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毛毛雨

毛毛雨

2013-10-19 15:15 作者:小桥流水 阅读量:32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今年入秋以来还没下过雨,今天下起了毛毛雨,给那些干得裂开嘴唇的白菜、青菜、萝卜带来了福音。这场姗姗来迟的雨犹如我飘零的思绪。

本学期从开学到现在我还没有回家过一次,我几次打电话回家问我父母:“放星期六和星期日了,是否需要我回家。”他们考虑到我去来要走近二十里路比较吃力就叫我不回家。说实话我回家也帮不上他们什么大的忙,只是帮他们做点小事——碾点米或是磨点包谷面。别的事父母不让我做,也许是他们有意偏袒我吧。因为我是家里唯一“拿工资的人”。

我结婚快十年了,分家时父母给了我一块收十来担稻谷的田和一块收五六担包谷的土都是父母给我们耕种。一年的肥料也是他们掏钱给我们买,庄家成熟的时候他们就通知我和妻子去收割。有时到收割的季节我在学校忙,他们就给我们收割回来并晒干后给我们装上柜子(一种用来盛粮食的器具)。我们的柜子如果没装满,他们就用自己的粮食给我们的柜子装满,我感到十分惭愧。我多次劝他们不要这样做,因为我家还有两个兄弟,父母用他们劳动得来的粮食给我们装上,我一来怕兄弟说闲话影响弟兄感情;二来怕他们事事都这样照顾我们,父母会更加劳累,我于心不安。我参加工作之后没拿钱去照顾父母,反而是父母还来照顾我们,我真不知该怎样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很爱劳动的。他们除了耕种自己的土地外还租种了几家外出打工的亲戚的土地来耕种。父母已是年过花甲的人,经常有病,特别是我父亲,他双脚膝关节和踝关节经常疼痛,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效。在四十五岁以前,父亲的身体很好,一百七八十斤的担子,他二话不说就能端在肩上,一阵风似的挑走。现在他的腰部经常发生疼痛再加上双脚膝关节和踝关节也疼痛,挑上百斤的担子就受不了。有时挑上几十斤担子就要拄拐棍。我曾多次劝他们少种点地,甚至把自己家里的土地都租给别人耕种,好好休息一下也许会减少一些疾病。他们总是不听,我作为当儿子的又不敢强行他们不做活路,只好任其自然。我父亲对劳动是这样专一,他对自己的子女管教也是一样的专一。

我的父亲出身在一个贫苦落后的农村家庭。只上过三年的学,听与他同年的人说:“父亲小时读书成绩很好。”但由于我的祖父经常是病不能劳动,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祖母一个人奔波。父亲实在不忍心让祖母一个人这样奔波下去,毅然放弃了读书的机会。父亲十四岁就参加劳动,从此离开了学校这片热念的故土。父亲没有文化他把学习知识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有兄妹四人。我最大,下面还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妹妹。较大的一个兄弟不爱学习十四岁就外出打工。父亲再三要求他去读书,他死活不去,父亲实在没办法就同意他去广州打工。妹妹爱学习,她懂事也较早。她常对父母说:“如果大家都去上学了家里的牛、羊都没人看管,就让哥们上学读书吧,我留在家里看管牛、羊。”妹妹前后读了三个学期的书,现在回想起来没让她好好上学心里真是不安。妹妹虽然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可一般的书信她会写、还能填写汇款单…..

我小时候因为患小儿麻痹症没有劳动能力。她总是劝父母送我多读点书。她那幼小的心灵就是希望我将来能当上一个“同志”(拿国家工资的人)有碗饭吃。我上完小学的时候父母有点不想让我再继续读书了。我的祖母却坚持要让我去上学。当我初中毕业时父母改变了不让我读书的想法,为了我以后的生存,他们准备把我送到卫校去学习(这所卫校毕业后国家不分配工作),毕业后摆个“摊”维持生计,可遭到我的反对。那时我不想读卫校,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因为我当时听说残疾人模范代表张海迪就考上了大学,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于是父母把我送到县城第二高中学习。

那时从我家到县城第二高中读书没有象现在便宜的交通,只有几辆盘式手扶拖拉机往来于颠簸的公路上。我上学去来都得走路,坐一趟盘式手扶拖拉机那时得花二十多元。二十多元够我在县城读书一个月的零花钱了。我每次上学都是父亲亲自送我去。上学那天天还没有亮,妈妈就把饭菜煮熟了,然后叫我和爸爸起来吃,等天一亮就上路了。我们每次上学都是走近道,尽管走近道可还是要走到天黑,因为我走得太慢了。

父亲经常来回于我上学的小道上,有很多人都认识我们了,他们大多劝我父亲不要送我读书了。叫我父亲不要再为我操心了,说:“象我这样的人读书没有用,不要把钱花在空处去了。”我父亲只说:“他很爱学习,花点钱就当打牌输了吗”。

我在县城第二高中读书期间,父亲每隔一个月就给我送柴、米、油盐去,那时有钱人家的子弟做饭是用煤炉(用煤油做燃料的炉子),而我是用木柴做饭,我每月要烧四十多斤柴,吃三十多斤米都是父亲从家里给我送去的。父亲那根专门用来给我送柴、米、油、盐的扁担在他肩膀上磨得光溜溜的。他每次给我送柴、米、油、盐回来之后,脚上总要起好几个血泡,肩上沉甸甸的柴、米、油、盐给他颈部压了个大大的“汗包”。他虽然很痛,可从没当着我叹息过。

