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上豪气壮
暑假,我们一行人西行,旅游康定、海螺沟,首先便去泸定桥。
泸定桥是一座铺设在江水汹涌的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据记载,此桥修建于康熙四十四年,距今也有的历史。这座桥不仅在交通落后,运输条件极差的年代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而且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书写了极其辉煌、灿烂的一页。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并沿大渡河左岸北上,红4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由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
我们乘车来到泸定县城。走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刻雕塑,上面雕刻着22位当年飞夺泸定桥的红军勇士头像。他们目光坚毅炯炯有神,神态顽强坚强不屈,注视着远方,也注视着今天来来往往、脸上含笑幸福的人们。
来到泸定桥纪念馆,大门上镌刻着曾经的党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书写的对联:“飞身可夺天堑,健步定攀高峰。”形象的概括了当年红军战士抢夺泸定桥的英勇顽强和积极乐观。
走进大门,铁索桥横在眼前:几根拳头粗的铁索链横跨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桥上铺有木板,两旁仅有一根粗大的铁索链。站在桥上,铁索横陈摇摇晃晃,桥下江水湍急,声响震天,令人头晕目眩。几位胆小的女同事惶惶不敢过去,在大家的鼓动鼓励下即便过去了,回来时也需要有人牵着扶着。
过了大桥,有两间租借红军服、红军枪支装备的小屋,你完全可以穿上红军衣裤,拿着红军枪支,全身心的感受当年红军战士匍匐前进举枪射击的英雄气概,以此照相留念,何不快哉?里面有一座将军碑,在这里你还可以骑上高头白马,切身感受骑上战马,跃马扬鞭的将军风采。
缓缓走过大桥,看到那些欢声笑语、纷纷拍照留影的人们,听到桥下汹涌江水声,我心中激荡,豪情满胸:世上没有过不去的桥,迈不过的坎,只要我们拥有当年红军战士那种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的精神和气概。
回头再看看夕阳中的泸定桥,那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泸定桥,让我们牢记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为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英雄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