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海燕(三)

海燕(三)

2013-10-19 09:15 作者:蓝宝宝 阅读量:39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三、

海燕在娘家排行老二,父母生养了他们姐弟三个。父母那个时代还没盛行计划生育,你要繁衍香火,看你自己生理与经济的能力。让你生,看你的本事了。在那农村农民普遍贫困的年代,尤其是特困家庭,自己要眼睛雪亮,已经这么困苦,还闭着眼睛造结晶,不是自己给自己添乱吗?

老大是海燕的姐姐,那中高个子像了父本,那壮实像了母本。那脑袋智商如少年儿童停滞不前,那脸蛋如哈哈镜中照出的形象,都归了老种。姐姐在还没出嫁时,她出门走在大街上,三步一后退,那长相既迟钝又令人笑得前仰后合,那模样看不出姑娘的印迹,把她归在年轻大妈这类人中好像也并不冤枉。海燕姐姐没有传承父母组合的好基因,却将坏基因全盘接收。母本那么一点可怜的语言功能在姐姐身上失传了,父母的脑袋蠢笨、不作为、不能干的这些劣根性倒是不折不扣被她捧住。不过世上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能说绝对话,只能说相对话。有道是“满饭能吃,满话不能说。”有时笨人的福气也不错。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之时,有一个男人居然要了海燕的姐姐。那是无独有偶,有道是半斤配八两,破簸箕配坏笤帚,姐夫自然脑子清醒不到哪儿。不过他们还不是那种全无能,全弱智,缺少民事能力的人,只是属于那种不聪明,干事能力弱的那种愚笨之人。

海燕弟弟基本也接收了父母的遗传基因,不过弟弟继承了母本言语上还有一点希望的优势,走路一跳一跳,像父本的蚂蚱跳步子,说话油腔滑调,有时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理性,倒是有发扬光大母本的那么一点可怜的优势。但是这样一对男女组合,太没有作为,在他们几十年的生涯中,他们没能为子女建造起几间矮平房。到了子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年龄之时,没有房子,儿子哪儿去骗媳妇。尽管他满嘴油光石卵子,但半马桶屁半马桶水,真相摆在那儿,藏不住,瞒不了。两间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快要坍塌的生产队库房遮不住人们的眼睛,所以有哪个女子自投罗网,钻进那破库房内呢?于是弟弟的明媒正娶的婚姻之事始终成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不实之事。

海燕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之中,对她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相对来说海燕在这姐弟三人之中属于其中聪明与五官登样的一个子女,她的长相也还是过得去,皮肤细腻白皙,开心嬉笑时脸上绽放出那鲜花般的容姿,还有一点可人之处;她脑袋也不是太愚笨,只是动作迟缓一点,不太能干罢了,还是一个能够正常生活,成立家庭的女子。海燕在到达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年龄之时,父母急了。大女儿虽然勉强有人牵出,二女儿没人说媒,儿子更是没人踏上门槛,这一女一子在这个没有希望的家撑着,如何是好,父母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等待。

80年代末,海燕迎来了人生第二次投胎的机遇。倒是有人为海燕做媒了。农村中自有说小亲的习惯,各家在子女小时候便为他们订了亲,好的人家的子女都有所属,在人们的意识中挑剩下的都是些残羹剩菜,不怎么优秀的种子。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传统习惯概念,也不能绝对的否认其中就没有好的配置了。

海燕在还没进入夫家之时,未婚夫的大哥、三弟都已成家。因为她的未婚夫属于兄弟三人之中各项指标差劲的一个人,与她这个姐弟三人之中各项指标胜出的一个人组合,应该是一个相配的组合。

海燕的未婚夫在家中同样排行老二。大哥——龙蚓,小名——川蚓,这小名川蚓的来历还有个故事。海燕未婚夫的父母,也就是海燕未来的公婆大人同样是曾经三代贫农的纯农户。共产后龙蚓父母夫妻两尽管辛勤劳作,但还是活得很艰难。龙蚓的父亲还当过几年的生产队队长,在那农村普遍贫困的年代,他不管怎么样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改变不了农民的苦难现状与一穷二白的根基。由于他与苦难挣扎、拼搏,不久患上了疾病,经过几次的诊治,不见疗效,反复折腾,山穷水尽,把农民一生嘴中节俭剩下的那么一点积蓄全部抛入白色恐怖之中。最后医院诊断宣判结果为肠癌晚期,不治之症将一家老小拖入万丈深渊。

