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最好的营养
什么都不想,这是不可能的。
我辗转反侧的惆怅,我因为“壮志未酬”的忧伤。
无法入睡的夜,胸闷,咳嗽,心慌。
我打开电视,看夜间的节目正好是乐嘉访谈严歌苓。乐嘉的表情总是有些夸张,严歌苓白皙的面庞透着优雅的力量,如此高产的她,文字或许是她最好的营养。
她平静温和的表情下有一种深深的倔强,或许源于部队的训练,或许只是性格使然。这位莫言鲁院的同窗因为婚姻的失败,也因为心中的理想,她从A、B、C开始,从《新概念英语》开始,在异国他乡做过护工只为谋粥暖心肠。
她终于可以用中英文写作,也幸运地邂逅了成为外交官的丈夫,开始了她文学真正的飞翔。她的《少女小渔》,她的《小姨多鹤》,她的《金陵十三钗》……她即使没有更多的奖项,而读者已经读到了她的热烈的心,她的不死的信念的力量。她不上网,她对许多网络名词没有反应,但她关注网络时代年轻人的情感走向。作家吴虹飞拿她与安妮宝贝作比,谈到发行量,她只是从容地说,每一个作家都只有抒写自己的心灵过往……
读不下书能这样用电视“看书”也是好的。
CT出来,有过结核病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曾自己痊愈。结核检验亦为阴性,只是病灶旁的血管有些扩张,所以痰里会咳出血,这让我如释重负。只要不是结核就好,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我目前的生活。只是医生叮嘱我一定要注意休息,注意身体的平衡,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我喏喏。
无论如何,我不能像从前一样疯狂了,生活和读书都需要慢下来。不仅仅在平淡的生活中承受俗世的冷暖,更是要对生命培养一种气度:从容安详。
我并不想在心中建立一座庙堂,也不想建立一座耶稣堂。印光大师一生都在参一个“死”字,生命里有太多的无常,有太多的猝不及防,在未来的日子我是否能够从容面对,不慌不忙?
看老年的齐邦媛用《巨河流》写她的一世沧桑,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纯正汉语的力量,这是我读到的是继鹿桥的《未秧歌》之后关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极美的作品。尽管题材不同,他们心灵的芬芳穿越时空,温暖了我的寂寞,让我无依的心充满了梦想与向往。
这个季节鸟语花香,但我们必须到钓鱼岛巡航。看到当年陈纳德将军帮助中国培养飞行员,想想我们民族曾经受过的伤,曾伤害侵略过我们的人又一次把东亚搞得剑拔弩张,曾经在二战帮助过我们的美利坚却又在安保条约上作文章。所以,身为一介书生,亦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至少心里要知道世界的走向。
这次让我几乎无法忍受的疼痛,是一次提醒。尽管所有的肉体终会消亡,尽管所有的名利权情都会烟消云散,但我依然要努力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事事关心,热血在胸膛。爱国爱家爱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口号,修持自己的灵魂,在平凡中贡献自己可能的力量。
我需要调整自己,我知道自己常常的状态是表面平静,内心铿锵。改变自己,就从正视自己的身体的疾病开始吧。希望我真的有一天,面对沧海桑田的过往,能从容自在,莲花次第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