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荷,读写一生
初识“小荷作文”,是源于多年前的一份报纸。当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名为:《“荒唐家教”逼出13岁小作家》的真实故事,讲的是一位90后文学爱好者的成长之路。
出生于1995年的李悦然(笔名“嫣然一笑”)在2006年一次无意进入“小荷作文网”之后,就在“小荷作文网”上大量地发表自己的作品。2007年,12岁的李悦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21万字的小说《把爱寄给天使》,从此一跃成名。这对于从小喜欢读书又喜欢写作的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当初是抱着对李悦然的敬佩和对于“小荷作文网”的好奇心理。在2009年的暑假,我在“小荷作文网”发表第一篇名为《沉思岁月》的诗歌作品。从那之后又陆陆续续地发表了多篇作文,直到高考后就渐渐地遗忘了“小荷作文网”。
事隔四年,到了大学二年级。我又一次与“小荷作文”不期而遇。刚开始我还以为遇到了“故人”:“小荷作文网”。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此“小荷作文”非彼“小荷作文”。两者虽然都是有关于青少年的文学创作与兴趣培养,但是两者却是有着一些实质上的差别。“小荷作文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增加对作文的兴趣、写作的技巧交流、作文的水平提高。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认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许多伙伴。一起学习,一起畅谈,一起分享。而“小荷作文学校”是以面对面的课堂儿童作文教学为主要内容,兼及学生阅读指导。以业余学习为主,使儿童通过作文学习,树立全新的作文意识,倡导“自由写作、娱乐写作、创想写作、审美写作”。
两者相比之下,虽然都各有好处,但是对于学生的基础学习和辅导来说,“小荷作文学校”对于学生更具有启迪意义与引导作用。因为,“小荷作文学校”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能够直接面对面地传道、授业、解惑,获得的成效会更加显著。
小荷作文植根于古城姑苏,成立于1998年。“小荷”词取宋代诗人杨万里《小池》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经过十四年理论研究和探索,小荷作文学校以其新颖、精致、开放等特性,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母语写作教育品牌。在各大城市都有开设小荷作文培训班,小荷的文学种子已经遍满天下。
2013年4月,小荷作文学校来到古城泉州。一次很巧合也很荣幸的机遇,让我有幸能够成为小荷作文学校的助教老师。从四月初开始,近两个月来,虽然一直都是处在磨课的过程,但却在这个过程当中学到了不少。正所谓:过程比结果更能锻炼人,只要是接触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总会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新的观念。初期在写小荷作文的教案时,从刚开始的一知半解,到后来的慢慢领悟,似是渐渐体会到了小荷作文的教学理念。小荷作文,重在启发和改变学生的惯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同一种事物的多角度思维方式。这从小荷作文课堂的授课步骤:“傻大姐想象题”当中就可以看出,对于一张报纸的用途,小荷作文课堂绝不仅仅只限于报纸的最基本功能:阅读。也不仅限于可以学到知识等这些直白明了、众人皆知的用途上。我们通过轻松的上课氛围和半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来发散学生的惯性思维,让他们通过一些轻松有趣的故事联想到报纸可以用来除阅读之外的用途上面。比如,有些学生会联想到报纸可以用来折成一个爱心,在母亲节的时候送给妈妈;有的学生会联想到一张报纸还可以用来折一条小船,载着自己的梦想去环游世界。这些看起来与现实毫不搭边的思维结果,往往却是学生思想成长的一个重要里程。
文学的创作,难的不是在于词句与内容的构思,而是难在于超常人的思维培养。因为,一般来说,成功的作者或者成功的作品,都应该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摆脱现实的枷锁。如上文说到的报纸的用途,我们不是重在于让学生熟记报纸阅读的功能,而是让学生通过一张报纸联想到自己的爱心,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联想到自己的梦想。因此,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最难逾越的就是惯性思维的鸿沟。这在我个人的文学创作历程上深有体会,上文说到2009年我在“小荷作文网”发表的一篇诗歌《沉思岁月》,在现在这个时间尺度上,回过头去看那时候的文笔思路,可以很明显很清晰地看出那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文章的影响,那时候写作很难对事物进行深入体会和展开。而诗歌内在的灵魂恰恰就是透过一件事物让读者看到事物之外的情感,正是所谓的:山外山、楼外楼。让人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一位成功的诗人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思维的成长与改变过程,从现代诗初期的胡适、闻一多,到后来的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九叶诗派的陈敬容、郑敏、杜运燮;朦胧派的舒婷、顾城、海子;台湾的席慕容、郑愁予;近期的伊莎、赵丽华等等。从他们的诗歌作品当中就能够看出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发掘和对事物的多角度思考。如顾城的短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诗人运用黑夜、眼睛和光明,三点一线勾勒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共同情感与理想抱负。这正是文学创作的必不可少的要点:从自然事物升华到人的内心情感。
返回到小荷作文,小荷作文课堂的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养趣;第二阶段,入门;第三阶段,提高。我们可以很明了地看出,小荷作文是把“兴趣”放在了第一环节,这是一个相当理智又非常正确的教学方式的选择。因为,特别是对于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是至观重要的,甚至是连课堂的系统教学也没办法达到兴趣培养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小荷作文课堂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从“被逼迫”的状态转变成为“心甘情愿”与“主动索取”的学习状态。而一旦培养了对于学习的兴趣,那么入门的学习就会容易许多,接受知识的程度和达到的效果就可能是事半功倍。在这个基础上去做提高就不会显得那么困难,反之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这两个月的课程培训与上课练习,不仅仅只是对小荷作文的教学育人理念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自己来说,这也是一个自我进步和知识提升的过程。从小荷作文的“600秒快写”课堂能悟出,其实上一堂课就像是在写一首诗。在小荷作文的课堂上,上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可以是充满想象力和诗情画意的。从教师的自我介绍开始,就已经让学生的思维走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小荷,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外号,而每一位同学,也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外号。而外号可以来源于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外貌、自己的理想等等。这就是让学生们去联想,让学生们的思维融入到小荷作文有趣的课程上。
