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蓉江河堤园林
南康算得上河堤园林的地方,那大概便是蓉江两岸工程了。蓉江河堤园林的出名,应缘于河堤近水旁的一座座曲径通幽的小木桥。
每当傍晚时分,南康人便三三两两地行走于那小木桥之上。而我们却是有着小资情调的另类,终于觅得一个暮雨纷纷的机会,撑着一把雨伞漫步于小木桥之上,一边听着沙沙的雨声,一边看着滔滔的蓉江水东流而去。
这个地方,本来是南康诗人行吟的地方,这木桥,这花儿,这流水,都能让诗人诗兴大发。这是一个最易诞生诗人的所在!但最常游览于此的人却并非诗人。
试想,你和我,可能在某个春天的黄昏,在这小木桥上邂逅,从此,这座河上的园林便有了属于我们的一首诗,或伤感,或快乐。
一朵木芙蓉花在洪水滔滔后悄悄绽放,那是一个暮春的静静的夜晚,我们行走在小木桥之上,竟然在临水之滨的簇簇花丛中,发现了那鲜艳夺目的花儿,我们很是感慨,于是赋诗一首:
红芙蓉,海王酒,满堤春色,依依杨柳。晚风起,生何欢?一杯海王,多少情愫!涛声依旧,人比菊花瘦,举杯问春春不语。却看那,黄花落。微雨燕犹在,此情何处诉?
我们一路行走,一路回望我们曾有过的或幸福或空心的岁月。时光逝去太匆匆,一江春水,流逝的是一个春天的故事,一个春天的遗憾。
遥想苏东坡当年,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兴冲冲地寻找南康的一个才子,却是寻隐者不遇,蓉江河畔,便留下了一代诗人惆怅的思绪,尘封在静静的历史里。这段河堤,也沾染了当年苏轼的几许思绪。
此时,河堤上三两老者拉起了那悠扬的《二泉映月》。在这个被春雨洗涮过的静夜里,我的耳边,竟然分辨不出这到底是当年苏轼的豪放琵琶,抑或是诗人的一场春梦?当年诗人的琴声和思索已悄然流入东方,千年之后的蓉江河畔,似乎仍然有如梦似幻的琴声。
行走在蓉江之畔,千年之前的愁绪,仿佛就在水边荡漾,仿佛就在这个静静的夜晚摇曳成一抹残红。
一路行走一路歌,我们行走在曾经的梦想里,行走于诗人的琴弦上,最终落脚在仿“杜甫草堂”里。这是梅姐带来的不算醉人的酒,千年前,想在南康一醉最终未能一醉的一代诗豪,蓉江洲头的几只飞鸟,河里吱呀的渔船,还有蓉江湖畔的一弯新绿,让我们的酒杯,高高举起,却难以放下。千年的蓉江河,今年的蓉江水,三个类诗人,似乎不敌淡酒之酒冽,那点点酒精,似乎汹涌于我们的胸膛。我们的胸中,只有难酬的壮志,是这酒朦胧了我们的慧眼?还是这酒模糊了理想的背影?
仿“杜甫草堂”,注定在每个静静的夜晚,会留下有着浪漫情怀的人的足迹。每天行走于此,纵是人生无大成,在此小憩,也是难得的美丽。
我们枯坐在草堂前的仿古小凳上,看滔滔蓉江水,也看千年万年的江堤。我们似乎穿越于千年前的春天,那沉重的足音犹在,歌大江东去的琵琶还在,我们分明听到了一代诗豪的浪漫吟唱。在滔滔江水之上,苏轼似乎是踏浪归来了,浪中涌动的,是千年豪放的诗,是千年酿造的酒,是千年飘落的花。
刹那间,到底是水中花,还是手中酒,抑或是梦中诗,我们已无可分辨。
梅姐笑谈:“我们要开创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悸动的心从此平息。”
是的,这是一个属于岁寒三友的夜晚,在这个有丝丝雨气的薄薄的夜色里,我们遥想古今,回忆我们曾有过的青春,回望倾听阳光的憧憬岁月,也抚慰自己迷失的心灵。阿春呷了一口酒,似乎端坐入神,似乎在作一个亘古的深思……良久,他喝完这杯酒,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内心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精神旷达,自然而然。”梅姐更是感慨:“人生就似这滔滔蓉江水,流逝了诸多生命行程,蓦然回首间,已是落花满地。”
微风渐起,微雨似乎绵绵不尽,枯坐于草堂间,一望蓉江无际水;波涛阵阵,涤荡了曾经迷茫的心灵。此时,草堂中似乎有仙韵,有诗意,此时的我们,肆意地说笑,在一杯杯美酒中,淡忘了尘事烦恼……
夜渐渐寂静,我们起步返回,踽踽穿行于薄薄的花香和涛声阵阵的小木桥上,以淡泊的情怀,朝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