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萱草幽情

萱草幽情

2013-10-15 22:27 作者:程庆昌 阅读量:3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萱草虽然普通,但在开花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标致,赏心悦目,风情不减;极像乡间女子,素面素颜,不施脂粉,一样有着青春迷人的气息,一样有着女性的丰韵和神采,一样有难以明言的媚和娇。世间上所有的女子,大概都有着萱草一般的美丽情怀,不然,前人怎会有这样的比拟?

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知道萱草是何物,更不消说它所象征的意义,这是传统文化的断代,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尽管萱草很常见,与平常人的饮食都有联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亲花——萱草花,萱草,也被赋予母性的柔婉和清娴。“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就是取这样的内涵。

写这些文字,是因为母亲节又到了;本来,对泊来的节日,除了元旦,其余的都兴趣不大;但这些年生活在城里,与一干靓女俊男工作在一起,加之自己的孩子也大了,年轻的一代,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的意愿,所以呢,这母亲节,渐渐也多了些韵味;早几天,女儿就赶在母亲节之前,为她妈妈写了些文字,读过之后,不得不承认,孩子真的在长大,有了他们的想法,有他们的生活体验,不再完全按我们的习惯或方式,追求着他们的生活。这是他们的福气,现在的条件好了许多,不再是我们十七八岁二十一二岁时的光景,他们会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和自由。

这些是题外话,闲话。在乡下,萱草极其稀松平常,随处可见,野生的不少,庄户人家种植的也很多,不过,在父老乡亲的口里,绝对没有这么文雅的称呼,老少男女都习惯叫它的土名,它们跟平平常常的乡下人没有两样,甚至比普普通通生儿育女的乡间妇人,还要寻常,还要平凡。但不能因为它们的普通,就否认它们融入生活中的点滴光彩,就像不能因为许多妇人的平凡,就忽略甚至怀疑她们的伟大,要知道,就是这些甘于贫贱甘于平淡的女子,孕育了世界,让人生代代相传,构筑起人类文明的漫长和宽广,假设没有了她们,这个世界,何以为继?又跟谁去说人类文明、悠久历史?

乡居三十余年,萱草,再熟悉不过,自己的菜园里,父亲母亲就种了不少,父母亲种它,可不是为了长着好看,而是作为一种肴蔬,丰富自家的餐桌;在乡间,根本不需要去刻意花力气种花种草,山岭田畈间,有的是这些东西。种在坝边上的萱草,花蕾刚刚膨大,母亲就会采摘下来,稍稍蒸一下,晒干,积少成多,过年的时候,会是一道美味,大概,这也是乡间儿女最为深刻的记忆。

关于萱草、关于北堂的内在涵义,二十岁左右,也是一无所知;后来,与宗族的几位老先生琢磨些诗文时,才渐渐知晓,平常不过的一宗植物,既有如此意义,不得不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这也让我对长在地边上的丛丛萱草,多了些关注,尤其是,书读得越来越多,对古典诗词有了些理解,而且,还经常写几句不成文的文字,某些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萱草虽然普通,但在开花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标致,赏心悦目,风情不减;极像乡间女子,素面素颜,不施脂粉,一样有着青春迷人的气息,一样有着女性的丰韵和神采,一样有难以明言的媚和娇。世间上所有的女子,大概都有着萱草一般的美丽情怀,不然,前人怎会有这样的比拟?

这个时候,萱草应该陆续开花了,即便没开,也不会等太久,它的香芬,又袒露无遗;尽管依然会被很多人忽略,但是没有人抹煞得了它们轰轰烈烈绽放出来的生命芬芳;不管世人有怎样贵贱尊卑的衡量,它们的风采,丝毫不变,就如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不改她们的生活信念,不变她们的人生情怀。

写这些零碎的文字,是因为母亲节来临,天地之间,忽然多了些缱绻情怀,撩拨着每一个人;应该为母亲节写点什么,尽管我的母亲早已故去,已经体察不到我此刻的心情,但我想把心中的情绪释放出来;就算老人家还健在,一样也看不懂我写的这些文字,不过,她能从内心里,感受到为人子女的一片真情,更能从子女的脸上,读得到本色无欺的人生韵味。

现在想,年轻的时候,真是无知,白白错过了那么多向母亲表达的机会,再仔细想,其实,母亲在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在意我们有怎样的表白;每一位母亲,都不会去想要子女有怎样的回报,她们的付出,发自内心,从孕育开始,再到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她们首先想到的不会是自己,就算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遭再多的罪,也全然无怨无悔,依旧把心思花在儿女的身上;如此恩情,为人子女,终生难还。

古人用萱草来代指母亲,除了忘忧之意,还有没有幽清雅丽这一层?不敢妄言;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愿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拥有如花的青春,如花的情怀,青葱而风骨卓然。

相关文章关键词

《萱草幽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