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甘苦录 (六)
六、
自从根生妻子晓珍经医院诊断确诊为肝癌晚期后,家人瞒着病人,跟她说是她子宫上生息肉,只要除了息肉便没事了。农村女人也好骗,居然以为没大事。公爹婆母,家中的小叔子雪生与跃生,嫁出门的大姑子引根,小姑子根芳都去医院看望过晓珍。农村女人感觉不出自己病情的严重,居然以为是小病。家人为了避免病人承受巨大的打击,强忍悲伤,隐瞒病人真实病情。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医院一般确诊病症后,癌症的治愈率是令人颤抖与害怕的。但也有的癌症是能够治疗好的;同时医院也存在0.1%误诊的概率。家人都希望这不是真的,或者这是误诊。经过医院判了死刑的人,治好毛病真是人生的福气,这个很难,概率很低。医生说“病人恢复体力后,需要采取化疗手术治疗。化疗对于身体体力、精力能量的消耗巨大。因此在医院先要稳定病情,做好患者化疗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再进行化疗。”
按照医生的说法,现在虽然时间属于晚期,但是这个晚期还没有到达癌细胞最后转移与扩散的严重程度与阶段。只要化疗手术成功,有1%根除病变癌细胞的可能。如果癌细胞转移与扩散便没得救了,这个病变阶段属于晚期中的前段时期。晓珍病变现象发现得太晚,恶性肿瘤生长太凶猛。时间是在夏天,与雪生升学考名落孙山是在同一年。有道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人在倒霉时喝了凉水都塞牙。”倒霉事都碰在一起,冲着这家人家铺天盖地席卷过来。
晓珍在医院静养了一段时间,过了酷暑便要进行化疗。根生建筑队小包工头的经济来源全部倾注在女人的医疗费用上了,农民是没有稳定收入的,不干没收入。农民一生病,病人、家属非但断了经济来源,病人还要花费巨额医药费用,真是名符其实的两败俱伤。
初秋的天气,舒适凉爽。如棉花般色彩的白云漂游在如大海般色彩的蓝天中,自然界的色彩让人惊叹与欣赏;绿色的原野中金黄色的稻谷沉甸甸的向人点头献殷勤;各种色彩的作物结出丰硕的果实,向人摇摆,飞舞,展示。一片丰收喜悦的美景向人们绽放笑容,秋色的妩媚展开艳丽的身姿尽情向人们挑逗欲望。自然生态令人感到心情舒畅,享受自然界与物种的生动与感觉。
然而根生却被浸埋在万般痛苦之中,无心享受上天的安抚与生态的灵动。妻子化疗是否顺利、成功的心事如一块大石头一样悬在他的心中,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化疗终于顺利进行,成功化去肿瘤。出院时,医生叮嘱病人与家属,病人出院后,卧床休养3个月,在这3个月中无论如何不能下床进行任何体力劳动,再忙也要静养3个月。可这个勤劳的农民以为自己没事。当时正值秋收冬种期间,根生却还在建筑队干活。女人看着别人家都在田间忙于承包田的劳作,她的心痒痒的,急不可耐,不能忍受劳动的召唤。她在病床上还没躺下半个月,便迫不及待的背着油菜,拿着插仁,(当地种油菜的工具)奔到田头,蜷缩着病体不要命的猛种油菜。还没种上3个小时,便滚倒在了田头。村人通知根生,根生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赶回家中。晓珍脸色如死人般的难看,血色全无,吓得根生立刻骑自行车将晓珍再行送往医院治疗。晓珍摇摇晃晃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可怕的情景被下班的刘倩倩看到。倩倩心想,这病人虚弱得如此东倒西歪,坐都坐不稳。病情加速恶化,到了这个时候,家人怎么还让病人坐自行车前往医院。农民的勤俭节约品行真是到了太刻薄自己的地步。
晓珍的癌症化疗虽然做得成功,但是这3个月的休息是必须达到的,医生的医嘱是必须遵守听从的。然而晓珍拿着自己的身体开玩笑,癌症的威胁没有引起她思想上高度的重视。这个时候,她的心思居然还在生产劳动上,时时想着自家的承包田要赶不上农时,生命垂危之时却还在玩命。也许家属隐瞒病情对于病人的思想认识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家属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是小病没大事,家人隐瞒病人病情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人原本是想让她不至于恐惧害怕而加速死亡的时间,这样适得其反,反而让她把自己的病情推向恶化结果从而加速死亡。
手术以后,病人虚弱的身体是不堪一击的。经过这样玩命沉重一击之后,癌变的区域迅速如扬花播种一般,生长蔓延新的癌细胞。全身即刻爆发癌细胞转移扩散开放性状态,这下完蛋,无药可救了。第二次的癌变将是致命性的打击,医院很快推出病人“回家疗养,满足病人最后要求,准备后事。”病人被医院推回家不到一个星期的光景,年纪轻轻的晓珍丢下丈夫——根生与儿子——小强,黄泉路上没商量,撒手离开人间,疾步向天堂狂奔。家人再哭天抢地,泪洒横流,痛哭悲嚎也拉不回她的灵魂。晓珍庄严的倒下了,年轻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悲戚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