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二十三)
二十三、
艰难的日子尽管很难捱,但日子还得过下去。我在西双版纳度过了第二个春节后,连队迎来了最后一批四川知青。那些四川知青的个头大多比较矮小,一是年龄小的关系,二是大多数知青都是底层人的子女,那个时候平民的经济条件都有限,平民的子女正处发育阶段时期,得不到营养方面的配合,所以那些四川知青犹如小人国出来的一群小矮人。
在我们连队大食堂旁边的那口水井,是全连队一百多号人唯一饮用与洗涤的水源。旱季这口井的水质就肮脏,水色呈铁锈般的黄色,雨季井中的水色更是浑浊得像红黄色的泥浆水。全连队洗菜、淘米、做饭、饮水用的都是这井水。连队战士们洗澡、洗脸、洗手、洗澡用的也都是这唯一的井水,我们很少前往河边洗衣服。因为这条清澈的小河离连队有一段距离,连队的作息时间又排得满满的,很难挤出徒步往返小河边洗涤衣服花费的时间。
连队起床号子吹响后,战士们穿衣、起床,然后列队操练,然后刷牙洗脸,再然后做出工前的准备工作,再然后出工;上午收工后洗洗吃饭,休息一个小时,下午接着出工;下午收工后便是洗澡、洗衣服、吃晚饭,有速度比较慢的知青都来不及做好这些事情。傍晚时辰连队集合号子声又像丧命钟一样响起,连队集训结束后,各班组分班讨论、学习连队下达的命令与文件;最后连队再作全连集合,连长做一天的总结发言。领导或树立好典型的榜样,点名表扬,号召学习,夸奖奉承拍马的人;或抓住坏典型的实例,点名批判,制造压力,进行人斗人的攻击。
最后一批四川知青中有一个女知青,如花似玉,面容美艳,身材姣好,体质较弱。她到连队两个月后,由于饮用水不卫生的缘故,患上了严重的细菌性痢疾。刚开始时,没有引起连队卫生员的重视,连队卫生院对她进行药物治疗,没起作用。卫生员居然说她是没病装病,以至于疾病拖得严重,在连队卧床不起。等到班里战士发现,上报连队,连部将她送往营部医院,已经为时已晚,对症下药也起不了作用。没到一星期从营部医院传来噩耗,花季少女,医治无效,一命呜呼,英年早逝,一个灿烂鲜活的生命就此瞬间即逝。她的父母亲从重庆赶至连队,失声痛哭,但于事无补,人去如灯灭,只能挥泪离别伤心之地。这漂亮的女知青如一朵美丽的鲜花瞬间枯萎,她都来不及向亲人、朋友说上一句话,便走完了她自己短暂的人生之路。
那是我第二年在西双版纳州的雨季,绵绵阴雨又来到了西双版纳的大地上。连队中死了人,于是连队领导上心起来。领导对这食堂水井进行严肃的消毒工作,对战士们居住的宿舍也进行了一次严格的消毒工作。一系列预防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的重视程度,由此连部上下对知青们的身体状况有了一点注意。我在此时又接连不断诱发第三种疾病,也是痢疾。前车之鉴,连队领导怕亲属要找他们算帐,随即将我迅速送至营部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我又与母亲通了信,母亲伤感万分。发誓等我探亲回沪后,一定想法,让我不再返回连队,不能让我的小命交代给这荒山野岭。在营部医院里,伙食条件极差,与连队差不了多少,每天不是空心菜、罗卜,就是卷心菜,再不就是茄子,翻来复去就这几样。营部医院的伙食唯一表现在有罐头食品的供应,这是连队食堂所没有的。但须自己多加菜金,自掏腰包。不幸中的大幸,我总算没把小命给丢在那里。我住了半个月的医院,人整个瘦了一圈,倒是更苗条,更迷人了。自我感觉少女风韵、气质有增无减,更有感染力了。出院当天我穿着母亲给我准备的另一套时装,上身穿的是合体的白底淡绿色的小方格长袖衬衫,下身穿的是淡灰色直筒小包裤,脚上穿的是丁字型牛皮皮鞋。我紧跟时代潮流,女孩子爱美是共性,我欣欣然然,蹦蹦哒哒返回连队。知青们见了我,其实并没有讽刺的意思,调侃道“小美人,你病了半个月,怎么反而更清秀、美丽了。”说得我真有哭笑不得的感觉,尴尬面孔皮笑肉不笑,随即我扮了个鬼脸,引得众知青们前仰后合。
