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风雨李广墓

风雨李广墓

2013-10-23 18:08 作者:鸿鹄 阅读量:45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遥想当年,大漠飞沙,长河落日,纵横驰骋,弯弓射虏,将军智勇无双的英姿,让人赞叹不已。人曾言:“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但李广的一生并不是很顺利。

在我的心目中,李广是一名真正的中国军人!

这个信念源于童年时期我父亲对我们的耳濡目染。古城西安的三伏炎热,被高大的城墙裹围的水泄不通,人好像整日蹲在热气腾腾的蒸笼里。我家院子那片丝瓜藤叶网成的绿荫下,父亲常躺在一把竹制的躺椅上,一手摇着蒲扇,一手端着茶壶,津津有味地给他的两个儿子讲述着西汉将军李广的神奇勇武。飞将军的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飞翔的梦幻在儿子们的幼小的心灵中,悄悄地潜移默化成为一种伟大的召唤。

后来,他的大儿子从空军航空学院毕业成了一名歼击机机械师,他的小儿子从空军飞行学院毕业当了一名轰炸机飞行教官。

我当指导员的那年,部队转场换防,进驻天水机场。我写信告知了父亲,他很快回信说:“李广的墓在天水,抽空代我向李老将军敬几杯酒,记住一定要穿上你的军装。”那时还年轻的我,猜不透曾经骑着战马驰骋疆场的父亲,为何对一个西汉将军竟有如此深情的牵挂和敬重。

天水是个美丽的西部城市,滔滔的渭水流沿城而过,两岸凸起的黄土山峰如鬼斧神凿的天然版画,人文始祖伏羲的庙堂就像城市的图腾坐标,麦积山石窟巧夺天工的佛教艺术光芒,为她戴上了空灵清秀的花环,玉泉观、南国寺的沧桑更增添了天水厚重的文化魅力。

但李广的名字似乎与这座城市相去久远。

在天水城南一条小河岸边的山坡上,是一所很不起眼的乡村小学。低矮简陋的校舍旁边,有一颗苍老的槐树。树荫下那平平谈谈的一堆土墓,就是李广的墓葬,被历史风暴吹倒的墓碑,正静静地躺在学校仓库的屋檐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我拂去墓碑上的尘土,“汉将军李广墓”六个苍劲有力的隶书大字,像一道耀眼的电光,惊醒了我朦胧的意识。这位从西汉时期曾经叱咤风云、威震四方的骁勇战神,连死后的灵魂命运竟然也这样的孤苦伶仃!

我的心中充满了悲凉,面对着李老将军,向他敬了一个现代军人的庄严军礼。如果李广在天有灵,他一定能从这个站在他面前的空军中尉的目光里,看到深深的同情。我点着父亲最爱吸的金丝猴香烟,献给了李老将军;打开父亲最爱喝的西凤酒,恭恭敬敬地敬给李老将军。不知什么时候,从不远的河面上吹来了阵阵凉风,细细的雨丝像断线的珍珠,飘落在偏僻的校园。在风的悲歌和雨的深情思念中,我和李老将军默默地喝完了那瓶珍藏多年的西凤酒!

从此,我时常想起那所偏僻山村学校屋檐下孤苦伶仃的李广墓碑。我时常在坐在黄昏的渭河岸边,望着滔滔东流的一河春水,追思飞将军李广金戈铁马、坎坷不平的一生!

遥想当年,大漠飞沙,长河落日,纵横驰骋,弯弓射虏,将军智勇无双的英姿,让人赞叹不已。人曾言:“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但李广的一生并不是很顺利。李广以良家子从军,历任武骑常侍,陇西都尉,至郎中令,精于骑射,智勇善战,每到危急时必有奇谋,常转危为安,死地而后生,且治军简约,与部下甘苦与共,兵将皆乐为其效死命,仍上将之才也。显而易见是武帝知其才而不信任、不重用。具体为何呢?世人知道的最多一个理由是,卫青、霍去病与刘彻有亲而得宠,对于李广的遭遇来说是个决定性的因素,但这决不致于他最终自杀的结局。那让我们从头看看李广一生的经历和言行,或许能找到他命运的一些答案。李广年青时"冲陷折关及格猛兽"且勇而有略,才气无双,这"略,才"指的是军事、战术上的,并非说其待人处世上的。为什么这样说,请看,当李广数次以少击多,偶尔被擒,又恃其胆略单骑逃返,却"当斩,赎为庶人";击左贤王,四千对四万"军几没,罢归""功自如,无赏";直到最后一次,从大将军卫青出塞,以步卒弱旅接敌,失去向导,迷路,终因耻于对峙刀笔吏而自杀。

在世纪之交的那一年,一个陆军中校也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站在了李广的墓前,举起右手向这位孤独的西汉将军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这个陆军中校就是我。

现在我常常坐在黄河的水岸,遥望着渭水河畔的李广墓。我想,当我再一次站在他的面前,他一定能认出这个身穿着警服的一级警督,就是当年那个替父亲向他敬酒的空军中尉!

[]

相关文章关键词

《风雨李广墓》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