便是过底层人最平凡的日子,中国农村几千年来千篇一律的婚姻风俗习惯便是门当户对。那是因为历代统治阶级人为为底层人框定好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婚姻自然成为门当户对绝对的爱情牺牲品。
在根生迎娶晓珍时候,人们看到根生的姐夫——瘦弱的杨华喜一瘸一拐如跳脚般的出现在小舅子与舅嫂的婚礼宴席现场上。那是对于引根人生又一个巨大的打击。事故发生在引根出嫁后第二年的上半年,那时正值春耕时期,拖拉机翻耕土壤之时。那是杨华喜工作期间不慎,下半身被拖拉机压着发生的惨祸,压坏了一条左腿,更令人窒息痛苦的是压坏了男性最重要的人体生理器官——生殖器,影响到做爱、生殖繁衍能力,那是作为一个男人最大的不幸。不幸中还留下最后一个人体功能,便是没有影响到工作的能力,便是留下一条唯一活下去的生命。引根却还能无怨无悔的跟这个男人在一起,并且百般呵护,关爱有加。更是人们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第二年引根夫妻俩便领养了一个孩子,孩子名叫——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