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六)
六、
人的性格与智商以及生相是娘胎里便生呈好了的。海燕的性格有点倔,聪明指数与漂亮程度属于中下档次。海燕并不是那种脑子太愚笨,弱智低能的人,可是海燕骨子里有一种不屈的性格,说出的话很理性,从不乱说一气,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自己力所能及的活计。海燕说出的话与她做事的能力仿佛是两个人所为,其实海燕的言行是她为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而采取的行动。因为往往这个时候,有人欺负海燕了。中国人有喜欢听阿谀奉承的好听话,吹毛求疵的表现话。海燕不喜欢这拍马溜须,海燕是个老实人,是个正直的好人。她的的性格是直来直去,实事求是。正因为海燕这个性格,又因为海燕干活速度、质量不是太优秀的缘故,于是社会中有那么些个人,专门喜欢欺负弱势,柿子专拣软的捏的恶习,更有甚者表现出狐假虎威狗仗人势那种缺德的嘴脸。这是现实中国社会存在的真实情况,也不能说这些人是什么坏人。只是这个体制造成人们之间互相倾钆,在不同的三六九等中自相残杀,讨饭忌不得拎只篮,狗眼看人低,这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不幸。
海燕与蚓华新婚后,老实人的生活在农耕中进行了几年。海燕心中自然不很开心。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处处都得与物质利益打交道,海燕这个人一是不会奉承拍马那一套;二是海燕没有特别的才能吸引人;三是海燕他们的经济力量并不允许往那乏着血腥味深不见底的无底洞中投掷。于是海燕只能在那一亩三分破荒地上劳作,丈夫蚓华出外做小工,艰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海燕这一对年轻新婚夫妇在盛世夹缝中苦难生活、劳作,做爱。
爱情这两字对这一对苦难的夫妻来说似乎不太恰当,只能说男女两性相吸,人类本能发生作用。期间他们有了两性结晶,结晶的产生,增强了这一对夫妻战胜困难,坚定的决心与信心。苦大囡大,海燕的女儿——小燕在苦难中绽放出耀眼的鲜姿。
由于文化知识的薄弱,那时一般的年轻妇女都在当地服装厂上班;年轻男人都在当地五金厂上班;年长一点的女人大都成了家庭幼儿园园长,负责带领第三代;年长一点的男人干些力所能及的小工。可海燕这对年轻夫妻成了上一代人的缩影,那真是活在痛苦不堪之中。因为海燕没人介绍她进服装厂工作,她自己又不相信,也不会用金钱塞进人家的口袋,换得养家糊口的机会。在那一亩三分破荒地上搞得出什么名堂呢?其实海燕进服装厂干那后道辅助工的活计是能够胜任的,但是国人的劣根性风行四野,没有民主国度那种助人为乐帮助弱势的善良美德。人与人之间互相倾钆,你争我斗,自私自利,忧人发财自怕穷的劣习充斥在世人的生存空间。有道是“善马有人骑,善人有人欺。”这便是国人中一种非常的恶劣之风,之本质。就如这个体制所决定的欺负嫁给农民的上海知青的本质是相同的,尽管事件本身的情况不同,两头的标的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实质与本质是相同的。
那时海燕来到蚓华家时,起先带着年幼的小燕,在家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因为婆母——张氏本身也不太能干,成天哇啦哇啦直叫唤,对于干农活再加带孙女她是胜任不了的,于是海燕担起了这自己该承担的这副担子。
80年代末,村中来了福建人在当地办起了一个砖瓦小土窑。后来他嫌生意不是太好,于是准备到其他地方发展生意,然后将土窑三钱不值两钱的结转给了当地原生产队队长——地生。于是海燕在此小土窑内开始上班。窑厂内搜罗了村中一批中老年妇女,因为这批人都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农村女人,她们是被圈在服装厂外的女人。她们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赚服装厂打工的钱,她们的第三代已经上学,不需要再带领,所以能有在土窑打工挣钱,她们便心满意足了。年轻少妇就海燕一个人,海燕也没有什么自卑,这是现实,不正视现实,将被现实所淘汰。因为没人为海燕介绍进服装厂,那时服装厂还很吃香,海燕又不会投机钻营,或做行贿手脚,海燕没有心机,这样一个没有知识、技术做后盾,人脉、权势做靠山的老实人只能认命,海燕有什么办法呢?一个人在无奈的情况下,适应社会环境才是最理智的作为。在这个社会中,为了生活,你只能坚持下去,这便是这个社会中的唯一生存法则。因为海燕没人帮助她,凭她自己的能力在当时的情况下,她不能做自己喜爱的工作。
然而就是这海燕并不中意的工作也受到过曾经的阻拦,这要回到海燕进土窑之前的时期来叙述。
地生接收福建人的土窑后,紧接着便要招收制砖人员。这个原生产队队长是个好人,招收制砖人员倒是有点民主意识。他采取的是自报公议的方法来吸收做工人员。他决定招收制砖人员10名,他让村人自己报名,报名结果是11人,超出计划数1名。然后地生让村人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各人将反对人的姓名与理由写在小纸上。这样公议的方法减少了面对面得罪人的尴尬。
其中有一张小纸条上出现如扫除文盲后的粗劣笔迹,歪歪扭扭的写着这样几个字“吴海燕,不属于本村人员,她是刚嫁进本村的女人,按照规定此土窑是照顾本村人员而创办。”这几个字不可能是这些中老年女人的“智慧”,或许是她们家中集体“智慧”的体现。地生宣读了这条意见,这时候没有人为海燕打抱不平,海燕只能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自己不说,谁又会为你声张正义呢?
“我嫁给本村的男人,我就是本村的人,有什么理由说我不是本村的人。你们能进窑场打工,凭什么我就不能进窑场打工?退一万步讲,你们这些姐姐、阿姨、大妈也曾经是外村嫁进此村的妇女,作了大媳妇忘了做小媳妇的日子,或做了婆母忘了做媳妇的日子。有什么规定你们不妨拿出来大家看看,或者读出来大家听听。”海燕坦坦荡荡的说完,会场顿时冷场,众人鸦雀无声,谁都想不到海燕居然有这一手,有伶牙利嘴这另一面,众人哑口无言,还能说什么呢。海燕有理,海燕丝毫没有胡搅蛮缠,她这充分的理由说得在场的人无话可说。那个暗中写纸条的人此时没了回旋之力,操架之地,因为她是无理压人,欺人太甚,还能说什么呢,她也不敢再得罪海燕了。当时新来的媳妇都怕封建势力,都怕村中的强人打击与压制,年轻媳妇一般都怕事,没有什么利害冲突都不敢有什么出头露面的举动。当然那样的封建势力显然是不能与新时代抗衡的,显然是不适应新时代的前进步伐了,海燕与纯粹仗势欺人的恶势力做了一次勇敢的碰撞。
连地生都暗中服了这海燕的作为,地生是老板,他自然有决定使用人员的权力。他当场改变了原先启用10名妇女制砖人员的决定,决定吸收11名妇女参加土窑制砖工作。
冯娜下班回到家,有村人告诉冯娜,海燕在会场据理力争,以及窑厂吸收人员最终状况。冯娜听说海燕的言行举止后,啧啧称赞海燕的行为,说道“海燕说得对,做得对。有些事情就得说,不说,便有人欺负。那种仗势欺人的人太坏,你越善良,他越爬到你的头上拉屎撒尿。人们只有勇猛的做一下反击,才能打击一下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冯娜是那种爱憎分明,明辨是非,不怕恶势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说良心话,做良心事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