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十七)

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十七)

2013-10-17 00:38 作者:蓝宝宝 阅读量:40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十七、

爸爸的原籍是在上海浦东,爸爸出生在上海浦东;我的原籍是在上海浦西,我出生在上海浦西。因为爸爸与妈妈在共产前便在上海浦西打拼了,而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然而爸爸妈妈取得的成绩只是纸上富贵式的昙花一现,他们的打拼成绩最后不知道给谁占有了。在我幼儿时期、学生时代有那么一些清晰的记忆。

国人进入“文革”运动时期,我直接被“上山下乡”运动时期,我更感到灾难的深重与无边无际的心烦与煎熬。

妈妈为大哥整理行装送大哥到贵州平坝军工厂之后,就是为我准备行装送我到爸爸的原籍自行联系插队落户。

期间,三哥68届中专生面临一片红100%上山下乡。起先三哥也有与我相同的想法与抉择,投亲插队到爸爸的原籍农村。于是三哥来了一次浦东乡下,他了解到我在浦东这儿的情况,有两个不利因素让他不愿前往。主要是生产队对于自行联系插队落户这种国家认可的下乡形式不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生产队对于自行联系插队落户的知青与国家安排插队落户的知青采取的是不同的待遇。尽管自行联系插队落户也是国家认可的其中下乡途径之一。具体表现在分配原则上的工分划分标准规定方面,高桥镇安排下来的当地知青属于国家安排的知青,男女知青的工分划分标准一律按男女主劳力工分最高标准规定划定工分,而我——上海浦西到这儿的正宗知青,却不能享受此规定,在分配上被踩在农民的脚底下,幸亏我有二哥他们的帮助,但也不能与农村女青年享有同等女主劳力工分划定为标准工分的权力;二是自行联系插队的知青,在家中与直系亲属(一般是祖父母)常年生活在一起,之间有着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不和谐,不能沟通,不能心情愉快的生活在一起类似的状况。因为这些直系亲属毕竟不是与我们儿时住在一起,相亲相爱的那种状况,一般都难以相处。我们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之间的思想不可能得以共鸣或求得共存。于是三哥改变了最初与我一样,也想自行联系插队落户的想法。

三哥来了浦东乡下一次后,马上做出抉择,改变了浦东农村插队落户的决定,不与我一样自行联系插队落户。三哥决定去黑龙江国营农场上山下乡。这是三哥的明智,以至于没有在浦东扎根农村修地球,变成一个中国农民。在69年的下半年,妈妈又为三哥整理行装,送三哥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去上山下乡了。

紧接着五妹69届初中毕业生一片红100%上山下乡,她自然没有奔赴我的后尘。因为三哥的榜样放在那儿呢。母亲又一次为五妹整理行装,送五妹到黑龙江军垦农场去上山下乡了。

或许三哥与五妹也来浦东自行联系插队落户,我的情况也许不会如此糟糕,我便有了与我有共同语言的人。因为祖母的拎不清思想便有了我同党的参与,我们的队伍会强大起来;二哥那时的思想显然与我是不同的,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他被打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我们原是同根生,他的思想深处的苦恼已经根深蒂固,他所受的痛苦更是难以说清。每个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的想法与出发点也不尽相同,甚至于是截然不同的。每个人的思想深处都在为自己的处境发出深深的感叹与痛苦之虑。我有时在想,那时三哥与五妹没来浦东,如果他们来浦东的话,或许我的后果不是如此这般悲惨的。但是世界上不可能出现如果。正如有一个叫做余华的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命运有时不是上帝的安排,是人和人之间制造出来的。”我的命运也就是在我曾经与我接触过的人之间,被制造出苦难的历史,催泪的伤感,沉重的回忆,最后达到痛定思痛的镇定。

期间,我与母亲在上海火车站送走五妹后,我像一头蛮牛,疯了一样的也要去过什么知青集体生活。当时正有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到浦东招收人员去那儿,我毅然决然要离开浦东,要离开祖母,不想与祖母生活在一起,要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去。我像疯子一样的吵着,闹着要到云南去,我的幼稚,我的愚民思想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我决定到云南农场去,坚决地报了名。母亲遏制不了我,劝解不了我,我整个人像着了魔似地想离开浦东。甚至于连最美的懵懂爱情都没有把我留下,我与祥表白了我去云南的白痴决心,发出了我一定要去云南的愚民决定。我的初恋情人居然也没能阻止我愚蠢的决定,留住我这颗上蹿下跳,火热的幼稚之心。

我在浦东呆了2年。那时在我青春少女的心中,脱离了父母的宠爱,任何感情都缺乏基础。只要能离开浦东,离开祖母,离开与祖母一起生活的日子,我哪儿都愿去。我就想一个傻瓜一样的冲动,父母亲在此期间都依了我。我很不懂事,但父母亲拿我都没辙,这是做父母的失败。他们没能阻拦、阻止一个少女的冲动、无知与幼稚。尽管他们已经为我在浦东作为了很多事情,诸如生活上、经济上为我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让我安心。他们曾经让我与祖母分房居住,分灶吃食,并为我从浦西拿来缝纫机,让我在浦东学踏花,安心于浦东的生活,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是无济于事,没能让我有安心于浦东生活的决心与信心。我始终盼望脱离浦东乡下,离开那喋喋不休的祖母,去过什么向往的知青集体生活。我这个从小被宠坏了的小傻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世间的真伪,不知人世间的不易,我真不是个东西。有些生活上的日常相处细节还得由我与祖母间实施,在我头脑里唯一想的便是逃避现实,离开我不想见到的一切。我想中了邪一样的肆无忌惮,疯狂的思想着,作为着。我一门心思如着了魔似的向着我确定的方向误打误撞上去,我鬼迷心窍,错误的选择了到云南农场的去路。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十七)》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