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办学校的日子里(3)---要“爱”还是要“凶”
母亲是位成功的老教师,到现在六十多岁了,在远离家乡的异地城市,每年还有学生来看望她。关于她当教师时的很多故事就是影响我想当老师的最早因素。比如说乡镇圩日我母亲很少上街买东西,因为经常碰到摊主说:“老师,你不用给钱了。我是你以前的学生哦。”又比如说有一年,那个乡村学校里只有我们家住,那年头生活贫困,村子里被偷鸡的很多,我们每晚也都提心吊胆。终于有一晚偷鸡贼来了,我母亲是知道的,因为鸡们闹得很凶,但是她不敢去看,毕竟一个女人和几个小孩子是没有战斗力的。第二天去看,奇怪了,几只大鸡被偷了,小鸡们都在,好像地上写了几行字,大意是:你是我的老师,我不会全偷的,留几只小鸡给你吧。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初中时(当时在县重点初中住宿),初一寒假要从县城回到乡镇的家中,我们三个12、13岁的小女孩背着大行李包去车站坐车,结果车票不知是掉了还是被偷了,总之三张车票都不见了,去窗口问人家也不搭理我们,急得我们几个就坐在行李包上掉眼泪。一会有位阿姨走了过来,叫我起来认真地看了一下,问:“你是雷老师的女儿吗?”我惊讶至极,以为她认错了人,她又说了一遍母亲的名字,我点点头。结果,奇迹般地,这位在车站工作的母亲的学生,帮我们办好了手续把我们送上了长途汽车。遗憾的是,她没有告诉我她的名字,而母亲也一直不知道哪位学生是在车站工作的。
母亲对我的忠告就是:要当好老师,爱是最好的方法!
而我所在学校的老师们,包括学生们却都告诉我,要凶,要严厉,否则你是管不住他们的。而从我儿子的历任老师身上,我也看到了多数老师是“凶”远远多于“爱”,我该选择什么呢?
2班的孩子,是最让我哭笑不得的,对他们,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恨铁不成钢。第二节课,他们就给我导演了一幕戏:原本全班分四个组,三个大组,一个靠窗边的单人组,当我用目光扫视台下的时候就发觉有些不对劲,三个组的学生端正坐着,教室也一片安静,但是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再细看,第四组怎么一片绿色窗帘下还有几双脚呢?原来这个组的6个调皮鬼用窗帘蒙住了头,做隐身人。班里的同学也许见惯不怪,竟然无人有反应。我请他们露出头来,没反应;下去扯,不动;有学生喊:“老师,打他们一下就听话了!”我不愿意,如果我此时挥动教鞭,那这节课就无法上下去了。我望着窗外的灿烂的阳光,慢悠悠地说:“那就让他们继续包头吧!这些窗帘多少年没洗了吧?上面肯定长满了螨虫,这些虫爬到皮肤里,肉眼看不见,但是你会又痒又难受,一般的医院还看不好,只能到皮防所去看,到时就让他们天天去晒这么好的太阳了。”话音刚落,这些调皮鬼的头就“刷”的都露出来了,而且还把桌子往外移了一些。这几个孩子,在后面的日子里也没少给我找麻烦,可是,他们却不是心眼坏的孩子,就是不爱读书,尤其不爱英语课。不管上课时我怎么批评怎么生气,课后他们就跟没事人一样,该打招呼打招呼,该玩笑玩笑,真服了他们了!
可是这个班的其他孩子却是很有心的。说实在的,我一开始对他们超耐心,甚至是付出更多时间和爱心,都是看在他们班主任的份上,我们在一个办公室里。这个班的英语代表是个很漂亮也很乖巧的小女孩,但是经常神游,导致的结果就是我要她收作业时她总不收,而告诉她不要收作业时却早早交来给我。她大概也是班里男孩子们的心仪对象,其他女孩子经常被男孩子挑衅,但是她从来没有。他们称她为“嫂子”,也不知是谁的嫂子。我后来跟她班主任说起,班主任说得去好好查查,这还得了?这所学校的学生多数并不固定,可能去年刚从内地老家转来的,也有可能明年就回去老家或其他学校的;最重要的是,有些孩子年龄已经不小了,就像2班,里面14、15岁的孩子都有好几个,这就出现了上课传写情书的现象。我很清楚,每次我在黑板写东西的时候,下面是纸团往来的,但是,我不知道这些纸团多到什么程度。直到有一天,我的课堂上临时需要一个纸做的道具,于是向同学们征集废纸。瞬间,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变出来的,讲台上就堆满了纸团,甚至还有用塑料袋装上来给我的。我想,如果他们真有个别有文采的,用这些纸团来写东西,估计十天半月就可以出书了吧!由于班级里的话筒坏了,我网购的还没到货,我每天总要声嘶力竭地叫喊,一个星期嗓子就严重发炎了。有天下课时,班里一个小女孩突然叫住一个男生,说:“老师嗓子坏了,你还不赶紧给老师买润喉糖去?”男生也许是太突然的缘故,回应道:“干嘛叫我买啊?干嘛不叫他们啊?”我说不用了,我自己去医院看了。小女孩愤愤地说:“老师,等我攒够零花钱,我给你买!”本以为这是顺口说说而已,谁知道一周后,她真的给我送来了一包润喉糖,而且是医院处方开出的那种,让我感动了半天......而此后的事情更感动我,因为一直和这班里的调皮鬼们呐喊战斗,在我耐心即将用尽也快没爱心对待他们时,我伤心无奈地说:“再这样下去,我的嗓子就真的说不出来了,你们就不用再上英语课了!”第二天一早,另一个小女孩(叫她小华吧),送来一瓶灯笼草中药,还有冰糖。她说这是她奶奶告诉的秘方,对咽炎很有效,而且是她亲手煲的,煲了一晚上呢。这回,连办公室里其他老师都被感动了,说该奖励一下这个懂事的小女孩吧!
这个中药真的很见效,只是很苦,即使放糖,我也喝了一周才喝完。后来小华还给我又煲了一次,她说奶奶说的要连续喝才能真正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