我小弟读三年级时,由于我们村的学校年久失修被拆除了,读书要到离家七八里外的一个村完小去,那村小的学校在陀井河河边,很不安全。父亲就把小弟转到县城一完小学习,当时是想插入田老师(田春秀)的班级。田老师不同意,嫌我小弟是农村转来的,怕影响她的教育教学质量奖。带我小弟去的是我父亲的一个同学,父亲的同学说:“先出一套试卷来让我小弟和田老师班上的同学一同考试,如果考试成绩差就不收,如果成绩好就收下。”田老师实在没话可说就同意这么做。通过考试我小弟各科成绩都是九十分以上(总分一百分),在所有参考学生中,我小弟总成绩排在第三位。田老师这下感到高兴,把我小弟收在她那个班级。

那时我小弟正在长身体,为了不让小弟饿肚子,父亲身上的的担子每次就多了十多斤,父亲常叫我每餐都要多煮一些米让小弟吃饱,不能让他饿肚子。那时每天早上我的小弟没钱吃早餐,我就一早就给他炒剩饭吃,然后再上学。父亲虽然每次的担子比以前重了些,可他从来没发出一声怨言,他每次给我送柴、米、油、盐去的时候,我看着他那十分疲惫的样子,总劝他早点休息,他好像是不让我们知道似的,总是说:“不累,不累……”。

我高中毕业那年只上中专分数线,我对当时的招考政策不懂,父亲认为我没被录取可能是分数低。于是父亲又鼓励我再补习一年。于是我又在县城第二高中补习一年。这年我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这年参加高考我的分数上了当时一本录取分数线。但那时对残疾人的录取有严格的限制,(必须要有接收单位证明方能录取)。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为生,再加上又没有亲戚“当官”,我父亲请他的一位同学去问了几家单位,请求他们给我出个接收证明,都被一一拒绝了,我因此无缘于大学这座神秘的殿堂。

父亲一心送我上大学的愿望没能实现,许多人在背地里讥讽我父亲,他总是强忍着。我没能实现父亲的愿望,于是父亲就把盼儿子上大学希望寄托在我小弟身上。我与小弟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他的成绩很好,在班上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五名。我回家以后小弟一个人在县城读书,父亲很不放心小弟一个人在那里,他就叫我到县城去摆一个“摊”赚点小钱维持生活,这样便于照看小弟读书。我当时有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摆“摊”是一件丢脸的事,我没同意。父亲怕我承受不了被拒之于大学门外的打击就没有强求我,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悲!

小弟年纪小不懂事,我回家后没人监督他,那时县城流行打台球,小弟渐渐迷上了台球常常不上课,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小弟小学毕业后考入县城第二初级中学初一一(1)班(当时的尖子班)。那时县城第二初级中学的尖子班在全县都是有名的。小弟由于在小学就养成了爱打台球的坏习惯,成绩越来越不如以前。小弟初中的学习内容父亲看不懂。他每次给小弟送柴、米、油、盐去时,父亲只是看小弟作业本上是“勾”多呢还是“叉”多。他每次看到小弟的作业本上都是“筷子”(叉)胜于“勾”。父亲望子成龙之心急,他一气之下就打小弟,把小弟的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并警告他:“如果下次来看还是这么多的“叉”,后果你是知道的……”。

小弟自己不爱学习,父亲又强力施压,他觉得读书实在无望于是在读初二时就报名从军来对家人做出最好的回答。父亲送子上大学的梦彻底破灭了。他常常几天不思茶饭,后来是我妈妈再三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才渐渐淡化了这事。

我虽然没考上大学。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学习。我高中毕业回来先后学过钟表维修、家电维修、做过乡村医生……后来在村里代课,我一有空就看书学习,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00二年七月,我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考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铜仁分校)。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夜,我一夜未眠,那时毕业后的去向不明朗,前几届的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我县未被分配工作,对于我赶这趟末班车的人毕业后要想找一份工作就更渺茫了。我把录取通知书拿去与父亲商量:是去读呢?还是不去读?父亲当时给我的答案是:“三十多岁了还读书干啥,我看不上大学也照样生活。”我二话没说默默地离开了,到离报名最后期限只有两天了。我和妻子商量准备去过一把大学瘾。她极力地支持我,当晚就去堂叔家给我借了两千元钱来供我上学。

二00二年八月二十日,这天天还没亮我就煮了两碗面条吃了就去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铜仁分校)报名。那时我带去的钱还不够报名,我的表哥给我汇了三千元钱到他的亲戚家,叫我去读书的时候到他亲切家去拿。我去表哥亲戚家拿钱的时候,表哥的亲戚不放心把钱拿给我,怕我是骗子,我转身就走了。表哥的亲戚看着我诚实而又可伶的样子就叫我写一张收据然后把钱拿给我。我写好收据交给表哥的亲切,最后拿到了表哥给我寄来的钱。我拿到钱后就到车站买了当天下午两点钟到学校的车票。

我到贵州广播电视电大学(铜仁分校)学习了两年如期毕业,在此学习期间,老师和同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永远铭记在心。

我毕业后恰逢我县“两基”工作检查验收,需要配置大量的老师。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人士招考中如愿上岗。从此步入了教育教学行列。教育这个行业虽没钱可赚利可图,但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我深感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要倍加珍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总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完成教育教学,希望把自己所学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知识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天我们一家借着毛毛雨回家,路上虽然有点湿,走路不碍事,儿子好像久困笼中被释放的鸟一样欢悦。一路上掷石块,捉蛐蛐,唱儿歌……那欢声笑语和着山沟里叮咚的泉水声而回荡…….

我在村口见到父亲在铧田。妈妈在田边弓着背割草。在蒙?的雨雾中,他们头上好像结了一层银霜。妈妈看见我们回家了老远就对我说:“那饼干、香蕉、苹果在柜子里拿给孩子吃吧。”

我会答说:“是。”

到了阶阳上,我回首望着飘逸的毛毛雨,推开了门走进屋里。

2011年9月18日夜

相关文章关键词

《毛毛雨》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