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古巷幽深禅音远

古巷幽深禅音远

2013-10-12 17:49 作者:西山来人 阅读量:29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道法门,把浮世的喧嚣挡在寺外。善男信女们跨入法门,开始虔诚膜拜他们的前世今生。一座神龛,几炷熏香,茫茫尘世点亮佛灯,钟罄木鱼声中与老尼对坐,梵音入耳涤荡尽胸襟尘垢;晨钟暮鼓驱散心间忧郁。青灯黄卷,声声禅唱,萦绕在禅院上空,使得我静神聆听,功名如荒冢野草,利欲乃?人卮酒。人性顿悟,猛然回首,人生几十年却在苦难和幸福的摩擦中晃然而过。

——题记

这里是一处清净的人间仙境,是佛陀享受香火的乐园;是僧侣们无欲无求、苦修苦行的地方——义县古寺太平庵,坐落在东南街东关家胡同40号。

2013年农历四月初七,我顺着平整的石板路蜿蜒而进,蓝天白云亮亮地追随着我的脚印,两旁的民居鳞次栉比,屋檐下的燕子飞来飞去啄泥筑巢,周围一片明媚、一片静寂,令浮躁的灵魂落下游荡的念头,伫足体会心旷神怡的感受。远远地,我听见了渺渺的钟馨之声,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歌,这是萦绕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引领我进入纯净且神秘世界,仿佛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忽然间呈现了一帧生机盎然的插画,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

眺望小巷深处的太平古庵,红色院墙掩映绿树之中,古朴优雅。梵语木鱼声从禅院中袅袅传来,香烟云雾在树尖上层层缭绕,令人油然而生脱尘超俗之感。

太平庵古称太平寺,始建于清崇德3年(1638年)。初为敖氏家庙。据敖国员著《敖氏家谱》载:“我敖姓满族,系佛满洲正蓝旗,姓鄂卓,昔居长白山之西南部,随清太宗入关,因战功封世袭轻车都尉,讳敖清阿,因以敖为姓。”

义县敖姓满族一世祖关新,清初以战功授义州(义县)城总管,便在南城墙根修了这座家庙,名太平寺。初规模宏大,是辽宁境内名寺。后因辛亥革命,清灭亡,城内满族受歧视,纷纷搬到乡下,今城西八里堡、城北砖城子、城东北南四台敖姓满族都是关新后裔。随着敖姓离去,太平寺庙产也不断被欺占,到民国年间,太平庵仍有庙产48间,菜园子一处,还有马车?、碾坊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庙产被分,庙宇被毁。仅留7间房供太平庵印禅、本光师徒居住。1988年落实宗教政策,一部分庙产还给太平庵。1994年在当地居士孙良的资助下,本光法师重建前殿、后殿,庙门等。现太平庵占地1118平米,建有大雄殿、天王殿、地藏殿、三圣殿、护法殿、经堂、寮房等。1996年辽宁省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我带着虔诚的祝愿跟着三三两两的居士走近太平庵。明天是佛祖生日(四月初八),太平庵要举办浴佛节。来的庵前,庙门一副楹联映入眼帘:“贝叁成文慈云永护,天花散彩法宇宏开。”看后心灵里似乎也溢出满满的清新禅意。

走进庵内,只见几位男女居士在禅院的石桌上为明天的佛事活动准备疏表,那里已是花木繁茂,松青?翠。忽然想起常建的那首诗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如此清幽的境界怎能不令人感念佛门,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浸泡在幽静神奇的境界里,隐逸之情覆盖了眼前所有的风景。

那口静静地悬在楼檐角上的大钟,准时地被小尼敲响,风便迅速驮起这钟磬袅袅飞向小城上空,在更远的世界里播种禅意。佛殿下的老尼领着一群弟子每天反复地诵着经声佛号,觉悟着滚滚红尘里的生命真谛;抚摸着茫茫人海里的灵魂悸动。

倾听禅音于天地之间、寺院内外,心灵渐渐纯净且超脱。繁华与寂寞;快乐与悲愁;醉生与梦死……都随万丈红尘淡化在檀香中,如轻烟一样袅袅飘散。留下来的只有时空里传来的禅音与那佛寺经院里的诵读,弥耳静寂。仰望远方,我痴心地遥拜远方,叩拜苍穹,虔诚地感恩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感恩风雨,给了我踏碎泥泞的勇气;感恩磨难,给了我挑战失败的自信;感恩经典,给了我认知世界的敏锐;感恩生命,给了我开启智慧的从容。

时间如行云流水,生命象似水流年。在喧嚣的大千世界抽出一点时间,去太平庵悟禅,与佛对视,听禅音如水流泻而下,让丝丝禅味沐浴周身,让点点禅音沾湿灵魂,让佛音的节奏敲打去心灵中莫名伤感。禅并非固于形、固于人,因了心而悟禅生禅。每一个凡人只愿修得一份禅心。有一份禅心,忘却一切烦忧,任心如野马奔驰于草原之上;有一份禅心,辞别一切困苦,任心如大海扬帆远航;有一份禅心,抛开一切功名,任心如风一样自由自在、无挂无牵。

我正如醉如痴,让佛音的节奏敲打去心灵中莫名的伤感,忽然一声“阿弥托佛”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尼来到面前打躬相请,她就是太平庵主持本光大师。大师并非本地人氏,祖籍绥中,20岁离家投身佛门,如今年逾古稀,独守青灯足足半个世纪。我情不自禁跟随走入禅房,用心感受僧尼们对佛门禅理那神秘境界的崇尚、向往和执着追求。 香火袅袅、木鱼声声、唇齿兮兮……那一串串诵经的声音被流水滋润着,被顽石吸纳着,被风雨过虑着,被花鸟簇拥着……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梵歌悠悠倾诉,在古寺上空酿成了超凡脱俗的禅音,涤尽胸襟尘垢。此情此景我明白了大师在最艰苦的岁月,几乎无家可归,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寻求资助让古庵辉煌再现!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悟禅的目的是给自己带来安宁、快乐、和谐。古庵听禅悟道,使人在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护佑一颗平常之心,开启超常智慧,塑造豁达人生。

人生没有大恶,但避免不了小错。生命就像天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了然无痕。多数人注定平庸。平庸的人生,必然要有真善美的人性砥砺。正像是独眠的梦中怀着美丽的愿景,将遥远的美好期待暗锁于心中。古寺悟禅,寺钟敲打心坎,心弦触动,心灵轻涤,顿感人生起落,因果缘由,都在禅意中化为一波平静的清泉,潺潺远流而去……

相关文章关键词

《古巷幽深禅音远》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