在前文说到的傻大姐想象题“一张报纸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上,目的是让孩子摆脱惯性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思维去天马行空。而小荷作文的教学还不仅仅只限于此,它还透过报纸的作用延伸到一百年后:“一百年后的报纸是什么样的?”我想,只有在小荷作文的课堂上,才会提出这么让学生费解又不可思议,却又非常具有独创性的问题,而这正恰恰说明了小荷作文的独特与魅力所在。在小荷作文课堂的每一个上课环节中都能够找到小荷作文的很多独特之处:小荷要求容忍儿童的所有不着边际的创造和异想,并鼓励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融入想像元素。小荷注意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艺术的联系,与文化的联系与世界的联系。
而说到在小荷作文课堂的另一与众不同:让每一位学生都当上班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奖品,这是让学生对课堂能够有新的理解和新的认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独一无二的小荷作文狗笔、寻找宝藏的地图,还有只能在小荷作文课堂上才能见到的奖牌和“面膜”、“快写王”、“神笔手”等等。这又是启发学生对于小荷课堂的喜爱,和对文学道路的向往。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学作品比作一种宝藏,把我们的文学创作之路想象成一段寻找宝藏的历程,可以把普通无奇的、用来写字的“笔”想象成一把神奇的“狗笔”,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这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坚定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持与奋斗。
小荷作文的另一个特色所在:重视描述性语言的训练。素描能力决定写作能力,这在小河作文课堂的另一重要上课环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环节就是:用“是……的”来造句。学生可以用“是……的”来形容自己的外貌、来形容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家。而通过这样的上课模式,学生会在无形当中,顺理成章地表达出一些平时很难想象得到,或者很少去思考过的问题。其实每一篇文章拆开来,都可以用“是……的”来串成一篇新的文章。而同样的道理,学生们用“是……的”说出来的句子把它写下来,然后把“是”和“的”去掉,再加一些修饰,同样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这正是小荷作文课堂运用的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在无形中去构想和创造。
在小荷作文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结一结”中,有这样一道很有趣又很有哲理的数学算题:假若我们每个人十分钟能写一百个字,那么一小时六十分钟,就是六百个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就是十四万个字。一年365天,就是接近一亿六百万个字。人的一生如果活到八十岁,一直都在写,写到八十岁,那就能写出四个亿字。一本新华字典大概有六十万个字,四个亿的字就相当于七百多本新华字典。一本新华字典有三厘米厚,姚明身高两米二,那么七百本新华字典叠起来就相当于九个姚明那么高。
这是一道很有意思,又能够让学生产生动力的关于写作的数学题。我想,这除了在小荷作文课堂之外,在其他地方也是见不到的。人的内在能量是无穷大的,对于我们来说,刚开始困难重重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时间长了,就能够水滴石穿,迎刃而解。虽然这道题目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学生们却会在潜移默化下对于文学道路的成功充满更大的希望。同样,这不仅是针对于小学生来说的,对于当下的每一位有志青年抑或正在努力的年轻人们来说,同样是具有诱惑力的。对于我们的人生规划,每个人都很有必要为自己的未来出一道题目,然后进行解答和实践。
小荷作文学校的教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创新。她摆脱了学校的固定教学模式,她没有应试教育的束缚,绕开了各种应试教育的关卡。自创并研发出小荷独特的教学模式:小荷作文在教学理念上,一改传统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旧框架,采用寓教于乐,活泼新颖的情景作文教学方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重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先进教学模式。启发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让每个来小荷学习作文的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学作文,轻轻松松写作文。
正是小荷作文倡导的母语教育理念,全力打造的新型作文世界,使语文回归文学,使作文回归写作;使课堂成为学园,使师生成为文友。1028小荷作文研究院10年来对于作文的专业研究,形式新颖,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激发了来到小荷作文课堂的每一位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写作兴趣。让学生们在小荷作文课堂真正体会到了“人人都能写作,人生应该写作”的意识。
写到这里,我发现,这短短的两个月教学的时间,我已经被小荷作文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思维慢慢感染。小荷作文“欲学作文,先学做人”的校训,她“欲变其文,先变其人”的要义,这不正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坚持的写作理念吗?最后补充一点:在小河作文有这样一句口号:读小荷,写一生!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同样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爱小荷,我也会始终坚持“读写一生”的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