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三十六)

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三十六)

2013-10-16 18:09 作者:蓝宝宝 阅读量:22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三十六、

一个没有感情,没有爱情的苦涩、同情婚姻从这里开始,知青与农民结婚的悲剧从这里开始。

这是上天在为我落泪,乡亲们的热情、友好是给我伤痛的心灵涂上了一层安抚剂。我过门到长三角农村,女方家中没有一个人陪伴前行,连母亲都没一同前往。母亲当然是心痛,但母亲的指导思想错误,而引发了女儿错误婚姻的结果。当然母亲认为是出于形势所迫,是听党话,跟党走,鼓励支持女儿扎根农村,是爱护女儿的表现。母亲自然是不希望世道埋没女儿的聪明才智与一生前途,但是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导致错误的结果,这连锁反应必然会毫不留情的反映出来,这就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实际的体现了。婚姻在人的一生中是个至关重要的终身大事,然而母亲甚至于没有把此事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邀请亲戚朋友参加我的婚礼。我的的婚姻在无声无息中进行,在极度悲伤中进行。这又不得不加大了我伤感的程度,大滴大滴的泪水流淌在我清秀的脸面,洒向尘间,吸入心间。

结婚酒席放在第二天。当天,乡亲们为金生放置好我的嫁妆后,又忙活开了。长三角农村有个风俗习惯,不管穷富,婚丧喜事都得讲排场,有钱的人家是有钱的排场,没钱的人家是没钱的排场,只是排场层次高低的不同。有道是三天排场:第一天做准备工作,第二天婚庆正席,第三天做结束工作。

金生早在到上海去接我时就安排好人员做各种婚庆事务,上午乡亲们已经帮助采办好荤素各色菜肴;下午为我们放置好家具后,就帮着借桌子、椅子、锅子、篮子、盆子等等一系列烹饪器具,并把有些菜肴拣好洗净。乡亲们热情高涨,金生与我的婚事是在一片顺境中进行。虽然大雨倾盆,但是乡亲们讨了一句吉利的好口彩“大雨象征着金生的婚姻、家庭是有进水。”乡亲们自然是高兴啊,大家都为金生庆贺。

几天的连续阴雨下来,第二天早晨,上天奇迹般的收住了泪水,雨止转阴天,一个小时后,东天居然绽放出蓬勃的阳光。也许这又是上天在安慰着我,让我别太难过,适可而止。中午正酒,酒水发15桌,自己家放不下,在金生叔叔家也摆了几桌。那厨艺水平很臭,但在那贫困的年代,不管好坏,有酒水吃,都是一个狼吞虎咽的“盛况”。数量是放在首位的,吃得碗底翻身是很丢主人家面子的事情。金生再穷,也得紧咬牙关,熬一次肚子痛,至少得把此酒席办得风风光光,红红火火。他把全村人都请了过来,而且不收人情。那介绍人老张美其名曰“出身成分不好,与群众搞好关系。”金生是打肿脸充胖子,打了欠条,向生产队借了几百元钱,(那时几百元的价值是一个农民干一年活的经济报酬的概念)到年终结算时再还清债务。

金生的老亲、新亲、朋友、村民都来了。第二天正席开始,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一片,把个低矮的前头屋围得水泄不通,屋子本来就小,乡亲们都前来助兴。哭笑不得的是地主家庭出身的人,讨好贫下中农,众乡亲喝喜酒一律免收人情。不吃白不吃,全村老少出动,大张旗鼓,轰轰烈烈,虚张声势。一场喜酒下来,所欠债务都得由小夫妻俩人在今后劳动中扣除,那是我绝非能想到的,只能害得小我与金生俩人与地球再苦斗一年,了却与贫下中农的关系债务。

三乡四邻、远近村民都来看地主儿子——金生新娶的上海媳妇,人们里三层,外三层把金生的屋前屋后围得水泄不通。宴席上的菜蔬又咸又腻,符合当地人的口味,而我却觉得真是难以下咽。农村的酒席是请人烹饪的,业余厨师,厨艺差劲,而且又不讲卫生,看见他们的脏衣脏手我有呕吐的感觉。金生与众亲戚朋友们兴高采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可我连一口都咽不下。命运的坎坷、婚姻的仓促,让我失落、伤感、心酸,这些都与眼前的欢乐气氛格格不入。值得庆幸的金生是个相当好的大男人、大善人,人缘极好,村上几乎人人夸他。虽长相不太好看,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身材高大魁梧、硬硬朗朗,还是有点男子汉气魄的。我暗暗思忖,我和他虽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但是既成夫妻,那也只能委曲求全,尽到为人之妻的本份了。

洞房花烛却是泪眼模糊,我情不自禁怀念上海,怀念母亲,怀念过去,满面凄泪。我在结婚前就与金生表白,以前是有过初恋的,但恋人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已经把处女情结给了自己并不相爱的男人,这次只是流于形式走一下过场而已。接下来将是我如何把此生交给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与这个老实憨厚的男人,亲身经历长三角农村的风风雨雨,日日夜夜......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与家族那些人前言(三十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