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被火烧了一个黑坑的小木门

被火烧了一个黑坑的小木门

2013-10-13 10:07 作者:秦耕 阅读量:34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年多病,常沉浸在逝去的岁月中,曾经的一草一木,仿佛还在眼前。

我家那扇被火烧了一个黑坑的小木门永远定格在了我记忆的长河之中,而且还是那么清晰。

上个世纪70年代,文革中,风雨如晦,乡村普遍缺吃少穿。由于父母是地主成分,因而成为那时的贱民。

我家的房子坐落在长坪坝中,北边是两间父亲亲手修建的土砖结构的茅草房。紧接着的是南边一间低矮的二檐子瓦房。瓦房的东边是一间低矮的茅厕。

二檐子低矮的瓦房中间开了一扇小门,是进出这个破烂的家的唯一通道。

这扇小门由两块青岗树木板加条子拼凑而成。在两块板子的中央有一个被火烧黑了的小碗大一个坑。由于黑黑的,在远处也看得分明。

屋漏偏遭连夜雨。本来一贫如洗的家,这时母亲有重病,在当时的江油县人民医院住院开刀。那时,我仅仅10岁,只看到骨瘦如柴的母亲被人抬走的情景,记得泪眼迷蒙,记得鼻子酸涩。那时,我不知道县人民医院在哪里,没去看过病中的母亲,也没有几个亲戚去看过她。贫困人家就是如此。

父亲要照料病中的母亲。在医院,他担心家中的孩子;在家里又担心住院的母亲。还要受气,因医院催交费用,父亲无钱,又借贷无门。好在那时医院为人民服务。所欠医疗费是在我工作之后才付清的。这时距那时已经12年了。

真的难为父亲了。父爱如山!如今,我时时牵挂着年迈的父亲,愿他平安,晚年幸福。

那40多天,只有我承担家务了。我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挺起了生命的脊梁。我上半天读书,下半天背柴背猪草。那时,我家养了一头黝黑黝黑的猪。茅坑上用木板面起,木板上用土砖围一个圈,这就成了猪圈。我将猪喂饱后,总是舀一木桶猪潲倒到大槽里,以便猪饿了有吃的。这头猪还算通人性,没有把土砖拱倒。拱倒土砖,后果不堪设想,猪掉到茅坑里会淹死。

穷不离猪,富不离书。这句话,我体会得很深。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不深也没办法。

这头猪后来顶了任务。那时,农民要杀猪必须卖给国家一头,自己才能杀一头。私宰毛猪是要劳改的。我家那么穷,是养不起两头猪的。因而只好和另一家打伙,将我家的猪顶了任务,把另一家的一头猪杀了,一家一半,这叫砍干边。这半边猪肉成了母亲养病的养料。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碧天无云,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野菊花金灿灿的。我和二姐到很远的青岩子扯了一背猪草。阳光暖暖的,我的心也是暖暖的,因为听说父亲要回来。

夕阳快要落山了,我走到坪上,望眼欲穿。当看到一个黑乎乎的坑的小木门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顿时一片模糊,用右手使劲抹了一把才看清前面的小路。看得见门上那块黑疤,说明门没开,父亲没有回来。我回家后,父亲的确没有回来。父亲是在半夜后回来的。那时没有班车,只有上下各一趟的火车。听父亲说,那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父亲是伸出双手慢慢走过漆黑的洞子的。因为父亲下火车后徒步了20余里回家的。

上个世纪80年代,父亲率先在我们生产队修起了五间火砖结构的平房。那块有着一块黑疤的小木门也完成了它的“使命”。我用铁锹把它划成了条条,在灶孔里化为了灰烬。

在我的记忆里,那块有着黑疤的小木门,成为抹不去的风景。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女儿芸溪出生。她小时候,我们在新修的猪圈里养了一头硕大的白猪,它站起来有半人高,两个前脚能搭到猪圈的围栏上,叫起来的声音很大。我女儿不敢单独去厕所解手,她解手时总要一个大人陪着。

我害怕女儿成为“八旗子弟”,虽然我不是当官的。我常常教育女儿:“不劳动,吃什么?喝什么?”当她与她妈妈闹别扭时,我总爱批评女儿“我们不工作,你喝西北风。”还好,女儿养成了劳动习惯,自理能力在同辈中尤其突出。看到女儿独自担着满桶的衣服到大河里去清洗,我心里无比欣慰。就是我现在闭上眼睛,不再醒来,也用不着牵挂女儿的生存问题。

我们之所以回顾苦难,是因为苦难磨砺了我们的意志,是因为战胜苦难的过程就是我们能力增长的过程。苦难铸造辉煌,乃至理名言!

2013/04/10草稿。2013/04/26修改。

相关文章关键词

《被火烧了一个黑坑的小木门》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