几个月后,龙蚓父亲抛下年幼的三个儿子与孤孀妻子,与世长辞,没有遗嘱,直奔天堂。

这龙蚓父亲走后,龙蚓母亲肩上的担子显然不堪重负,一个落单的中年女人要一肩挑起三个儿子的养育、生活、求学、成家的重担,这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因为在农村中,虽然冠冕堂皇的说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可是在现实农村社会中,没有男人的家总是被人欺负,女人在农村哪个方面都不能胜出男人。男人们有一句烂腔话是这样说的“在城里有点墨水的女人骑在男人身上强欢,在农村没有那颠倒的现象,女人永远只能被男人压在身下,男人骑女人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男人缺不了女人,女人也缺不了男人,男人与女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只是女人在有些活计上由于生理的关系,自然不能与男人相比,但是很多事情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只是女人干的艰难程度自然要高。

龙蚓面相英俊挺拔,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形象俱佳。长大后正值改革开放年代,母亲一个弱女人在家担着艰难的担子,龙蚓不忍心让母亲继续辛劳,于是龙蚓早早的辍学后便到当地服装厂打工,减轻母亲的负担。男青年上服装厂是很受人宠爱的,因为服装厂女性居多,男性居少。货以稀为贵,性别的贵贱自然也以此为标准,纺织厂、服装厂以男性为追逐对象;机械厂、炼钢厂以女性为宠爱对象。

龙蚓在服装厂内成为众美女们的追逐对象。其中有一个美少女,刚从学校踏入这家服装厂,她追求龙蚓的表现为如痴如醉,如火如荼,越演越烈。她叫萌萌,萌萌长得如花似玉,清纯动人,那鲜花般的笑容如芙蓉花开般的迷人、水灵,妩媚的萌萌长着漂亮的脸蛋,聪明的脑袋。她疯狂的追求着这个家中困难的大个子男青年。龙蚓的形象,气度使得少女胸中的雌性苛尔蒙燃得旺盛。小处女与小处男烈火中烧,他们胸中涌动着青春的火焰。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恋,相引相吸,难分难舍。萌萌与龙蚓一见钟情,像见到了梦中情人一样的醉生梦死。她像一个钩子倒钩住了青春男人火热的心。

萌萌是一个青春靓丽型的漂亮姑娘,她死心塌地的追求着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好的男青年——龙蚓。她生理特点来得蓬蓬勃勃,旺旺盛盛,正好如了龙蚓的心愿。两人在一起搞得如干柴烈火,毕剥声响。小女子不仅脸蛋漂亮,身材苗条,而且脑袋聪明,她在厂内担当着生产厂长的职务。有的人脸蛋漂亮但脑袋不聪明;有的人脑袋聪明但脸蛋不漂亮,这样优秀的小女子让龙蚓摊上了,还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有道是美女找上门要想没淫念也难啊。他们的美事在意料之中,层层推进,男女之事,就此打住。

这事很快传言到萌萌父母耳中,父亲大发雷霆,母亲爱女心切,他们坚决阻拦女儿与那穷小子结婚成家。萌萌态度坚决,以死相逼,发了狠话“此生非嫁龙蚓不可。否则情愿去死。”母亲坳不过她,发下话来“再考验这毛脚女婿一段时期。”女儿直白彻底的说“我与龙蚓是扯不开打不散的一对鸳鸯比翼鸟。”此时萌萌父母知道事已至此,生米煮成熟米饭,这是一桩人世间确定无疑的姻缘了。有道是男想女隔座山,女想男隔尘纸,这纸捅破了便是可想而知的美事了。于是龙蚓与萌萌很快进入程序,敲定恋爱关系。人们在欢庆之余说道“龙蚓这条蛟龙被萌萌这只凤凰引得像条蚯蚓,曲曲弯弯,被凤凰引着慢慢钻进、窜(川字的别音字)进凤凰洞内,真是他的造化了。”于是这龙蚓的“川蚓”小名形象化了。龙蚓像小白脸一样被德才兼备的小女子看得金贵无比。

萌萌家中经济条件非常好,父亲开着一个小厂。她是父母手中的掌中之宝,那一代农村中独生子女还不多,她的弟弟患有先天性疾病。母亲将萌萌当做独生子女来对待,母亲提出要求“龙蚓需要到女方家里,作为倒插门入赘女婿。其实这一点正是龙蚓与他母亲心中想得到办不到,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男方家中没有能力为儿子建房,没房子,哪儿去找媳妇,这事正中男方之意。萌萌母亲想到的是自己儿子患的疾病难以治愈,不定哪天离开他们,到那时这唯一的女儿便是他们的依靠与希望。因此龙蚓要是不同意倒插门做入赘女婿,这事就免谈了。女方的条件与要求正是男方正中心怀的好事,于是这场儿女亲家之事,皆大欢喜。此事便在没有悬念,情理之中顺利进行完成。

相关文章关键词

《海燕(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