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甘苦录 (十)
十、
雪生大学毕业后,果然不负众望,跳出了农字,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当地一所中学的高中部担任班主任教师工作。随着农村城镇学校教师地位的显著提高,教师们的待遇随之水涨船高。人们普遍重视教育投入,谁都望子成龙,于是教师职位顿时吃香起来。市场上出现一个新兴产业,那便是从事第二份职业——为学生补课,教师还能利用业余时间赚到额外丰厚的一笔钱。教师的职业成为中国时尚工作,一面崭新鲜艳的特色旗帜在中国大地上迎风飘扬,国家对教师发放的俸禄空前未有的刷新共产以后的纪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神圣的称号深入人心,人们都以百倍雄起的心态盼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后代的崛起首先在于教育,于是家长们不惜工本的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拼着命的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课外教育。亲情的力量是宽广无限的,爱子心切,人之常情。父母花在子女身上的心血永远是不计回报的。
雪生趁着如此大好东风,自然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得到顺势潮流的大回报。除学校一份丰厚的教师工资外,雪生又能获得额外的令人兴奋的一笔报酬。一年中课余时间,假期时间,雪生取得的经济酬劳让他欢欣鼓舞。在得到这些报酬的同时,雪生脑袋很清醒,没有挥霍奢侈。他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学校教师以外的事业之中,他利用这些资金租借了一块场地,创办了一个个体私营汽车加油站。
雪生的女朋友是他曾经的高中同学,她没有考取大学。雪生考取大学,并担任教师后,这个善良的农二代没有抛弃曾经的农二代女朋友。雪生心中自然一直盘算着,自己有了一份好的工作,然后他得为未婚妻的将来以及完成母亲的临终遗言作一个全方位的设想与布局。
雪生工作一年以后,利用自己的力量,结婚成家。在哥哥弟弟姐姐中唯独只有雪生一个人是不通过别人介绍,是自由恋爱组成家庭的。雪生有了好的工作环境后,他没有丢弃自己的农民妻子。同时他早就为农民妻子安排了好的饭碗,这加油站的创办解决了农民之妻的后顾之忧与二哥、五弟以后赖以生存根据地的理想。
加油站的大方向由雪生自己掌控着,每天的业务由妻子经管着。站内的员工指派,雪生自然先用自己的家人。雪生不会忘记母亲的临终遗言,帮助自己的同胞手足是他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义务。他首先想到的是五弟,五弟跃生曾经为了他的学业,很早便辍学打工挣钱,支撑他的学成,让他享有如今的业绩。二哥根生虽然痛失二嫂,但他现在的建筑包工队还是能正常运转,不存问题。五弟跃生现在的生计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着边际,很不稳定,工作换得天花乱坠。于是他将跃生安排在加油站日常业务的岗位上,让他得到一份安稳工作的收入。
这加油站的工作,虽然也要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与能力,但工作环境还是比较轻松悠闲的,与原本农民艰苦的生存环境相比,显然是舒适惬意的。加油业务有日班夜班的轮换,跃生在轮到夜班时候,总感到打发不了时间。因为跃生是个闲不住的精灵人。深夜一般业务不会有,或者不会多,电视台的人都回家歇息,连电视都看不到了。跃生感到闲得慌,坚守岗位不能睡觉,眼皮?得要打架。于是跃生不喜欢读书也只能捧着一本书,翻上几页,打发晚上难熬的生理睡眠时间。但是跃生是个不安稳的人,他好动,喜欢自由自在,这简直是在折磨他。
萝卜头跃生生性灵活,多动。这样的工作环境虽然清闲,但是对于他来说好像是被关在笼子内的鸟,不得安生。跃生感到长此以往,此工作似乎不适合自己,自己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自己适应开放型的自主创业,尽管四哥雪生是为自己好,提供自己一个舒适安逸的工作。然而自己的心野惯了,关在一个地方很不习惯。况且自己想有自己的事业,在四哥雪生这儿打工,毕竟不是自己心中的理想。
跃生有父亲王根荣阴沉多虑的一面。他想,自己曾经做惯了尖刀山上滚打的活计,什么样的活计在自己的手中都能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结出满意丰硕的累累果实。哪怕在加油站期间,自己为雪生在嘉兴火力发电公司联系了用油的大单业务,为雪生创造了大笔丰厚的利润。他觉得在雪生这儿打工尽管为四哥雪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自己的经济效益并不可观,当然雪生也给了他一定的按比例提成奖金。人心自私欲的膨胀是天性,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父亲根荣的心机、心眼占据了跃生的心房,尽管他们弟兄间还是很友好,没有发生意见与隔阂。
跃生头脑中有了另外一个打算,他想着迟早要离开雪生开办的加油站,去另外地方打拼、开拓、创建自己的天地。跃生心中一直有着自己做事的念头,想着自己今后的人生往哪方面突破,那得有机会,然后把握机遇。在两年后的金秋十月,跃生迎来了一个渴望赚钱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