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从繁华中观望苍凉

从繁华中观望苍凉

2013-10-12 17:11 作者:君跃 阅读量:3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三十号的时候最后敲定是去江苏还是去北京,最终选择了后者,没有太多的理由,我想,这次离开算不算是毫无目的纯粹的游走。诸多时候,一个人跳出一个特有的环境才能把身边的一些事情看得通透明了,而我,究竟要看清的是什么,也不得而知。

买票,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衣服,然后离开,一切进行的按部就班,简单的不费一句言语。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说射手座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喜欢一个人旅行,不知道对于一个不太相信星座一说的我来说,这算不算是一种契合,尽管我没有心情不好。生平第二次坐火车,没有以往的和路人攀谈,大部分时间只是选择静默的听着音乐,看着窗外的风景。在某种嘈杂的环境中,人,可以达到一种安静,心平气和的思考一些事情,关于过去,关于未来。于是,我喜欢这种走在路上的感觉。

到达,终究以一种释怀的形式。

第一站是北海,印相中只有小时候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一句歌词: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白塔,以圣人的姿态傲然挺立,卓尔不群,仅仅因为这一点,就足以使看到她的人,抛却所有的疲惫只想离她近一点再近一点,一睹她的芳容。我叹息这座城市所留有的文化积淀是如此的深厚,每一个雕刻都是文化气息十足,有历经沧桑后的安之若素,有雷击雨打后的稳如泰山,坦然的无声无息。我仔细的观察着穹顶的壁画,精致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感,在静默中向人们昭示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我在白塔下面的寺庙里上了香,与其他的游客一同,跪拜威严的菩萨,那份虔诚,我想是我从未有过的,关于所许下的祈愿,又有谁乐意探求呢。在这种以神的象征出现的大佛面前,无论是否是唯物主义者,都应该有一种勇气来面对内心的黑暗与阴霾,过错与悔恨,因为,这是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名族的信仰。

我的手里只有一份北京市地图,一个双肩背包,一瓶哇哈哈矿泉水,仅此而已,一个人的游走简单安逸。在路途中的时候,过客一词,不断的浮现,的确,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故事,我们在行走中相遇,继而在行走中离别,彼此不会给对方太深刻的印象,转身之后,或许真的如之前所说,记住的也不过是回家的路而已。因为不想和这座城市建立什么联系,所以放下所有的客套,以一种随心所欲的姿态游走,把柔和的目光转为锐利,审视别人,提防着行进。

第二天,乘公交,转地铁,然后步行到达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后往故宫进发。一路上许多纪念品收入囊中,空荡荡的背包渐渐有所满足。进入端门、午门便很难再前行了,人是如此之多,以至于除了人之外,我只能记住端门外面那几棵柿子树上微微泛红的柿子了。各种拥挤,各种维持秩序,各种赞叹。不想再停留,看着地图步行到王府井小吃街,任何时候,美味的小吃总能使人忘却诸多烦恼。其实,在烧烤摊位面前,我是看着那位游客把一串炸好的蝎子吃下去的,对此我表示很无语,一分钟之前还在活动着尾巴耀武扬威的生物,一分钟后便成了他的腹中餐,生命之变化,瞬息难测,我可怜那串蝎子,我想我是没有勇气将它们吞下去的。北京味儿浓厚的京腔弥漫着整个街头,这种最接近北京的地方也不过是在商业的利益驱使下开发出来的,这种代表留有其他目的,所以许多着装、摆设有了刻意的成分。

要了一份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加上大碗茶,一份烤肉,长时间的行走并没有消耗过多的体力,因为我一直不会觉得饿,每天除了喝点水之外,很少进食,眼前的这些食物貌似超过我一天的食品消耗,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灵长类,有没有一天一粒米就可以延续生命的可能。事实证明,我所买的牛仔帽确实派上了用场,为我遮住了偌大的太阳,当然也毁了我不怎么有型的发型。

