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凭栏叹:谁懂乱世曹操

凭栏叹:谁懂乱世曹操

2013-10-19 09:49 作者:曹玄 阅读量:31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凭栏叹:谁懂乱世曹操

江山自古多娇,无数英雄折戟沉沙尸骨未消。天下始终纷乱,无数奸雄俯首轻叹意志难消。轻笑孟德,沉吟低叹:三分天下中原定,拥刘反曹是为何?身负骂名遗后世,谁识尔本真面目!

乱世红尘烟沙扬,清风淡酒论三国。一声轻笑乱红尘,纷扰不休千百年。古今又有多少事,都付悠悠笑谈中……

《三国演义》位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书畅销中国,闻名亚洲,享誉世界。其中乱世奸雄曹操的形象格外显眼,更是骂名远扬。若问中国人心中的奸雄形象,曹操要是认第二的话,怕是没人能认第一吧!

可见,许多人眼中的曹操有多卑劣不堪,鄙陋之至。然而,这大多是源于《三国演义》一书所加于世人的主观观念。实则,殊不知此已大有违背历史,将曹操的真性情埋没在了滚滚红尘之中,只有一纸三国中的曹操,湮灭了真实的历史。

《三国演义》说到底不过是一部小说,只是写的比较早,比较好。奠定了在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就将小说的文学性与历史的真实性所等同。因为小说所写的历史并不是完整的,真实的历史。

《三国演义》因年代早,文言夹杂白话,章回雍长复杂,所以较为难读难懂。这样就使得很多人,或自称“读者”,“学者”之人随读此书,乱加释义,妄下定论,断言曹操乃奸雄,奸得不能再奸的大奸雄。可是,这样又怎能真正懂得乱世曹操?

真相永远是站在历史的一边。《三国演义》再怎么名著,也不过是小说,不外乎三分实,七分虚。用曹玄的话来说就是:“三分靠史书,七分靠谋划。”况且此书更是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主题直观的——拥刘反曹。由此看来,很明显:不是史书,不写史实。这样怎能写出真正的曹操,又有谁懂乱世曹操。

曹操难以下确切的定义,所以直到近代才有学者为曹平反,还原真实曹操,凭栏叹:“谁懂乱世曹操。”谁能懂那战火纷飞,金戈铁马的沙场……

若闻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还。一将成就万骨枯,一仗成败血成河。战乱无情九死生,多少百发送黑发……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分天下中原意。成就曹操千古奸雄名,可谁又真懂乱世曹操?不论好人坏人都是可怜人,更何况曹操难说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他不是可怜,而是可悲。

天下纷乱的年代,诸侯并起称王时。曹操不挟天子以令诸侯,会有别人,更有甚者谋权篡位,更朝迭代……所以乱世选择了曹操,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曹操可以用双重性格来定义,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表现了两相反的对立人格诡异地均衡于一体,而这也使得他为世人所诟病。然而这不是他所能选择的,因为这是他身处乱世所孤立的代价。

遥想三国战火纷飞,风云变幻,半城烟沙,谁主沉浮,曹凭栏轻叹……

半城烟沙,三国风沙乱,兵临池下时。曹为奸雄,誓死上前,一生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曹可曾篡主位,称为王?

半城烟沙,乱世红尘断,生死莫测时。曹为奸雄,执简为相,一生辅佐汉室,替谁守天下?曹可曾靖天难,夺天下?

曹为奸雄,都付一纸三国中;谁懂曹操,湮没滚滚红尘中;古今多少人,埋没千年历史中;古今又有多少事,都付悠悠笑谈中……

乱世红尘轻一笑,回首尘埃已落定。凭栏叹:谁懂乱世曹操!

PS:我一哥们,同样是写曹操,按要求:“选择所给人物,不限体裁,主题自拟的作文。百度上搜到的某获奖作文,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在改卷的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分很低。他很受伤,因为老师改卷的还在旁边有批语:“作文引用丰富,构思不错,可惜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多出表达较为模糊,主题不明确,较为混乱……望多加改正,提升能力。我哥们也只是嘟囔:“我抄的可是获奖作文,还挑这么多毛病,老子以后还用不用写作文了!

要寻懂自己的人……有多难

相关文章关键词

《凭栏叹:谁懂乱世曹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