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真情与真人
一篇优秀的佳作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文章中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的真爱与真情,还有流露出的作者真挚的情感。“文贵于真”,这是验证了几千年的写作理论,能流传到今日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哪一篇哪一首不是歌赋词家们的真情表露?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里的这句内心独白,不知感动了多少个日月星辰?至今仍有莎翁笔下的“朱丽叶与罗密欧”们在泪眼婆娑地低吟浅唱着,仍有《梁祝》哀婉悠扬的琴韵从轻缓的弓弦下飘逸出来。绵缠的双蝶飞过了魏晋江淮的落霞,穿过了唐宋泾渭的烟岚,飞到了王实甫的《西厢记》里,落在了琼瑶的彩笺上。真爱,永远是每个时代不分地域的永恒主题。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帙蘸着耻辱和血泪的《史记》,曾是我国文史的辉煌,而今这颗历经了两千多年风尘的明珠仍旧熠熠生辉,照耀着中华泱泱的文史长河,历久弥新。以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抱负,他忍受着屈辱,把一腔悲愤、哀怨与理想流淌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下,感人至深,千古不朽。重温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当时在愤懑和痛苦的心情下是如何完成这部巨著的。在艰涩阴晦的漫漫寒夜里,他把凄楚和伤悲化作笔下一行行诡异的风云;在凄风苦雨的泥淖中,他把孤寂和伤痛变作了帙卷上那滚滚的浪涛。一颗伟大的灵魂终于在一声长叹中定格在了深厚的文史之上。此刻读之,仍让我捧卷泪涌——真情,濡染了古今多少青衿们的情怀啊!
这些文章不符合封建科考的要求,也可能会因在考场上写了这些抒发真实感受的文体会“名落孙山”,但那些状元们的“八股文”“应制诗”能有几处打动人心的地方?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呢?而《捕蛇者说》、《秋声赋》、《卖柑者言》这些融入了作者真实情感的思想火花才能照耀千古文坛,成为世代吟诵的不朽之作。
以前,我对于莫言一点也不了解,虽然他的《红高粱》早在1986年就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且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我是冲着“金熊奖”而看《红高粱》的,从此我记住了导演张艺谋,也记住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头......"的主题曲。电影中一个满天红的镜头而今仍在我的眼前出现着:那群敢爱敢恨、用红高粱酿酒的人们酿造出了一场悲壮之歌。那瞬间的冲天火光此时仍在眼前闪亮着,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仍在耳际回响着。张艺谋随着红艳艳的高粱红遍了大江南北,紫遍了全国各地,至今,红光罩体,紫气氤氲。可是,这部因莫言而走红的《红高粱》却在多年之后才让他踏上了雅典文学的红地毯,也让我第一次听说了我国还有莫言这个作家,而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我孤陋寡闻、见识浅薄?还是莫言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作家?怀着愧疚与好奇,我走进了书城,望着书架上满琳琅满目的莫言作品,我惊愕了——真有些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的感觉。浏览着一本本浸润着淡淡墨香的新书,真是相见恨晚——对于这些全世界喜爱读书的人都在淘宝似地在莫言书中探寻着,而我却在茫然地远望着这个金光罩体的诺奖者,对自己以前“囫囵吞枣”的读书习惯真是后悔莫及。
其实,莫言早就走进了我的身边,只是那时由于自己的读书习惯才造成了与之擦肩而过的遗憾。
十多年前,一本卷着边的《丰乳肥臀》就在我亲戚家里胡乱地扔来扔去,我收拾房间时发现了蒙着一层灰尘的这本“破书”。掸去尘埃后,封面上别样的设计吸引了我:明艳的玫红背景下,一个似人若妖般的怪物舞着长长的双臂,那对丰乳随着舞者身躯的扭动似在颤动着,圆润的肥臀似乎也在抖动着。大致翻一下后,我也随手就把它弃之一边了———我不喜欢书中某些大胆暧昧的场景描写和粗俗的人物对白,故而也不会留意作者是谁。现在,莫言声名鹊起,他的文学地位已经得到雅典文学院的认可,怎能不点燃我的探究欲?
初读莫言,说实话,我实在接受不了他的文风。无论是小说题材,还是散文形式,既有一股陈旧食物的酸腐味道,又有一种大蒜老姜的冲鼻辣味。怎么就会被雅典文学院的评委们推崇呢?“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我国历来的文化现象。可能国内还有很多人如我一样不喜欢他的文风吧,要不,莫言怎么会在他的《读鲁迅杂谈》中说自己被文学界的某些人打成了“落水狗”呢?
百年的大奖如梦方醒,笑靥如花地向我国文坛款款地走来。评委们的眼光是雪亮的!
耐着性子,静下心情,啜着清茶,一篇篇地细细品读着莫言的散文、小说,微妙与纷杂的心理不停地思索着:五六十年代的这些事情我也听父母谈起过,可是我却写不出饥饿中的愤激心情,贫穷下面包藏着罪恶行径,还有与当今“满桌佳肴无食欲”的小康社会相悖的言论——难怪有人要声讨他。然而,越是走进莫言,越能看清这位山东大汉的真性情——率真而不失深沉,坦诚且又谦逊,现实中有浪漫,梦幻里见实际;辛辣的文笔触摸着黑暗的角落,犀利的文风剥蚀着阳光下的阴霾;淳朴、清冽的笔墨下绽放的是一颗“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慧心。
读莫言的文章就如同饮一杯农家自酿的陈年老酒——初入口时辛辣,辛辣划过喉部跌落在胃里后,就会发酵出香醇,经过肠壁的毛细血管吸收后,就会变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吐一口气,香遍全球。
你看这杯酒——《白狗秋千架》,多么地真实,它就发生在此刻炎热的高粱地里……还有这杯《爱情故事》,啜上一口后,我就想哭——为她在秋日下高粱垛前躺着的那抹微笑……
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这就是莫言的人品与文风,这也就是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吧。
(2013-5-4-20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