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泡馍情
不知何因,如今我一旦从饭馆门前走过,就会不由自主想起那碗羊肉泡来。也许是首次,因而记忆犹深。
一想起它,我就浑身骤然发热起来,即便是纷纷扬扬的冬天;一想起它,就觉得世上其它所有佳肴也索然无味,尽管那是一碗极其普通的羊肉泡;一想起它,总感觉它一直在我的胃里,从未消化掉,其实那是多么不可能的事啊······
那是15年前的事了。
那年,我在乡中心小学六年级读书,很不懂事。由于刚分家,加之粮食欠收,父亲又多病,故而家境颇惨淡。无奈,母亲只好东奔西跑,去砖厂打工。那些日子,我很少看到她的影子,不是在砖厂,就是在地里。寒署易节,不敢懈怠。一来挣些零花钱给父亲看病,二来供我们兄妹读书。现在回想起来,她几乎成了“匆匆”的代名词了。在我的印象中,她除了黝黑的面孔,磨破了皮的手,别的什么也不那么历历在目。那时,让我感到不安的是自己除了读书,好像什么也帮不上她。唉,我简直成了“废人”了。
记得一天,我放学回家吃饭,母亲也匆匆从砖厂回来。饭间,她高兴地对我说:“明天早上,你就不用回家吃饭了。”“为什么?”
我诧异地问。她很是庆幸地说“明天是端午节,厂里慰劳工人吃羊肉泡,你就吃我的那一份吧!”天啦,在我的记忆中,那时似乎从来就没有“过节”的奢望。也许由自己从小嘴馋的缘故,我也没穷根究底地问,心里只是暗暗地窃喜,暗暗地幻想,暗暗地等待······
第二天,从早读到放学,我的大脑仿佛只盛着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羊肉泡了,根本就听不进去老师的讲课内容。漫长的早课,仿佛垂涎三尺的胃早就迫不及待了,只等放学铃声一旦响起,大脑的底门就会马上向下打开,那羊肉泡就会直下食道满灌入胃似的。
放学铃声终于响了。我顾不上整理书本笔记,出教室,挤校门,急向砖厂奔去。远远地就看见母亲站在工人灶门前,盼等她想给胃“过年”的儿子。
那汤鲜肉肥的羊肉泡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母亲帮我在清汤里掰进了馍。我连它是否掰碎都未看,就一个劲儿地埋头狼吞虎咽起来。即便吃得大汗淋漓,也顾不上拭去。立时,那碗羊肉泡一扫而光,就像数日一粒未进的乞丐,那窘态可想而知了。
随后,当我放下碗筷准备上学时,无意间瞅了瞅母亲,只见那掌勺的师傅给她舀了一碗清汤,从未放肉。此时,我如梦方醒,方才记起母亲把自己那一份肉全给了我,而她却只能吃“羊肉汤”了······
返校途中,我的脑海里不时地浮现母亲吃汤的情景,不知为啥,泪水竟情不自禁地簌簌而下······
现在,当我再次带着母亲、小妹,坐在富丽堂皇的宾馆大厅羊肉泡时,我百感交集。我告诉母亲:已经工作挣钱的儿子会经常带她吃的。我还向她讲了自己在砖厂首次吃羊肉泡的陈年往事。她说还是如今的肉多味好。我说现在远不及那次肉多。我还说现在自己已吃不少回,怎么就吃不出当年的那个香味来,还是当年的味最好!
别了,我的那碗羊肉泡!你会永远盛在我的大脑里的!
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