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花开的根源

花开的根源

2013-10-19 08:22 作者:侠女 阅读量:28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个人在沈阳上学,住在临时的房子里,生活相对简单,去年入冬买的十几颗白菜开春还没有吃完,信手,我把一颗白菜立在厨房的窗台上。前几天,我发现白菜根上长出纤弱的绿芽,到底是春天了,我瞅瞅它,因为不等着吃,没及时清理它。今天晚上回家,我忽然发现窗台白菜根部的嫩芽变得深绿细长,丫把上还开了两串黄花,我寻找,花开的根源在哪里呢?

春天掩不住,没有任何土壤的菜根儿也能新绿,我诧异春天的生命了,只要有一点点生命迹象它也会旁枝逸出。这室内唯一鲜活的生命霎时赶走我近日忧郁,给我带来振奋欣喜,犹如生命之泉注入机体。

近日,一位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年轻医生生命顿然消逝,我一直转不过弯来,陷入深深的悲痛中。我感叹生命的瞬变脆弱,尽管室外依然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却把头缩在衣领里,沉闷着不愿走到大街上。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活着的我们对未来人有什么意义?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也许这些不过是埋在自己世界里沾沾自喜的游戏,时间会淡忘一切。不管谁怎样优秀,都会化作尘土烟消云散。

我知道自己对人生的忧虑有点过,消极不会是我人生的主旋,我还会振作起来,“恢复往日的情怀吧?也许这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这样想来,我努力调整自己。

今天晚上,我听的是辽大教授高凯征老师的课。高老师年近六十,是全国文艺理论界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他走起路来腰板笔直,说话掷地有声,果断自信,精力充沛,他带给我们的从来都是乐观向上的思想,同学提出的负面问题经他透析都合情合理转化为正面昂扬的力量。老师说:“动力性,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并由人自身来转化。弗洛伊德找到人的动力之源,他早期把人动力之源归结为‘性’,晚年认为是多元的因素,他认为性为活跃的动力,而思为死亡的本能,与其‘每时向死而得’,不如振奋自己,唤起生命力量的血气。”

老师又说:“最能代表古人生命属性的是‘气’,《左传》中有‘凡有血气者必有争心’血气为生命的活力,体现在文体中是自然生命状态的流露,血气是流动的,焕发的,是文采飞扬的造血之气,志气统其关键,何为志?诗言志,是对世界情感性的占有,对万物的看法和认知,圣人把志纳入道,便有了孟子的‘吾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生命的血气”,下课了,老师的话一直环绕我耳际。回到家,菜根上柔弱绽放的小小黄花再次给我启示:为什么有的人血气、自然之气贯穿生命的始终?而有的人遇见风雨便患得患失,忧虑重重?不管何种环境,生命属于信念坚韧和顽强,那处事不变泰然自若的人生才值得称赞,患得患失是自身欲望的体现,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脱离了自然心态,期望太高,欲望充盈,很难开心,到头来还会一事无成,而像小花那样执着追求安心所在的人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自然花开。

周围有很多像小花这样的人,他们安于自然自得其乐,不纠结沉湎于过去与未来。

看来花开的根源不单来自外在,是心与物共同的凝结,是生命本真的呈现。

2013年3月25日晚

相关文章关键词

《花开的根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