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三部曲之:移交之光
移交之事总是让人忐忑不安。
日子也在提心吊胆的心境里悄然流逝着。
一件本来极其简单的事情,只是由于阴差阳错而变得似乎遥不可及了。
子校所在企业最初隶属于有色金属总公司,后划归中铝公司。在此期间,移交事宜几乎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不久,因企业改制的需要,又将子校所在企业转至省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公司名下。与此同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企办学校移交一事前功尽弃;既然划归省级管辖,移交之事只好重打鼓另升堂,一切从头再来。如此折腾的直接结果是:原本顺乎自然的移交突然间变得充满了诸多无法预测的变数!
在这样的情势下,省内其它企办学校移交地方一事可谓相对顺风顺水(据说,有效益特好的企办学校原本无意移交,为此费劲了数番周折)。本校恰恰相反,一门心思想法设法盼望着早日移交。原因极其简单:自1998年8月搬迁XA以来,学校为企业分忧,依靠收取学生借读费和学杂费养活自己,维持着最低生活水平,日常活动经费及教职工工资全靠学校自筹。2004年撤销高中以后,可谓举步维艰收入微薄几近绝境。2008年9月1日,国家全面实施九年义务免费教育,明令禁止收取学生借读费、学杂费,无疑于雪上加霜,教职工连基本生活也难以为继;2009年元月起国家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兑现绩效工资,这意味着收入待遇与地方相比出现了罕见的反差!
外面世界的无限精彩与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之间出现的巨大反差,无论何人只要身处其中就会怦然心动难以平复。细细一想,当初人人体面就业,中途却是可怜从业,如今等待的难道是无情失业吗?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鬼晚干的比牛多吃的不如猪之类话语仅仅是影视剧里的台词吗?一琢磨至这一层,领导倍感火烧眉毛的压力,而广大教师也是心急如焚寝食难安。除了支持领导主动寻找上级主管部门外,教师们也在商议对策采取行动,向有关单位咨询或督促此事。
即使“两会”召开前夕,有多名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在“向总理进言”栏目反映移交时的实际困难。据悉,教师自发的通过上访咨询或寄发挂号信等方式涉及的企业单位与领导部门有:省政府、省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公司、市政府、市国资委、区教育局等;截止今年春节前,自发上访达30次以上。尽管这种努力收效甚微,但敲敲边鼓、适时提醒的作用不可忽视。
当然,企办学校移交地方作为国家进行企业改制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个人从中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但随后发生的若干件事情,让热切关注移交一事的人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2008.11,省政府已批准自2008年12月31日起XA市YT区并下文到市政府。不久,校领导在一次例会上高调宣布:自2009.1.1起将正式成为某某区人民教师!
2009.1.8,寒假第二天,一行10多人到区教育局咨询移交一事。过程稍显艰难。这也是最后的一次自发上访!
2009.3.11.校领导在周三教师会上,给大伙通风道:移交已有了点眉目。
2009.318上午区教育局人事组来厂人力资源部就有关移交人员的资格进行例行审查。它标志着移交工作真正地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09.3.23下午区教育局副局长来校检查校园安全及队伍稳定工作。据说与移交无关。
2009.3.24下午学校派专人给区教育局送《学校教职工登记表》。
2009.3.25退还剩余自助款……
目前棘手的问题是:三年过渡期内(2008—2010)的教师工资由谁来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