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动画片
小时候条件有限,没有电视,看动画片当然无从说起。倒是儿子出生后陪着他看了不少,尽管这时我对动画片并没有多大兴趣。但看着看着,有时居然也被吸引住了。
我记得很清楚,儿子看的第一部动画片是《天线宝宝》,那时妻买回来的一整套光碟,足足有十多二十张。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儿子似乎还不到一岁。那日,在卧室里,伴随着电脑上一轮微笑着的太阳的升起,紧接着儿子看见了一个乘巧的宝宝的脸蛋,这时儿子倏地一下笑了,眼睛是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电脑屏幕。
“好像六一哦!”我心里猛地跳出这几个字来,接着又小声嘀咕了一句。“六一”是我们同一单元邻居家二楼的小孩,比儿子小二十多天,又刚好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出生,所以父母便用六一来作为小名。或许是由于孩子的缘故,两家人走得比较近,六一也经常到我们家来玩耍。
“快来看一下哦,这是不是六一哦!”我对着外面的客厅喊了一句。妻应声而来,一看也笑了:“真的像!”第二天,六一本人来了,看着那个面孔,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儿子的注意力依旧在电脑屏幕上,小嘴微微张着,轻轻呼吸着。此时,电脑上的小丁丁穿着赤红色的衣服,脚踏滑板车“吧唧吧唧”地出场了,从远方一步步走到了近处,……看着儿子那幅出神的模样,我心里有些疑惑,他能看懂上面的内容吗?儿子随意看了我一眼,一脸的喜悦,但很快又转向了动画片。看来,也许我真的是杞人忧天了,会看动画片应该是儿童的天性,与生俱来,不需要人专门来教,并且有些动画片就是成年人也未必看得懂。
从那以后,儿子是每天必看《天线宝宝》。渐渐的,儿子熟悉了其中的宝宝,有时还学着最开始的音调:“天线宝宝,出来玩?!”儿子最喜欢其中的下雪的场景,看着三个小宝宝堆成的雪人,还有那个从手指蛋般大小的雪球在雪地中越滚越大,最后竟然与三个宝宝一样高了,儿子是一脸的神往,情不自禁地抬起小手,然后放进嘴里吮吸着。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又迷上了《托马斯与小火车》。一听到那轻柔的片头曲,儿子的脸颊立刻浮现出了笑容,细小的石子溅落水面一般,仿佛眉宇间都荡漾着喜悦的微光,目光宁静而柔和。尽管儿子说话都还不能成句,但依然跟着解说词“多!……”,停一下又是“岛!……”地伊呀学语。再一看,儿子侧着身子站立着,电视里的直升飞机正旋转着螺旋桨,小火车托马斯头顶上的小烟囱吐着白烟轻快地从隧道里钻出来。很快,儿子就和里面的其它角色高登,胖总管成了好朋友。每天睡觉之间,非要看一遍托马斯才肯去睡觉。有时候看到托马斯做了错事,他也会学着里面的腔调:“真是糟糕了!”
后来儿子又渐渐喜欢上了《花园宝宝》,似乎比看《天线宝宝》兴趣更浓,经常用嫩嫩的声音诉说着:“七个小点点。……”浓浓的童音直深入我的心底,那感觉宛如是在看阳春枝头上的一粒粒新芽。有一次,姐夫韩哥来我家,我们正在客厅闲谈。突然我们被一阵声响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发现原本安静地儿子突然从沙发上蹦垩起来,一双小手欢快地拍着,几乎同时双脚也不停地跳跃着……不经意之间,儿子逼真地给我诠释了“手舞足蹈”这个词的含义。听着那熟悉的轻柔的旋律,我立即明白过来,《花园宝宝》开始了。姐夫愣了一下,他是个摄影爱好者,也许是兴趣使然,立刻便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偷拍了好几张。为了捕捉到更真实更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大家小心翼翼地提醒着,倾刻间我们都屏住呼吸,生害怕惊动了那小家伙纯真自然地表演。除了照片,最后竟然又拍摄了长达好几分钟的视频。
稍大了一点,儿子又痴迷于《喜洋洋和灰太狼》。每当看到羊村的喜洋洋们一方胜利了,他马上会眉开眼笑。兴趣来了,同时也会高声叫道:“我一定会回来的!”不知为什么,儿子有一天突然对红太狼的平底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叫嚷着非要一个来玩耍。妻对儿子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虽说不是有求必应,但对儿子这样一个简单而又不过分的要求自然是尽力满足了。几天之后,还真从超市里买回来一个非常相似的平底锅。从此,再看到红太狼用平底锅惩罚灰灰狼时,儿子也会挥动着那个平底锅,做出一些类似的动作,甚至双手举得老高老高……
此外,儿子还看过其它很多动画片。像《巴布工程师》,《赛车手》,《海绵宝宝》……一时间还真无法一一列举完毕。那一次,我和妻带着儿子到花园市场去买《巴布工程师》的光碟,一连跑了几个地方都说没有。儿子有些失望,这种失望很快也布满了我的心里。当我们怀着作最后一次努力的想法且行且找时,后来总算在一个不起眼的矮矮的门面里有了发现,儿子终于如愿以偿。阳光下,儿子的脸上闪烁着一缕缕幸福的微光。《赛车手》最紧张的场面出现时,儿子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哼唱着。起初我根本听不懂他嘴巴里发出的哼哼声,对着画面里的镜头,加上妻的“点拔”,我终于弄明白了——快速,加油!快速,加油!!
儿子读小学了,但对动画片的热情依旧。这不,又黏上了《虫虫飞》和《熊出没》,常常看着画面上的宽嘴大青蛙,还有熊大以及熊二喜形于色。
但有一条,儿子很乖巧,也很听话。只要是学习的时间到了,哪怕是自己再喜欢,也会停下来,尽管眼睛里流露出的全是恋恋不舍的神情。而且有时还会主动说:“我知道,要先做了作业,才能看。”
这倒着实很出乎我的意料,我知道动画片还将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但我认为儿子目前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也是我作为父亲非常欣慰的,而这些应该和妻长期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