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络编辑积极性探讨
编者按:网站编辑的确是一个我们在探讨的问题,要提高素养和水准,也要给辛苦的编辑一个积极向心的动力,除了热情,更多的还是我们要想办法调动积极性,文章的建议很实在,也许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来探讨的问题。希望广告读者也来讨论一下。
文学网站的编辑不是一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是一个读者,一个对作品对文字有特别感觉和感情的读者。从根本上说,文学网站的编辑只是一个匠。
编辑,在网络文学这个大舞台上,在管理者们的导演下与普通网友构成了网络文学一曲大戏。编辑的责任,毫无疑问,牺牲了自己的休息和写作时间,是甘为他人作嫁衣。编辑确实是孺子牛!他们不需要得到更多,仅仅是乐于为喜欢文字的人们服务,唯一渴望得到的就是作者的认可和支持。
而作者,每次发了一篇文章,都会随时牵挂,甚至守在屏幕旁,等待着有人阅读,希望有人发表看法,哪怕是一个水贴都十分欣慰。我想的作者们,一定也都是这样的心态,期待着有人来阅读,期望别人发表看法,那怕是一朵鲜花一片树叶。
那么,编辑的期侍和渴望呢?
我很认真的注意过,通常,作者们投稿发表后,如果编辑给的不是太差的评价,作者一般都不会对编辑的评语发表任何看法和意见,因为在作者的心目中,编辑的职责就是这样理所应当。但是,可能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想到,编辑也是需要作者们的承认的。记得多年前,有一部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在那个电视剧当中,无论编辑部里面发生什么故事,我们反复看到编辑们把作者约到编辑部里谈稿子的片断。这说明,传统的编辑部里的编辑,是要经常和作者进行交流的,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了解中提高文章质量,同时编辑们也获得一份满足。
当然,作为的作者们,不可能让打着“火车的、飞机的”跑到四川成都谈稿子,而且的编辑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网站后台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编辑部,作者和编辑们是完全可以互动的。
鄙人不才,设想为网站后台编辑增加功能提点建议:
其一,作者在投稿前,能够看到自己投稿的栏目都有哪些编辑,最好还能够有一个选择的余地,比如设置选项,作者可以选择某一个编辑为自己审稿,或者选择随便哪个编辑审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一些有心的作者会有意识地去了解不同编辑文风和审稿擅长,从而增加互动效果。
其二,为编辑建立一个单独的网页,上面列有所有编辑的名单,可以点开看见对其介绍,包括从事编辑的时间等信息;同时,再将每个编辑的审稿量、作者评价等排一个顺序,既可以让作者们了解编辑的情况,增加互动题材,同时对评选优秀编辑提供一个公示的平台。这里的展示,也应当包括已经离职的编辑,我们不应当忘记他们为网站作出的贡献。
其三,在文章获得发表前,也可以在发表后,增加一个作者对编辑的评价功能,让作者可以对编辑的评语发表看法和评论;同时可以有对编辑的评价选项,如“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等。
以上建议,本人认为有两方面的好处,比较重要的一点是编辑们可以看到自己付出的辛苦获得应有的反应,增加成就感,提高积极性;另一个方面,也有利于编辑自己从作者的反映中发现不足,提高编辑水平,避免出现某些编辑一直自以为引领文坛,审稿的时候有倾向性,无意中影响到原创文学的百花齐放。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以上建议也可能会带来负面的东西,比如说可能会有个别编辑为了提高自己的评价,在给精华、优秀等方面对无原则作者放宽尺度,造成整体文章评价尺度的混乱。不过,这些问题是很好解决的,比如精品划分、审批、群里讨论等等。问题只要有相应的措施,还是可以避免的。
综上所叙,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编辑的积极性,让编辑在甘为他人作嫁衣时,有人认可,因为编辑也期待文友们发表看法,那怕是一朵鲜花一片树叶。
以上建议感觉考虑的还不是很完善,希望热爱文学、热爱的文友们能多提意见。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