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海燕 (十三)

海燕 (十三)

2013-10-19 10:01 作者:蓝宝宝 阅读量:38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十三、

冯娜见到海燕是在两个月后,季节进入初秋的一个下午。那天冯娜休息在家,海燕的整个状态晃入冯娜的眼帘,冯娜只感到一片震惊与伤感。海燕两眼凹陷,蓬头塌面,披头散发,脸色灰白,没有生气,容貌呆滞,满脸的神态从愤怒转化为木讷、迟钝,表现为一副凡尘落难人与世无争的弃世姿态。

尽管这样,人们很清楚海燕被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之中,海燕无法挽回自己被欺压的局面,她的声辩与说理无疑是更增加了她与职工们之间的对立情绪与距离。海燕被厂部清退的结局已成定局,海燕只能回到老家吃老米饭。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抗拒已经形成的趋势与局面,尽管你努力了。

冯娜这次看到海燕的情景与海燕刚嫁进川丝家的情景虽然表面现象是相同的,但是海燕的精神世界,心理状态却是从天上落到了谷底一样的悲哀。表面上看海燕还是肩上扛着铁搭,臂膀上挎着篮子,弓着稍有隆起的背,似乎走两步,退一步的样子,迈步走向他们家的自留地。但是此时的海燕,精神的支撑已经彻底的坍塌。支撑她继续活下去的力量只有一个,她得为这个家做好最后一件事情,那是后话。

海燕的精神状态、内心世界表现出来的整个形象令冯娜同情与怜悯。海燕如变了一个人,一改以往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变得死气腾腾,灰不隆冬。不幸的是,这个打击对于海燕来说太沉重,以致于海燕精神上不能承受。海燕如和尚念经似的,口中自言自语哧菩哧菩念念有词。在这个巨大的打击与刺激下海燕显然倒了下来,海燕已经患上了精神抑郁症。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就成了如此悲凄的摸样,伤感从冯娜的心头泛滥溢出;冯娜看着曾经纯朴善良的少妇——如今成了这等形象,冯娜胸中一团火气顿时涌上心头。

村人告诉冯娜,海燕被服装厂清退回家。原来自从海燕被萌萌第二次警告之后,那些歹人时不时的在海燕背后指指点点,海燕有时神志不清,口中的趴开B、大学生B、知识分子B随时如和尚念经似的拎在手中,于是海燕便被服装厂毫不留情的踢了出去。海燕曾经有过美好的日子画上句号,曾经两年的生活给过海燕对于生活太美好的向往,海燕如被摔在了万丈深渊的无底洞,无人相救。此时亲戚朋友的关心,家人的呵护无疑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海燕的精神抑郁症状还是属于轻微型初期症状,是能够治愈的。

村人以及窑厂同事都到她家去看望了海燕。冯娜也到海燕家看望了她,海燕落下了眼泪,冯娜的泪水也止不住的流,冯娜心肠软,同情弱势。

“海燕,你好,我来看你一下。”

“上海大姐姐,我只有感动,让你牵挂了,谢谢你,你是个聪明的好人。”海燕边说边落泪,她是打心底里感谢冯娜。在她的心底里有聪明的坏人这个概念,她是深有体会的。冯娜也是真伤感,她强忍住眼泪,让泪水返流心中,她不能给海燕带来痛心的感觉,让海燕感到有压力与心酸。她想让海燕开心起来,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与信心。于是冯娜说道“海燕,没事了,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什么也不要想,开开心心的过日子。蚓华对你也不错,你不要考虑过多的问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现在暂时在家把小燕带好,小燕5岁了,多可爱。至于工作,明年再找,没事的,有手有脚,什么都不用怕。因为今年已是下半年,各个服装厂要在第二年的春天开始招工嘛。再说了蚓华挣的是力气活的钱,家中需要一个人做好家务工作。煮饭、洗衣、带孩子需要一个人来做,你上班时蚓华他当然是很累的。现在好了,你在家他便能一心一意打工,这样对他的身体有利。你暂时不能太累,在家做好工作还是不错的,其他不要多想,好吗?”冯娜一席话说得海燕痛哭流涕。海燕不断哽咽着点头,她是真感动,打心眼里感谢冯娜的真诚关心。

“上海大姐姐,我让你失望了。因为我不争气。你关心我,体贴我,我此生都无以报答,在此我只能千声万声说声谢谢了。”

“千万别这么说,海燕,我们都是理解你的,只要你今后振作起来,我冯娜就感到开心。回到家,你先把身体养好,然后树立起重新生活、工作的勇气与信心。现在不说这个,放在你眼前的首要问题是养好身体,好吗?”

