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花・与母为善

花・与母为善

2013-10-19 13:20 作者:公子小白 阅读量:24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国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宋庆龄的父亲,曾带儿时子女们到自家花园赏花时,围着一簇七色花,讲给他们一个日本童话故事。这是我在看《宋子文大传》一书获知的,百感交集,难以忘记,故撰文以记之。

在远古时代,一个穷人采到了一种七色花,这花名叫富贵花。之所以富贵,是因为穷人得到此花后,家境很快能好起来,要它变啥它变啥,馒头、面包、洋房、布娃娃等等,它都会变。后来,皇帝知道了,抢走了七色花,他也想发财,也让它变。他要它变金银,七色花却变成了一堆石头;他要它变洋楼宫殿,七色花却变出一副棺材······

试想:皇帝要啥有啥,贪心不足,他要那么多财物干啥用啊!看来,他的确没有一颗同情穷人的善心,难怪他让七色花变金银,七色花却偏偏不变!这花的确够神奇,也很有意思。它只顾念穷人,这说明它通人性,也有一颗同情穷人的善心。花亦如此,何况人呢?我想:宋父之所以讲这个故事给儿女们听,无非是想从小教育他们要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

其实,我国有一个优良传统,即“与人为善,与邻为伴”。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做到“与母为善”。墨尔有一句话:“据说爱是下倾的,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子女对父母的爱。”米西兰又言:“造化把一切安排得那么美妙,婴儿一到这个世界来,就发现有一位母亲随时爱顾他。”我国唐代诗人孟郊也有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见,对于母亲,儿女们最基本具备的素质应该是感恩和回报。况且,对母亲好一点,这也是做人常情,法律规定的儿女履行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对母亲和善一点都做不到,何谈“与人为善,与邻为伴”呢?何谈“为人民服务”呢?那些对母亲形同陌路,甚至恩将仇报的人,是最让人唾弃和鄙夷的!

或许是宋父的教子有方,或许是儿时的宋庆龄本身就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她在赏完七色花之后,挥笔写了一篇《我喜欢七色花》的文章。

我喜欢七色花

爸爸的童话很多很多,

我最喜欢他讲的七色花,

七色花,多美啊!

要想变啥就变啥,

我要有一朵七色花多好啊!

没有别的心愿,

只想把外公、外婆的白发变黑发!

只想把爸爸、妈妈脸上的皱纹抹去吧!

只想留住一个青春的世界,

和我们欢乐的童年,

可是,七色花,你在哪?

读此文章,她“与母为善”的心也可见一斑。后来的事实足以证明,她的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站在了人民的一边,心怀人民、与民为善,受到了亿万人民的爱戴和赞颂。

放眼世界,和宋氏相似名人也不乏其例。阿根廷诗人奥·瓜拉尼的名诗《小小的礼品》也与“花”有关,与“与母为善”有关。

小小的礼品

今天是你的生日

亲爱的妈妈,

我献给你,

洁白而美丽的鲜花。

这鲜花开放在高高的山上,

我今天早晨从那儿摘下。

今天是你的生日,

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为你歌唱。

这歌声来自我心灵的深处,

它怀着无限尊敬、爱戴和希望。

妈妈我想念你,

今天我来自远方,

我带来了小小的礼品,

那是亲吻、花朵和歌唱。

我吻你的神圣的前额,

花朵装饰你的头发,

妈妈,我衷心地歌唱,

为了使你欢畅。

看着这些名人、名事、名作,又看着报刊和身边不时发生的虐待母亲的丑闻恶事,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让“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花・与母为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