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一个叫老虎台的地方

一个叫老虎台的地方

2013-10-12 22:37 作者:仰天长笑 阅读量:33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虎台是新疆拜城县的一个小镇。距离县城70公里,坐上汽车出了城区沿着温泉路向羊场方向西行一小时左右,就可到达老虎台乡人民政府。

老虎台这一地名是怎样名命的,至今也无人说得清楚,听老拜城人说,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老虎台这个地方,当年的大将军刘平国在拜城县黑英山平乱时,就途径老虎台这个地方,一路奋战直达黑英山剿灭乱党。我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也没有清楚的记载,请教当地的一名维吾尔族老者,他也无从说起,只记得他小时候,听他爷爷说,爷爷的爷爷说过有一个叫老虎台的地方。那里是一个繁华的集镇,经常有客商骑着马匹或是赶着驼队往返。地名办的负责同志告诉我“老虎台”很可能是从维吾尔语音译过来的,维吾尔族人叫卡热巴嘿,意思是茂盛的森林,翻译成汉语就叫老虎台。老虎台还有一种叫法是黑色的地方,但这个名字现在已没有任何的地名考证,也就无从说起了。但在这快美丽的土地上,却发生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故事。

绿色包围的小镇

那天有幸到老虎台。先前我的头脑早就被老虎台的名声感染,一路上我都在脑海里想象着老虎台的神奇魅力。可不,到达老虎台我就被这个美丽的地方吸引了。整个镇子四面都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通到了乡政府大门口,乡政府一名负责人告诉我,以前这里都是光秃秃的一片,道路也是坑哇不平,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泥泞路,还流传着“开车没路,歇凉没树”的顺口溜。现在可不一样了,经过乡政府的不懈努力,美化了周围的环境,改建了乡村道路,形成了精神文明的好风尚。

老虎台的确变样了,短短的3年时间,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令人惊叹!老虎台人发扬艰苦奋斗的拜城人的精神,自力更生,创建自己美好家园,种植了树木,修筑了公路,每到一处都是田成方、林成片、渠相通、路相连的景象。老虎台人的勤劳和智慧,使这个原本平脊的地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勃勃生机中的老虎台是有生命的。

小镇给我的印象是山清水秀,水草肥美,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的好地方,盛夏来这里避暑那是再好不过了。

山顶上的海螺

海螺是生长在大海里的一种燥类动物,一般在大海涨潮时,被海浪推送到海滩上才可以看到,但在距老虎台乡3公里外的一座陡峭的大山上就可看到海螺,密密麻麻点缀在山顶,景象十分壮观。这座大山高约一千五百米,山顶上那一片一片的海螺,在太阳的照射下,诉说着当年的苍桑,人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一簇簇、一堆堆拇指大小的海螺,均

匀得分布在半山腰、山顶上,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海螺都生成了半石头状,这一奇观当地的人也说不出来由。

乡政府一名负责人告诉我,这几十年来甚至更早,山上就是这种景观,这种现象无法解释,也许是自然生成的。海螺长在山顶上成了一个迷。在回拜城的汽车里,我一直在想,这些海螺长在山顶上,大山所处的地方很可能是汪洋大海,涨潮时海螺被推上岸,海里的泥沙日积月累积在岸上,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沙丘,再经过海水的浸泡和海风的吹拂,若干年就形成了山体,海螺在山顶上或是半山腰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再有可能是自然界发生了什么变化,遭受了自然浩劫,如火山爆发或是地震,促进地壳下陷,海底上移,大海干枯了,海底形成了大山,海螺就被抛掷在半山腰或是山顶上。就是这一奇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使人们记住了老虎台。

圈养的油鸡

老虎台的油鸡很出名,野生的油鸡就出在老虎台,很早就有有关油鸡的报道,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游客传说,在餐桌上都能听到有人这样说,这是不是油鸡啊,油鸡如同当年新疆的大盘鸡盛名,已被传到了外地,让外界知道了拜城,知道了老虎台这个地方,知道了油鸡。油鸡原本是野生的,有农民把它圈养了,由于传统的养殖技术,致使油?的成活率降低,现在野生拜把种油鸡越来越少了,几乎濒临绝种。以前老虎台有家家户户养油鸡的历史,现在就没有那么多人养殖了。在距老虎台七八公里外的一个村子还有一些农户养殖,少则五六只、多则十几只,这些油鸡就在农家的院落里悠闲的觅食吃,和家鸡生活的很和谐,农人把油鸡圈养和家鸡进行杂交,来确保油鸡的成活。油鸡就以这样的方式繁殖下来。尽管是圈养,油鸡至今还保留着它那野生的本性,喜欢栖息在树上,它和家养的鸡不同,家鸡归巢后就上架,油鸡归巢后就飞到树上睡觉,油鸡的个头和体形比家鸡小,脖茎和爪子较长,能飞上房顶,体态轻盈如同鸟雀。油鸡比起一般家养的鸡就金贵多了,主要是以它的“油”而得名,烹饪后口感好,油而不腻,再者就是物以稀为贵。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一个叫老虎台的地方》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