海燕眼中噙着泪花,显然是过分的激动。海燕说话很有逻辑,丝毫看不出精神病人的混乱思维。冯娜在想一个问题,家人若是很好的与她沟通,给她亲切与关爱,海燕很快会走出阴影的。可是海燕的家庭环境也太糟糕,海燕所处的环境实在令人担忧。冯娜知道海燕心中想的是什么“她心中非常痛苦,她清楚服装厂清退她,等于断了她唯一的生活经济来源。家中川丝一个人打苦工的收入要养活家中4个人,(包括夫妻两人、小燕、婆母张氏)生活担子都落在丈夫一个人的肩上,十分艰难,她着急。其他服装厂她又不认识人,而且各个服装厂已经过了用工荒那段时期,基本上不收没有技术的工人。自己没有过硬的缝纫技术,一般服装厂都不太欢迎没有技术的工人,大多数服装厂的后道辅助车间不太需要人员,她看到在她面前的是条绝路,所以海燕心中焦急。”可是家人为什么不安慰她,关心她:船到桥头自会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人干的,只要人家能干,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干呢。就是你脑袋瓜子不是那么聪明,也会有活路。有道是天上没有饿死鸟地上没有饿死人,世上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期间那服装厂的“领导”亲属没有来家看望海燕,显然她们是不会来理会海燕的。这样的亲人心肠很硬,很狠。不过她们清楚她们的到来只会引起海燕更深更大的愤怒与鄙夷,甚至于会加深对于海燕的刺激,或许会让海燕回想起曾经以往的种种不堪,增添更大的怒火,她们不来便好。可是海燕的亲人,她的父母与娘家的人总应该来看看她,安慰一下海燕受伤的心灵。可是海燕娘家的人让人失望。她的父亲、弟弟,一个老蚂蚱,一个大蚂蚱,却始终没有跳跃过来;她的妈妈、姐姐,一个老山东大妈妈,一个大山东大妈妈始终没有摇摆过来,看一下自己的亲生女儿、亲生姐姐、亲生妹妹。海燕有这样的娘家人也真是头大了,糟透了,又气又好笑。那些歹人欺负海燕这可能也是潜在的因素之一。海燕有时情绪激动,理智难以控制时,她却很清楚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娘家,她很清楚那些歹人欺负她没有人帮自己,这是一个症结所在,此时海燕痛苦的心情难以言表。娘家人也就算了,她婆家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实在也让人摇头叹息。

她的丈夫蚓华——川丝,一个没有生动变化的老实人,秋冬黄色鼻涕,春夏青色鼻涕成为更换季节的明显色彩标志,粉丝样的川流不息,拖出缩进,邋邋遢遢是他一个不被人遗忘的特征。他能够感受自己妻子海燕被人欺负的心理感受吗?他的思想简直可以说是灰白得没有感觉。海燕受到如此深重的打击,可他什么话也没有,哪怕连一句安慰人的话他都不会说;那婆母张氏更是吵吵嚷嚷令人眼冒金星。张氏非但不安慰自己的媳妇,平息事态的发展,反而逆势而行,将原本应该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事情搞得一败涂地,向反方向逆转。尽管张氏的愿意并不坏。这样的人一参与事件之中,此事必然被搞砸。海燕就投在这样的家庭之中了。这是不是上天等着海燕走完人生,海燕人生命中注定遭此劫难呢?

在以后的日子里,海燕在一个摆脱不了家人相处氛围的环境中生活,张氏的作为或多或少不由自主的将海燕引向更深的深渊。张氏的大喉咙声气是全村出了名的喇叭式扩音器,每天她那大喇叭便开始从低音到高音变换着频率、音调演绎。她那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音符展示似乎生动却让人作呕。原本正常的4分音符改变成难得的切分音符,节拍也由原来的快2拍变成了拖长音色的慢4拍。有时像个麻雀,有时像个秋娘,令人感到既厌烦又好笑。形容一下她的长音在一里外或许都能听到,还真是有点不为过。要不是她没有文化的话,若是老干部爱妻的话,兴许在文工团里混个喊歌的文艺老战士也是有可能的。

海燕有时精神不对劲时,张氏的演出便会同时开始。她没控制好音量,她没用低音安慰媳妇,她的大喇叭播音响彻云霄。真伤脑筋,看来海燕的病只能加重不能减轻了。她时不时的拍桌子乓锅盖,家中如演奏起了家庭交响曲。她的长音开始发生效力“一样都捞不到,一样都捞不到,这家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无限制的长音,直拖到声嘶力竭喊不动为止。随后张氏来了哭腔“我的儿啊,蚓华啊,川丝啊,我的儿啊,你的命为什么如此苦啊。我的儿啊,你今后的日子咋过啊,你一个人要养活4张嘴,作孽啊,我苦命的儿啊——”张氏又拖长音,小哭大叫,呼天抢地的表演各种剧目。虽然表面上她是叫嚷儿子的命苦,可实际上她是叫嚷怎么摊上了这么个儿媳妇。她大叫儿子委屈,苦命。这样的闹剧让海燕更受刺激。大呼小叫的阴影始终阴魂不散,时常笼罩着海燕刚得到平静,试着修养生机的状态。

海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脑子还能得到安静与休息吗?冯娜感到海燕的命运真苦啊。海燕接下去的命运该如何发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关键词

《海燕 (十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