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雪域下的坚守

雪域下的坚守

2013-10-14 14:44 作者:沙海孤魂 阅读量:3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这个题目是我在公司内部写一个帖子时用到的,其实,用雪域下的坚守这个词确实过了,只是文学上的修饰而已,仅此而已,不过确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述出属于我的心情和世界。

现在,离开了大西北的寒风与狂沙,来到了自古以来的温柔乡——江南。到这里已经有21天了,清新的空气,繁忙充实与平淡悠闲交织的生活,西湖的美虽然只在车上草草扫过,但是这里的确是属于另外一番世界。一直想找个机会,去回想一下大西北的日子,可是总是各种理由找来慢慢在填堵导致行动迟缓,到现在才打开电脑想了半天密码才登进这个世界。

记得去年12月13日达到大西北,飞机飞临兰州时看到满眼的荒凉,除了黄土只能看到一条条公路,不知如何用语言来形容那时的心情,本来工作的不得志就已经非常郁闷,再看到那片世界,顿时无限的荒凉之感,一种从心底发配边疆的感觉油然而生,漫想古人发配边疆的心情也是如何吧。

随后便转战西北明珠——青海西宁。这座城市便是我当时的主战场,一呆就是三个月,高原、黄河、高山、寺庙、民族,这是个融合的世界,既有青藏高原无尽的神秘,又有现代都市气息的浪漫,还有各个民族冲突及融合的印迹,当然还有无尽的生活散漫与悠闲。

西宁,在我眼中是无尽的舒缓,这是个文化包容生活封闭的世界。文化包容是因为包络了各个民族的世界,藏族、回族、汉族等等等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都在这里;可是,这里却又是个生活封闭的世界,每天,各大商场七八点便悠哉的依次关上了大门,街上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除去部分娱乐场所的灯红酒绿,你不会看出有什么都市气息,一些小超市等,总是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你买东西时会打搅到他们的生活,并不是说服务素质低,而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态度。

可是,西宁又是美的,这句话似乎是每个人离开每一座城市后都会给出的评价,也许很俗,但是却又是属于我最真实的感受。最美不在景,而在内心的变化,这里的生活工作以及各种气息逐渐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性。就是在这里,我慢慢地静下来真正的去想一些事情,静下心来投入到学习之中,在离开的时候终于找到一种平稳的生活节奏,悠闲而不失奋进,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节奏化对我来说绝对是一笔最大的财富。

武威,古凉州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两句诗是我在凉州时脑中盘旋最多的诗句,这里的城市发展远远落后东部,找不到都市的感觉,在很多地方都能深切的感受到西北的无情与无奈,遥想古代的凉州城,虽然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显示出了无比的辉煌、繁华,但是都与文人建功立业心性及烂漫的情怀有关,真实的凉州城绝对充满荒凉,尤其是想象中站在凉州城门遥望无边的戈壁,那种荒凉感觉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体会。现如今,我们在武威,很少能看到古凉州的痕迹,只有作为旅游景点的古城门各种斑驳也许能看出点点印迹,可是大部分城门绝对是已经翻新过,只能是个文化意义了吧。当然,有一样东西是永远无法抹灭西北凉州的印迹的,那就是戈壁!无尽的戈壁滩,无尽的荒凉,虽然偶尔点缀一些现代建筑,但是依然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无情与强大,荒凉永远是戈壁的主旋律。

不知道为什么,在西北的那段日子,每次看到戈壁时总有两种声音在脑中冲撞:一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深切感慨,想象着古人建功立业的心切,可是有多少生命是要在这种环境下消失的,每一次大战必定是尸横遍野,可是却又奠定了少数的不朽战功及基业,我称这种感慨是文人骚客的伤感情怀;另一种声音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看到的是满眼凄凉下的雄浑,我称这种声音是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胸怀。也许初看这两种声音都是文人渲染出来的,但是中国的文人绝大部分都是充满悲情色彩的,而且悲情色彩总是有无限巨大的共鸣性,一些旷世奇文往往能引起整个中国文人的深切共鸣,而这些往往悲情中充满了无尽的渴望;而政治家的声音,往往文人骚客只能得到目标性的共鸣,而无法感受到行动及胸怀上的共鸣,这也就是曹操为何变为这样形象的原因,这也就是秦皇汉武为何在目标上被无尽歌功颂德的原因。目标、行动与胸怀,这就是文人与政治家的两种既统一又相对的世界吧。

西北的记忆就先写到这里吧,现在还在构思两篇文章(在前往天堂的路上以及醉赤壁):一篇思路上已经成型,有时间就将它写出来,是叙事的,当然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思考,平淡叙事中充满自己的思想也将是我为之奋进的路线;另一篇是很早就想写的,可是缺因为自己的阅历不够,迟迟写不出来,慢慢来吧,这篇也许会有时间先写个初稿,以后慢慢更新。

相关文章关键词

《雪域下的坚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