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放风偶得:世之桃源

放风偶得:世之桃源

2013-10-13 10:07 作者:一叶舟 阅读量:34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也许是快要老了,平日里总是喜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些旧事,骂几骂可恶之人,怜几怜可叹之物,但我又还不至于去做那些诸如往一个小物件上扎尖针之类的事情。

也许是已经老了,连双休日也懒得出门,一如宿养的肉鸡,宅在一个小笼子里,吃了睡,睡了吃。当然我和宿鸡又有些区别,因为我还会偷闲读读书,上上网,看看电视。

妻子大约是怕我在笼子里呆得久了,担心我的腿脚功能会日益退化,会变成袋鼠抑或更为奇怪更为可怕的冬毛老鼠。又或者,是妻子那锐利的目光在我的身上已经发现了诸如老年痴呆的某种征兆。于是,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会鼓动亲戚朋友要经常带我出去放放风。

午后,亲家果然驱车过来了,说是要带我们去他朋友承包的一个什么水库看看。

我当然并不怎么情愿,并以天气不好为由来推脱。

亲家说这种阴天外出是最好不过的了,女同志甚至连防晒措施也可以节省了。

于是,在他们的连拉带拽,又在我的半推半就当中,我们上了车。

车子沿着迎宾大道在竹笮原收费站旁边拐上一条小路,大约又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坑背水库。

我们在坝顶上下了车。

站在坝顶游目四顾,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只见两座青山如一双巨臂,将一泓碧水抱入怀中。微风过处,山上松涛阵阵,湖面波光粼粼。我拥轻风入怀,听空山鸟语,看湖光潋滟,荡心中涟漪,一种舒适和惬意,漫溢开来……

坝口的两边,栽种了几垄银杏,葱葱笼笼的,银钱大小的叶片,在那经努力穿过云层的日照中发出了亮亮的光晕。

沿坝的右岸,有一条公路向库尾延伸。我们顺着公路缓缓前行,用脚步丈量着它的长度。在这样的路上行走,你尽管丈量不到人生的长度,但你完全可以测量到人生的宽度。路边有苦楝间隔罗汉松,还有更多的是石榴。石榴的花还未褪尽,但树下已是一地的落红,鹌鹑蛋大小的石榴也已站满枝头。

忽然想起饶庆年先生的几句诗来,小路幽深\兰草花默默地飘散着三月\小路又热烈\野石榴点燃了如火的夏天……

大约走了一公里的路,我们到了朋友老李的住所,是一座两层的小洋楼。一楼其实是库房,存放着几十吨的鱼饲料,散发出一种近乎酱油味道的浓香。

此刻正值下午四点,恰逢给鱼投放饲料的时间,只见老李将一包包的鱼料倒入饲料投放箱内,一通电,机器“滋滋”一响,投料箱即如沙漏一样,将饲料徐徐抛入湖中。湖面顿时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几十万条鱼当即浮出了水面,争抢着美食。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上学的那会儿,开饭的辰光。饲料投放箱发出的那种“滋滋”声响,恰如我们学校开饭的铃声,铃声一响,教学楼犹如一个被打烂的蚂蚁窝,那些个手拿着饭盒两眼发光的同学,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潮水一般涌向饭堂,那种心情是谁都生怕会比别人更迟了一步。可惜我没有参加过什么攻城战役,但是我又在想,这种镜像大约和攻城战役发动总攻时的场面应该也会相仿,投放箱的“滋滋”作响同发动总攻时冲锋号的军歌嘹亮,两者的功效,大概也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紧接着,“第二个饭堂”的铃声又响了。

“第三座城池”总攻的冲锋号也嘹亮了……

我终于发现,此刻李老板的脸上,弥漫开了名校校长和常胜将军那种得意的微笑……

我同老李开始攀谈起来,原来,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水库,每天投料就要近一吨,一年下来,鱼料的投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然,得到的回报自然也不会少,保守数字一年就有那么十几二十万,碰上市场行情好时,再翻个番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每当造化不好,遇上鱼儿发病时,血本无归也难意料,听说去年老李的收获真的很小,甚至小到了无法去向他的老婆报告。我先前只知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却原来,任何一种投资都要同风险并存,包括养鱼,入水也要三思!

在投料房停留片刻后,我们复又前行。只见路旁多有杂树,且以枫树居多,如若是在深秋,待到秋枫红时,这里大概也会有“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致吧。

眼看就到了公路的尽头,却是一个拐角,原来我们走进了一个叉库,感觉豁然开朗。不对,因为起先就开朗,现在只是更为开朗而已。那就别有洞天吧,也不对,因为洞是没有的,总之是另有一番景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山窝里居然有一处小村落,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

这该不会就是传说当中的世之桃源吧。

亲家说,这就是桃树坑村。我想,难怪这个水库会叫做坑背水库,原来是桃树坑背后的水库啊。

只见屋后长满了翠竹和几株古樟树,屋前是清一色的桃林,这大约就是桃树坑的写意吧,其实零星也种了一些李(子)树,如若主人能种上些许的杨柳,加入些苏堤的味道,就能更显风姿了。在路边眺望,只见与水库对接处有三五口鱼塘,挨着鱼塘的是一垄田地,田里种作的大都是莲子,也穿插种了些水稻,还有菜园。

不知那个断肠人马致远是否来过此地,因为这里枯藤老树是有的,小桥流水也是有的。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不知杨万里可有打此经过,因为诗中的描述分明就是眼前的景致了。

菜园里有一老农正在为辣椒除草和施肥,见到我们,远远的就和亲家打上了招呼,也姓李,是亲家的旧时相识。不知是谁又扯上了李子,李大伯说也就在几天前,一个外来客将李子全收走了,现在树上所剩的,都是些很难采摘到的,如果你们愿意,你们喜欢,去随意采摘好了。

望着树梢上红得发紫的李子,那酸甜的味道,缠绵于我的味蕾之上。看到亲家、亲家母和妻子蠢蠢欲动,又无可奈何望洋兴叹的样子,我那久藏的童心又被点燃了。于是,农村、山里长大的我终于等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小的时候我还有雕郎鼠(松鼠)的绰号呢。只是一试身手,老迈的雕郎鼠再也不敢提当年勇了,尽管“尚能饭否”,可终究腿脚退化严重,雕郎鼠的风采看来是荡然无存了,倒是袋鼠的风貌反而尽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收获三二斤果子,还收获了满身的百花齐放和万紫千红,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我收获到了一份劳动带来的喜悦!

返程的时候,我开始在想,如若能在此处搭几间草庐,效仿陶公筑篱种菊,又会是何等的惬意啊!

于是我又想起了雪小禅在《上海妖娆的罂粟》中的一段话来,因为那段话很能表达我此刻的心境,只是舟翁之意不在大上海而在桃树坑。于是我想把这段话改成“我知道我体内有一种东西,与桃树坑很合拍,很靠近。我知道,桃树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它生出一个吸盘,牢牢地吸住了我。我爱桃树坑,我爱这世之桃源。”

(2013—5—26)

相关文章关键词

《放风偶得:世之桃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