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薰风吹拂芍药盛开

薰风吹拂芍药盛开

2013-10-19 20:46 作者:玉树仙人 阅读量:38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五月末气温达到28度以上,夏日薰风吹起,热浪袭人。屋后的芍药在六一如期盛开,六七十朵,花团锦簇,蜜蜂和绿头苍蝇已在小园光顾几天了,在花骨朵上吸蜜,真是“芳心未吐蜂先到,秀色如凝露暗滋”。清晨,淡淡香气沁人心脾。一堆硕大粉红花朵点缀着美丽的院落,顿增生机,放眼看去愉悦心情,印在心里陶冶灵性。

芍药是宿根多年生草本花卉,具肉质根,茎丛生,我国有近五千年栽培史。被列为“花相”,即花之宰相,列牡丹一花之下万花之上。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芍药在红楼梦中也是重要之花,史湘云醉卧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别名甚多,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名医别录》。

古时人们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离草”“将离”《古今注》。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花”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后最后一杯美酒。芍药是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秆,犹如柔弱扶风,柔弱无骨般的少女,故有“没骨花”之称《郑虔虎本草》。因为花有香气,有“挛夷”、“留夷”和辛夷之名。

在国外,芍药也备受青睐,有“花中皇后”之美称。芍药自古在中国就是代表爱情之花,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闪烁着中华民族如芍药一般的品德和性格,勤劳朴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似天边彩霞,如羞涩少女之浪漫含蓄。

赞誉芍药花多见于唐宋诗词中。唐代吕温在《贞元十四年甚旱,见权门移芍药花》: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可见当时已栽植芍药。唐代白居易在《感芍药寄正一上人》: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宋代陈著诗云:酴(tu)?(mi)忽尽花,春与夏交加。顷刻当千日,风流能几家。香丛迷粉蝶,曲蔓走青蛇。火急要清赏,可人归来邪。唐代钱起作《故王维右丞相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常在,更胜青松守岁寒。借花怀友,以花抒情,情真意切。

如此娇贵的花确极好伺弄,不用施肥,也不用除虫,初春灌点水、松松土就可以了。冰雪一化,便蜂涌的长出通红的嫩芽,十几天就长三四十厘米高,颜色也由红变成褐色,又逐渐变成浅绿色,长到八十厘米左右,就急急忙忙孕育骨朵,争相绽放。只是花期很短,一星期左右,一遇风雨,便凋零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有情人嗟叹花开花落,何况还有昙花一现呢。群芳过后,红粉落土成泥,花魂回归大地,一场轰轰烈烈之后,略带凄凉沧桑,剩下一大丛绿叶,仍不失优雅,一团青翠,勃勃生机。

季节不断变换,一年又一年,花开花又落,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但见年年花相似,唯见年年人不同。

[上次修改时间:2013年6月2日(星期天)上午8:19]

相关文章关键词

《薰风吹拂芍药盛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