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气概
刘湘(1889----1938),名元勋,字甫澄,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人。刘湘,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二十七军军长,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病死武汉,葬于成都武侯祠旁。
2010年11月23日,我在成都华西医院查病,下午游锦里街后,无意中拜谒了刘湘墓。
刘湘,四川近代一世枭雄,在军阀混战中发家、坐大,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刘湘以民族大义为重,誓与倭寇血拼到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7月10日,刘湘通电请缨,13日再次通电,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日本拼死一决。1937年8月7日,刘湘到南京出席国防会议,慷慨陈词:“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千万石!”
1937年10月26日,刘湘就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带病亲征。很多部下劝他留在四川养病。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去世。死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写道这里,我想起了杜甫写诸葛亮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诸葛亮打的是内战,刘湘打的是求生存的民族解放战争,其意义截然不同。刘湘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刘湘,靠枪杆子起家,枪杆子就是他的命根子。他深知:没有实力就什么也没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倾其所有与日军血战。十八个军打光了,再出十二个军。即使打光了,也不当亡国奴。刘湘,抗日救国之心苍天可鉴,为国尽忠的英雄气概浩气长存!
刘湘,撇开政党之见,就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是我们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因为他把四川当作中华民族抗战求生存的根据地,因为他把四川当作民族复兴的根据地。
四川不负重托,抗战期间,四川出兵350万,64万战死沙场,整个国军战死300万,四川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湘墓在文革中被毁,荒唐岁月荒唐举止。历史不会忘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刘湘墓又重新恢复,只是盛况大不如民国时期。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千秋功过,自有历史评说!
钓鱼岛之争,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这个时候,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民族求生存英勇抗争的抗日英雄!
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候总会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太行山的烽火烧焦了日本法西斯的兽骨。上甘岭的炮火打垮了美帝侵略的嚣张气焰。
英雄有他诞生的特殊土壤,因而不可复制。我们应该珍惜英雄,承袭荣光,为国尽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力!
2013/05/10草稿。2013/05/17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