酒足饭饱之后去往奥林匹克公园,看看名声在外的鸟巢和水立方。经过一趟公交,再加上转了四趟地铁,到达国家会议中心,鸟巢、水立方近在咫尺。首先去了北京北辰洲际饭店,看望我的同学,他在这儿做志愿者,来一趟京城,故人总是要见见的。我记起了两年前,我们宿舍八个人一起跪地结拜的深夜,几许辛酸,生命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将人们托于掌心之中,等闲没有变却故人之心。走近水立方,看那名冠全球的膜结构,很美,使人联想到很多唯美的童话故事,在我这个年龄阶段,依然清晰的记得童年时看过的童话,这究竟是天真还是幼稚,笑而不语。鸟巢在近处看并没有那么漂亮,远远逊色于远观时的宏伟壮观。诸多人事,仅仅是因为我们心里给他们度上了一层闪光的影子,于是印象中他们永远都是光鲜明亮的,但是当你真正的接近,看清,不过如此,因为现实也不过如此。

第三天去往香山,我想看看那满山的殷红究竟有多销魂。经过多番辗转到达香山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枫叶并没有完全变红,仅仅几片红叶挂在枝头上,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不合时宜。依旧是人,满山的人,大部分是情侣或者全家一起来旅游的人,偶尔几个兄弟打扮的人闪过,而我始终是塞着耳机、背着包、拿着水的一个人。与一对德国夫妇巧遇三次,他们或许也觉得惊奇,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我试着用英语和他们交谈,他们说的话我只能听懂一部分,彼此的英语都说的磕磕绊绊,只好作罢继续登山。喝掉一罐陶瓷小瓶盛装的老北京酸奶,稍事休息,我发现我是登不上去的,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我告诉自己到达香炉峰就下山,不再向前。当p3顽强的消耗掉最后一点电力的时候,我听到了悠扬的歌声,是吉他弹唱,非常动听。在围观的人群里我看到了那个男孩,二十几岁的模样,叫做香山男孩,地上摆着几张他的原创歌曲的CD专辑。我坐下来听了一会儿,许多游客都买了他的专辑,他说着谢谢并在光盘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是一个笑容干净的男孩,最终我还是掏出了最后一张毛爷爷,买下了他的一张专辑,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努力的方式不同而已,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支持一下。决定不再向前,转身下山。

在香山脚下的寺庙了里,精心挑选了两条手链,说是已经开光,可以辟邪保平安。所选的都是我喜欢的类型,犹豫很久,一是因为喜欢,一是因为价格昂贵,最后还是付钱走人,这种类似的错过我不想再有。在纪念品店里简单的挑选了些许红叶,继而回转。在清华园逗留,走进清华,我曾经傻傻的向往的大学。走在校园里,看着高耸的建筑,形式各异的雕塑,思绪万千,同样是大学生,我们差的太多。当初的事情总是一遍遍的闪过,我曾为了赌一时之气,暗自发誓要考到第一名给他看,如今看来,一切又改变了什么,即使曾经我做到了。许多过程是不可逆的,我们走过的路途已成定局,能改变的就是前面的未知世界,一步步的走下去,用自己的能力试着改变,在黑暗中趋向光,永不停歇的行进。

买了带有北大标志的纪念书签,以及清华的一本明信片。这些,厚重的厉害,没有再停留。

在过街天桥上看到了高中时候常看的一本书,顺手买了一本。很清新的字样,烙印着过往。回到住所,收拾行装,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洗净铅华后的平静,坐下来写日记,记述一天的种种。

第四天没有再出去,简单的吃过早饭,在附近随意的转着,找到电话亭,给济南的锐打电话,之后是菏泽的委员长,问候一下,至于德州,我想没有打电话的必要了。我不习惯诉说思念,总会觉得说出口的思念会贬值很多,一直不是主动的那一个。相比于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相比于成千上万的人流,这些琐事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每个人都渴望富足的生活,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思想斗争,到头来一切还在继续,终究变成了被生活啮合的齿轮,无休止的转下去。也许是真正追求浪漫的人,对于情感有天生的消极和怀疑,而这又恰恰是最终极的需索和渴求。

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完成一次记述,我的另一次出行。在行走过程中想到的,思考到的,是与以往很不相同的,因为漂浮不定,在不安全中找寻安全,所以会更用力的思索,无所顾忌。无论繁华与否,无论苍凉与否,走过这一切,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诸位安好。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从繁华中观望苍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