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 (十五)
十五、
斜阳西下,晚霞照红了半边天。又一个夜幕即将降临,黄昏的天空是壮美的。然而在这自然界的壮美中传出人世间不和谐的音符。
人类的半边天有时不但不壮美,连凄美都挤不进,最后只能说是闹没了。半边天们在服装厂中欺人太甚,连家中的老半边天都在发淫威,干涉人性食色也。
冯娜吃过晚饭,正想上楼休息,从西边海燕家又传来张氏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最近冯娜的耳中时常传来这样的变着词儿老歌新唱的传统剧目。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人在倒霉时,喝了凉水都塞牙。”这句话有时真还有道理。海燕在实施厌世、弃世、生人计划之时,自然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她与谁都没有表白心迹,哪怕是男人川丝。她默默地履行十月怀胎,抚养婴儿的整个过程,忍受闲言碎语的蛮横指责与管制。
海燕在服装厂遇上了、摊上了这批半边天们狰狞丑陋举动的贯彻,在家中更是摆脱、逃离不了老半边天无休止传统剧目的现场演绎。海燕始终走不出阴霾,看来海燕脑子中思考的问题果然应对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燕腹中的胎儿一点点长大,隆起肚子之时,家中的花腔女高音便展示蓬勃演技,那老女人简直如疯了一样的贬低、侮辱自己媳妇的人格,她在背后向村人说“这女人怎么办?什么也不会干,只会养囡。自己不会干活赚钱也就算了,还勤劳下蛋害苦男人。这样的女人养着有什么用,我这儿子这世就苦了。”村人背后告诉冯娜“这老女人真不是个东西,她比海燕笨多了,可还如此欺负海燕。海燕现在精神刺激受得深,不拿她的话当回事,否则的话真会痛打她一顿的。她儿子的状况又好到哪里去,女人受了欺负,不会说一句话。这样的男人也真窝囊,自己的女人回到家里得不到家人任何一点安慰。这老女人还时不时的给媳妇一点刺激受,真不是东西。”
家中的女大人如此德行,海燕被她闹得鸡犬不宁,每天三顿饮食之时,张氏的小喉咙大声气便像饭泡粥般的滚开了“我可怜的儿啊,你今后的日子可如何过啊?有人原本就养不活自己,却还不知天高地厚,还要生养。我苦命的儿啊,你前世做了什么孽,此生上天给你这样的报应啊。”说着唱着,鼻涕眼泪全来了,她用手抹一把鼻涕眼泪往旁边甩,谁走过去劝慰,肯定甩在谁的脸上、身上。人们已经习惯他们家的套数,已经不太有人再去劝解、息事宁人。
这个时候张氏便会自行休息片刻,想好下一步的台词,准备好下一轮的说唱工作。海燕也已经习惯了婆母的花腔女高音纷呈展示,让她自拉自唱,自娱自乐。长时间的刺激养成了海燕一个条件反射的习惯,不管在有人没人的场合下,不管在与人交谈不交谈的场合下,海燕哧菩哧菩和尚念经的诅咒变成了没有针对性的日常用语与每天必须的工作,就如上班干活一样,雷打不动,任何人阻止不了她的行动。之前海燕是看见了心中愤恨的目标,拎着“趴开B、大学生B、知识分子B”扑向目标,没有人时便自行停止。刚回家时,由于村人以及冯娜的耐心劝慰,海燕有了好转的趋向。然而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天长日久不把海燕逼疯才怪呢。如今海燕的诅咒已经成为有人没人的习惯性动作,诅咒随时随地开始或停止,变得随心所欲,成了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胎儿随着在海燕体内生长的同时,家庭环境、外界环境没有什么好的迹象。张氏扭曲的脸都变形了,她年轻做媳妇时,受婆婆的歧视,男人死得早,一个寡妇带大三个儿子不易,大儿子倒是聪明伶俐,但是他被女强人媳妇倒钩去做了入赘女婿。虽然小儿子小媳妇没有让她费心,但是这二儿子川丝人老实,娶了这个海燕,这一家让她头昏脑胀,不得省心。她感到自己的一生真是比黄连还苦,年轻时在婆母手里受欺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现在到老了,在媳妇手里受苦。她没觉得她是在欺负媳妇,而觉得自己在媳妇手里同样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张氏像背教科书似的,又像唱山歌似的熟调子是村人早已听得能倒背如流。用张氏自己常说的话“我苦啊,在婆婆手里,我一样都捞不着;现在媳妇手里我也一样都捞不着。我可怜的儿啊,你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这个女人进了我们的家,灾难便降临到我的儿头上来了......”张氏时常哭哭啼啼,吵吵嚷嚷哭喊苦命,这叫声、喊声、哭声、闹声、数落声对海燕腹中胎儿的生长质量会有利吗?对恢复海燕精神受刺激的大脑健康会有利吗?显然海燕在此环境中不会有什么好转趋向,海燕只是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生人、育人方案。
这村的村人真还不愧为是好人。他们陆续到海燕家中进行排解、沟通工作。王姓村人告诉冯娜“我又去看过海燕了,她还是认识我,不会骂我的。发展到如今这样的情况,我也无奈。我劝了海燕,不过看来无效。她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显然是有害无利。”冯娜表示,也想再去看望一下海燕,希望她思想放开,精神得到疏通,振作起来,但是冯娜在海燕弃世前最终没有再跨进她的屋。冯娜心想“海燕的处境看来是不可改变,任何人都难以扭转的了。自己虽然有美好的想法,然而这美好的想法可能是不切合实际的。海燕有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些歹人亲属,朋友再怎么样帮助她,都是徒劳。海燕的精神刺激受得深,毛病如此严重。有可能什么时候她不认识人,连我也被一起骂在她的诅咒之内。”人是一个自私的动物,冯娜显然也出于自私,冯娜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冯娜怕海燕精神失常,控制不了情绪,怕自己遭精神病人骂,因此终究没有敢再去看望海燕。
也许这样的沟通工作只有自己最亲的亲人才能担当,冯娜去不去看望都是无关紧要。只不过在精神病人还没到达有伤害人倾向的情况下,作必要的沟通、排解与引导来得非常重要,这个亲人的沟通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艰巨的。然而海燕处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非但不能排解海燕思想的苦恼,使她走出困境的阴影,走上健康的正轨。海燕周围的环境无疑是越来越不堪,有谁还有能力改变这种状况呢。也许海燕是没有办法再扭转乾坤了,换了任何人都不能起到作用。更何况外人的思想工作做得总是不那么得力,海燕的结局看来没有悬念了,只能是悲凉得让人伤感了。
接下来,海燕的状况怎么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