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二十九)
二十九、
“妈,我不愿意,外地农场,虽然路远,但是也没有如此窘迫,这地方,这家居,这摆设简直就是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今后咋过生活,像原始人一样的。”我与母亲低声说着话。我的母亲让金生母亲别陪着我们俩,耽搁做家务的时间。我们俩站在外面看这儿的风水与地形以及这个屋子外围的状况。金生去街上添菜了,文英在金生厨房间拾掇菜肴。
“小华,别这样,你不懂,妈跟你说,中国农村就是这个样子。你在外地农场不是更惨嘛,你几次写信回来说是生病了,你知不知道,妈有多着急。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的,叫做妈的,咋活呀。你是妈最喜欢的女儿,你距离妈路程近一点,有什么事,妈能马上赶到。你今后生活发生困难,妈会帮助你的,千万放心。这儿距离上海近,我会时常来看你的。而且这娘俩人也和善,你会活得很舒心的。”母亲轻声劝解着我,母亲此时的主观意识当然是在帮助自己的女儿,为女儿好,但是母亲让我与农民结婚的思想行为最终是害了我,那是后话。
“这房子如此不堪,这破门烂窗,竹头椽子、芦莲瓦板,这泥地鼠洞、破桌烂椅、破床破箱子,我看了心发怵,我不想来这儿。”
“农村就这样嘛,这在上海已经是说好了的。没有办法嘛,妈也不想让你嫁给农民,但是你的户口在外地农场,哪个上海工人愿意要你便是增加负担,这是不可能的现实。我知道你身体娇弱,不适应外地的水土,江南农村的水土,与上海相似,过一段时间后,你是能够适应的。我又舍不得你再去外地农场,你的小命在那儿难保。妈是不得已为之啊,妈的苦心你还不知道吗?这儿是长三角农村,在全国算起来这儿还是可以过生活的。这儿离上海又近,有什么情况,妈马上会赶到。农村劳动的分红收入据他们介绍也是可以的,比其他地方好多了,这里算是个富裕的地方,今后你在这里的生活不会苦的。这个男人看上去很善良,只要这个男人爱你,对你好,妈就放心了。至于你在这个地方不习惯,时间长了会习惯的;经济如果发生困难,妈一定帮助你......”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解着我。
“这个人太难看了,我不愿跟他过。”我撅起了小嘴委屈的说。
“男人最要紧的是爱不爱这个女人,男人长得帅不帅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母亲并不在乎金生的长相,她看重毛脚女婿的人品。
金生长相如祖母女强人——大地主赵氏,面相确实难看,桃花小眼,鼻子不挺,嘴大、耳朵大,与脸部比例不相协调。整个脸部皮肤粗糙,看了真能让人生厌。虽然长得不咋的,不帅气,但也有优点,身材魁梧,有男人胸襟、雄劲,人善良。经过母亲的说服,在男人的长相方面我还是屈从了母亲,但是我还是坚持不愿与农民结婚。因为在我的心中,知青与农民的结合始终不能吻合与认可。于是母亲?我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思想沟通。
“妈不是跟你说明这个问题了嘛,妈何尝不想让你与上海工人成家,成立百年之好呢?但这是可能的问题吗?妈也不希望你与农民结婚,但是女儿啊,妈没办法啊,现在是什么时候啊,上山下乡的形势已经坚定不移、铁板钉钉的确立,你只能与农民结婚,与上海工人结婚是不现实的。上海工人要了你们这样的知青,拿什么养活你们呢?你是妈最喜欢的女儿,所以让你与妈距离近一点。你三哥、五妹今后也得走这条路,那只是时间问题。妈实在是没有办法,妈只能这样办了,妈想你了,就来这儿看你一下。小华,你要知道为娘的心思啊。”母亲说着说着,泪水情不自禁的挂满了脸颊,母亲心疼我啊。亲情的作用使得我感动起来,我被母亲的泪水感动了,融化了,我从心灵深处向母亲屈服了。因为母亲是为了女儿我好而这样做的。
我矛盾着的心情不知如何是好,在既不想与农民结婚,但又理解母亲为自己好的主观意识下,最主要的还是在上山下乡形势不变,扎根农村被无形愚民思想确立的前提下,我勉强答应了母亲为自己所做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