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萤火虫的光亮

萤火虫的光亮

2013-10-13 23:29 作者:一生逐梦 阅读量:3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冬日夜晚。株洲火车站的内外,都被酽酽的寒气袭裹着。虽然旅客们都穿着厚厚的冬装,但依然难以抵御寒冷的侵扰。候车室里,惨白的灯光下,旅客们挨着挤着,靠坐在一起。而大多人还是蜷缩着身子,显出怕冷的样子;衣着稍稍单薄者,还禁不住微微的瑟缩着。有的人脸上甚至略显青紫,嘴唇都僵硬着;也有人不住地搓手,或者起身跺着足。即使那些往来走动着的旅客,脸上也罩着一层寒气;手基本都揣在衣兜里,身体紧裹在羽绒服或皮袄里,行动有些迟滞。

“咳嗽,晕车,感冒,喝姜汤——”随着一声声热情的吆喝,一位中年妇女一手提着热水瓶,一手拎着一叠一次性纸杯,天使一般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卖茶的?……”人们的眼里流露出狐疑。“不要钱啊,免费供应——”中年妇女一眼读懂了人们的眼神,呵呵一笑,真情相告。众旅客闻声而动,纷纷起身围住中年妇女,争着要热茶喝。一杯杯热腾腾、甜滋滋的姜汤,喝在嘴里,暖彻心肺。旅途的疲劳,冬日的寒意,都在这一杯姜汤里被渐渐消融、化解。看着众人热火朝天地喝着自己的热茶,中年妇女脸上浮现出自豪与欣慰。“咳嗽,晕车,感冒,喝姜汤——”中年妇女的吆喝声,在车站内外回荡,一直持续到深夜时分……

这一情景,几乎每个冬夜,都会在株洲火车站生动地上演。这位为旅客免费供应姜汤的中年妇女,名叫韩无盐,是株洲市环保局芦淞分局一位普通职工。从2008年开始至今,每晚下班后,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坚持到株洲火车站免费给旅客送姜汤;将温暖传递给了南来北往的旅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姜汤大姐”。光明日报曾以《一杯姜汤温暖天南地北人》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韩无盐的善举,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韩无盐的善举,绝非偶然。生活中的她,就素来具有一副古道热肠。她经常利用自己学过的中医药知识,帮助身边的人们。韩无盐送姜汤,源于2008年南方那场特大冰雪灾害。当韩无盐通过电视,看见众旅客因风雪阻挠,滞留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在极寒气温里瑟瑟发抖。她那颗柔软的心一下被击中。“我以前的专业是中医,学过中医的她,突然爆发一个念头:熬姜汤送给高速公路的旅客驱寒。高速公路被封闭,她于是提着热姜汤,又到了火车站。姜汤大受旅客欢迎。那以后,她一发不可收拾,坚持送姜汤到现在。

有人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按每晚送出约300杯计算,四年来,韩无盐已免费为旅客献上40万杯姜汤;折合成人民币,起码也是数十万元。但韩无盐并非高收入者,月薪也仅2000来块。她在生活上十分简朴,将节约下来的钱,基本用在了熬制姜汤上。每到下班后,她便赴约一般,提着热姜汤,按时出现在火车站。她精干的身影,在各候车室里鱼一般往来穿梭;她亲和的笑容,在冬日的车站里花一样盛开;她挚情的吆喝,在寒冷的空间里火一样燃烧;而她香甜的热姜汤,则化作一股股怡人的暖流,流进了每一位旅客的心田……无数个冬夜,她便奔忙在这里,且乐此不疲。

作为一名普通人,能有这样一份无私的付出,和这样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的确让我们钦佩。可是,我们知道,株洲站位于京广、湘黔、浙赣铁路的交汇处,旅客流量较大;而且,像株洲这样人流繁密的火车站,在各地还有许多。一个韩无盐的力量,还是相当有限的。正如韩无盐所说的那样:“希望我的行为,能给大家内心带去一点温暖,希望感受到这份温暖的人,把温暖传递给周围更多的人,大家都来参与、都来奉献,那我们的社会不就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了吗!”

一只萤火虫的光亮,是微弱的;可是,无数只萤火虫荟萃在一起,却可以照亮一片世界。

相关文章关键词

《萤火虫的光亮》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