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站台.邮局.漂流瓶

站台.邮局.漂流瓶

2013-10-14 08:17 作者:曾经心痛 阅读量:3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这似乎是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站台的功能是迎来送往以及便于登车,站台总是以一副长者的模样,冷观世事沧桑变化,无言于人们地分分合合。人群拥挤道不尽依依不舍,车来,奔远方的人挥手而去,送站的怅然若失,车轮滑出,剩下空荡荡的站台,还有些飘忽地身影,唯有站台还一如既往,不为人情冷暖所动。倒是喜欢冷清下来地站台,因为下班车来到,又是一轮迎来送往地上演:有时,真正的生活比戏都要好看。戏要有巧合,所谓无巧难成书。生活却充满不确定性,就是这眼泪、欢笑充斥着的站台,下一站你就敢说能碰到谁?

现在人出行方便快捷,动车、高铁、航空,极短的时间就把你抛入另一个空间,让你都来不及整理一下分别地情绪和呼吸。想想还是古人从容,"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折柳相送,长亭摆酒,落日故人,芳草萋迷。”这一送,竟是一生咀嚼不尽地回忆!没有站台地凄怆,时间一到,车,就要来,车,就要走。没站台地好处就是,“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尽可慢慢地送来,虽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多送一会儿,那撕心裂肺地疼痛还是会冲淡许多。“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当站台见证了分分合合地场景,接下来地问题是:“走者报平安,送者等消息。”

古人是有驿站地,一封信发出去要多长时间收到,那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走他三俩月也说不准,不是军情大事,八百里加急,平民百姓想都别想。于是,让人们徒生许多相思!现代人好,那涂满绿色地邮箱随摆在那,基本上快列入文物了。还有谁去写信?老土了吧。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电话,方便而又省时省力。

邮政是确实势微了!这是社会进步地必然。所以有人戏言:挺好的字让电脑弄坏了。因为交通的便利,人们温馨地牵挂和思念变得不在遥远,因为不在遥远,充满人体温度的信也就随着落寞下去。总是有种说不出地滋味在心头。

过去邮局的人一来,围上去地总是老人多,关外的弟兄、当兵的儿子、外地的亲戚,他们所有的信息可全在那小小地纸袋子里装着呢!现在邮局的人来了谁还有那急切地心情呢?过去叫送信的现在叫送报纸的,只有收破烂的如盼亲人般等他到来:好收报纸换些散碎银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封信是游子无尽地乡愁;“碧纱窗下启笺封,尺纸从尾到头空。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错装了白纸给老婆,才女深情款款道来,竟成一段佳话,这是信承载地才情和深情。很少,几乎是朋友间不在写信,只是用电波信号传递思念和友情,少了信的厚重和温暖,多了些中规中矩地呆板。温情一去不复返。

如果说站台承载着迎来送往地功能,邮局承载报平安,传递消息地功能。漂流瓶则是剑走偏锋地一种消息途径。其实,漂流瓶人皆尽知,它是求生不得已想出地求救信号。这多少有些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茫茫大海,那一只小小地漂流瓶,算是什么?运气如何只有天知道了。就算你把栖身地荒岛,经纬度标地精准而又清晰,谁知道猴儿年马月才有人捡得到那只带着你全部期望地瓶子。就算捡到,怕是多年已过,你不变成一副白骨怕也成了木乃伊,顶多让人一掬同情之泪水。

现实的漂流瓶功能已逝,通迅如此发达,天上几百颗星星乱转,给你全球定位,方圆两米让你无处遁迹匿影。漂流瓶唯一地功能是船地下水首航仪式,弄一瓶子挂于船首,让一地位显赫或知名女士将瓶子弄碎,于是乎皆大欢喜,看船扬帆远去,我倒没明白让女士弄碎瓶子的来头,男子力大弄碎一瓶子不在话下,女人嘛力道总是小,弄碎与否心里总是没底。

网上漂流瓶不存在任何问题,除了让你大发牢骚大骂其娘之外,找情人找同志泡妞,有发挥的想象你就来吧,它可以让你肆无忌惮地嗳昧。网络时代某些时候就是灾难泛滥的时代!从站台地悲欢离合,到邮局地渐行渐远,再到网络时代快餐情感得泛滥成灾,人们,还是要保留一点敬畏的好,对于那些依旧照顾我们生活起居的,或是已日薄西山地诸多功能,我们当致以敬礼!

相关文章关键词

《站台.邮局.漂流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