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中的地狱
小时侯,我们感觉,无论何时何地,给我们温暖、爱抚、安慰的是我们时刻无法离开的天堂——家。那时,家是唯一的天堂,人间的天堂,想一想,有一天,映在你眼中所谓的天堂突然间被发现是到处充斥着邪恶与魔鬼的地狱,会有什么感想?
顾长卫把天堂般的家的美丽外衣通过[孔雀]慢慢地用尖锐的利爪撕开,像幽灵般的恶魔揭开让人永远感觉神秘而又无法目睹的面具下的真实脸谱。是的[孔雀]里的一家,不是人们理想中的天堂,它只是所有天堂里被毒化而变异的其中一员而已。这一员,是从美丽的天堂扭转向无间的地狱的一个典型写照。柔和,安谧的长慢镜头蕴藏的威力竟如此让人惊心动魄,平静的写实风格竟把故事背后所隐秘的骇人听闻,持续爆发在每一个观众的心腑。
家中至爱至亲的人,就像掌管地狱的阎罗王,掌控着神统治者的命运。孩子就是被统治的对象,就是掌控在他们手中的小鬼,任凭在他们手中被翻来覆去糟蹋。他们手中的权利在被统治者来说,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的权利甚至高于皇上手中的尚方宝剑,可以用它对统治者任意的宰割,坎杀。这至高无上的权利,主要来自于家庭思想的传统,封闭的体制,约定俗成的家规。权利异形变体,对成长的人性大肆进行残酷的戕害,杀戮。在这里,什么是爱?爱就是不服从就要实施非人般的暴力;是光天化日之下毫不掩饰的偏袒;是极易被捅伤年幼自尊的污言秽语。何有自由可言?他们的自由就如同鸟困在笼中,鱼裹于网内,在痛苦中拼命挣扎,冲撞,直至失败后的鲜血淋漓或者痛苦地死去。生命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都是平等的,但偏偏这样的权利和自由无缘无故地被早该被抛弃的传统体制而紧紧捆绑着,让人喘不过气来。青春年华生存在不该拥有的世界而早早夭折。
影片中有一幕:父亲来到正在作功课的弟弟面前,叮嘱着弟弟:“这个社会,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你哥哥姐姐他们是一群废物,你可不要学他们啊!”看完,动手拿起了旁边的作业本,看了看,用淳朴的河南方言说了声“中”,在去拿另一本,那是弟弟曾经帮姐姐买的[性知识手册],无知的父亲看了上面的人体图画,然后哄着问:“这是谁,是谁?给我滚!这不是你家!”说着,抱着弟弟往外拖。接着是弟弟的一阵阵低沉而又撕心裂肺的抽泣声----。无知没有错,更可怕的是借助无知来卖弄作为家长的来卖弄作为家长的权威和家庭的暴力,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让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酿制家庭悲剧的制造者。在这里,青春不是万岁,而是判死罪。青春的物语总不能在这里萌芽生长,一旦破土,就是一阵血雨腥风的镇压。那里才是困于朦胧与好奇的原始而纯洁青春的最终归宿?哪里才能让那个令人迷惘的年月得到一丝我们应有的阳光?无助和失落感充满整个受伤的心灵。永远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们知道,人类的阶级正在不断上升,直接原因就是被长期压榨后的民众因无法忍受统治者对自己的凶残行为而点燃他们心中的万丈怒火,以牙还牙的方式用武力来解决这一切。同样,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也存在着人类发展前进的一种原始方式——反叛。但这种反叛也许无法让一个人像历史那样不断前进。因为人的生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闪而逝的一片浪花,没有轮回。有时会向无底的深渊里沉沦。青春永远有天生的叛逆追随着,面对着长期的暴力和非人的欺压,侮辱,叛逆会被这些黑暗中的恶魔唤醒,一旦触到它长期积聚的如火山般的巨大的能量,猛然喷发,直冲云霄,覆盖了整片不如意的天空。青春会随着叛逆的能量顺着强大气流冲出污浊的天地,到另一个世界去独自闯荡。影片中的弟弟自从被父亲以非人的方式侮辱后,从此再也不去上学,不回家了。到了很远的养老院去做活。姐姐为能换一个工作和逃离这个家,不惜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梦想,跟着仅有一面之交的男人过日子了。姐姐和弟弟为能尝到父爱和家的温暖,公然向一个被儿女抛弃的老人认干爸。弟弟的离家,是一种任性冲动的反叛,这种反叛带有一种不太成熟般的生疏,从而不仅白白葬送了黄金般的青春年华,最后还只能靠着老婆唱歌卖艺来吃饭的颓废者。姐姐的突然出嫁,是一种无力的反叛,带着一种无奈和逃离的心态。后来因为两人不和而离婚,就这样以悲剧的命运匆匆结束了青春生活。姐弟两人认干爸,是一种成功的反叛,虽然随着老人的家人对姐姐的一顿毒打后而终结,但从行为和心理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最终,两人的反叛命运如同一朵小花,显得先天不足,最后只能让青春与叛逆同归于尽,被埋葬在枯萎的岁月与记忆中。(川)(观[孔雀])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