那年上面已经有推荐选拔工农兵学员到大学深造的指标,知青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全连队一百多号号知青中只有2个被推送指标名额,大多数知青只能是望而兴叹无可奈何。工农兵学员是那时代的怪胎,真正富有天赋的人才不可能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真正才华横溢的人一是通过真正的高考进入大学的校门,二是通过顽强的自学成才进入大学校门的。其实真正聪明好学有才的人领导不会看好、推荐与选拔,成为工农兵学员的,领导看好的人自然是鞍前马后维护领导意志,削尖脑袋讨好领导的人。因为这批工农兵学员是不需要经过文化考试与知识测验的,他们凭的是官员、领导的一句话,一个表达便能青云直上,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不过这批工农兵学员中可能也有极少的例外,但是在我眼中看到过的不外乎这类人,能够成为工农兵大学学员的:1、有权势人家的子女;2、很会奉承拍马那一套,讨领导欢心的人;3、与领导有密切关系的下乡知青。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最近看到有网名zhuangyuanzh的网民发表言论,是对“工农兵学员”的基本评析“大学的牌子,中学的本子,小学的底子,幼儿园的脾气。恢复高考后,大学教师们对绝大多数“工农兵学员”的评价。”
又有网名majiyu24563的网民发表言论,是对当时工农兵学员的推荐政策的实话实说“总体上来说,工农兵学员的推荐政策是应该受到批判的,因为其实质是走后门。我们村当时推荐成功了几个,一个是我的同学,其舅舅在县革委管文教吗,一个是大队长的女儿,在村联中上的学,也就是小学水平,一个是大队长的侄子,此人属于高中老三届,有真才实学;还有一个是大队书记的堂兄弟;还有一个是村小学民办教师,和村干部没有关系,但是曾是红卫兵的小头头。我当时连报名资格都没有,直到78年恢复高考,凭实力参加,成为恢复高考后本村唯一一个考中的。”
我向来鄙视“工农兵学员”,我对工农兵学员有反感。因为工农兵学员这一所谓的历史新生事物是体制的产物。尽管工农兵学员中或许也有优秀的人才存在。然而我对于这现象总有那么一种厌恶的感觉。虽然有这么一句俗话“是金子总能闪光”,然而人与金子是不能比拟的,在中国人的一生被黄沙淤泥掩埋之后,是很难再有所造就与发生作用的。人的一生,活着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潜能,死了更是一了百了的没了意义。沉睡在地底下几千年的金子在没被人们发现之前,没有实现它的价值,它的存在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何况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被泥沙掩盖以后,他的光与热便自动消失,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光与热也就消失殆尽了。
我看重“文革”前以自己的真本事考进象牙塔的的大学生,因为他们是以自己的实力,真才实学硬碰硬考进大学校门的。以及“文革”运动将近结束,恢复高考后,有那么极少一部分人是通过艰苦自学,然后以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校门的,这部分人是真正的人才。因为他们比“文革”运动前考进大学校门的那部分人来得更艰苦卓绝,他们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饶,无怨无悔坚持他们自学成才的道路,他们的实力与真才实学是不可能被磨灭的。而被推送的“工农兵学员”被推荐选拔的门槛大多都是奉承拍马,营私舞弊,走后门,与领导搞好关系那一套做人诀窍。只要符合领导的意图与欢心,他们便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提拔推荐“工农兵学员”这政策便使“工农兵学员”这些人一步登天,成为上层人的一份子。
我与哥哥妹妹们都是属于那种不会奉承拍马,不会讨好领导,不会作自我表现的人种,我们属于那种实事求是,刻苦耐劳,脑子聪明,不问政治,踏实肯干,埋头干活或读书的那种白专式的人种。尽管我们生活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知识不贫乏,不迟钝,不愚蠢,然而我们在政治表现中是蠢人,总不能赢得领导的认可与赞扬。因为尤其像我这种性格的人更不会讨领导的欢心与爱护,你再怎么样用艰苦的劳动来表现自己都是徒劳的。
但是我的出色工作,劳动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连队由此公布第一批回沪探亲人员的名单,我在此其中,那是72年的10月份。我能够回到上海,见到爸爸妈妈与家人了,我心中无比快乐,思念亲情、乡情的思想主导着我的心情、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