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在蓦然回首处......
往前走,海天茫茫;回首处,花团锦簇。岸,在蓦然回首处——这里是福州。
如果要让我选中国的宜居城市,那么,我认为非福州莫属。福州气候温和宜人,鲜花竞艳,绿树成荫。尤其那红红的三角梅开得正当时,点缀亭前楼后、街头巷尾,形成一幅绝佳的美景。这里浓荫盖满所有山坡,把城市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真不愧“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福州水美。到处都可见“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波澹澹,水溶溶,如隔荷花路不通。”的诗境,在这样的美景中行走,自己也不由得会被幻化成一道风景,那心啊,犹如一塘清澈的湖水,在微微的清风里淋淋漓漓地荡漾,荡漾出燕语呢喃、蜻蜓翩跹。福州是一个能够消融焦虑的城市。这里没有草原上马头琴奔腾的忧郁,也没有南国开放城市癫狂的热烈,更没有大都市里风云诡谲的倾轧。这里,行人脚步从容轻松,这里,青山坦荡,绿水悠闲。来这里,你才知道,人生原来可以是这么享受的,小夜曲也是可以这么弹奏的。面对这一切,你不能不对宜居的福州萌动爱恋的心语。
说实在的,我来福州,并不是想要刻意游山玩水,也不是要畅享这春深似海的南国美景,而是带着一个始终未解的心结,我想探寻一个谜底,一个方圆只有四十四万平方米的地方为什么竟会涌现一百多位彪炳史册的人物?三坊七巷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吸引这么多的名人扎堆?其文化底蕴又怎样福泽这些名人成长?水流,千里归海终有源,文化,万年传承终有根,福州的根也许就在咫尺之遥的鼓山。看看去,如何呢?
驱车至福州之东鼓山脚下。鸟声水声缓缓从耳边溜过,清新的空气从鼻尖掠过,一阵风起,树叶上的水滴轻轻掉落我心瓣,哗啦啦风声轻轻抚模我的灵魂。于是,树叶也长啸,脚步亦轻松,好舒服的人间仙境!在永不凋敝的世界里,回首来时路,鸟鸣水吟送我一路,直达峰顶。
鼓山诞生在一亿万年之前,峰顶巨石平展如鼓,风雨来临隆隆有声,故名曰鼓山。风景秀丽的鼓山,历来是福州的佛教胜地,顶峰西南侧海拔四百五十米处的盆地中,保存有千年历史文化数不胜数。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二千零二年五月,福建省鼓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十十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五十多处;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四十五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许多处。
来匆匆,去也匆匆,鼓山景致太多,不能一一领略,鼓山涵蕴太厚,未能一眼看透。但“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的山顶体验已让我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有那么优秀的政治人物,他们正是在这里“东望大海,五虎雄峙;南俯闽江,渔帆点点;西眺榕城,如绘似画;北看群山,翠峰如浮”才有了揽怀天下的胸襟。这里,“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面对这样的江,这样的山,谁能不起雄心壮志?谁能不生“入世”心?但此处既然是福州的佛教圣地,佛事隆盛,想必,那些文化人不受佛教“出世”说教的影响吧?中国文人历来就有将儒释道三家完美融为一体的潜能,他们带着建国立业的雄心,挟风恃雷,过黄河、渡长江,一路南行,直到面对滔滔南海,看看闽江回首处,那幅“回头是岸”的横匾,瞬间彻悟,就此卸甲,找一个好去处安享此生,于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蜂涌而至三坊七巷,于是就有了福州的名誉,福州的淡然,福州的宁静,福州的清闲,福州的优雅。
到此,心释然,脚步轻快,一路飘然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