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山东半岛海滨城市漫游记之一车旅途景》游记随笔

《山东半岛海滨城市漫游记之一车旅途景》游记随笔

2013-10-18 07:39 作者:沪上人家 阅读量:37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楔子:

一.车旅途景

车外烟雨柳如萍,张目举眉行装轻。

景色无穷时时新——是车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看水疾走迎。

仔细看山水不动——是车行。——《拟摊破完溪沙》作者启

上个月的27日,上海阴雨连绵。一大早天气滴滴答答的雨水下个不停。说好今天一早6点15分在我们小区北大门集合,乘坐旅游大巴去山东海滨城市作五日游。旅游的城市分别是:山东的日照市——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蓬莱——江苏的连云港市。哪儿知道这个赵启文干事鲁莽粗心心急,一大早四点半就来按我的门铃,说马上去集合。我心里犯嘀咕咋的,说好6点5分集合,也许出长途,提早出发吧,于是我赶紧打理好行装急急忙忙就来到了北大门。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天已经放亮,门口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我赶紧跑去赵启文家喊他,哪儿知道他不在家去了门口的小周家。害得我在大门口白等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6点大家才陆陆续续到齐,可是大巴的影子也没见。一直到6点半钟,大巴才姗姗来迟,座位原先都已经是定下来的,所以没造成乱套拥挤哄抢座位的事。旅行社来迟的大巴原来导游和司机不熟悉我们的小区位置,近在咫尺却跑错了路来迟了,闹了笑话。

导游不是我们原来的中年女导游汤导,而是海鑫旅行社的男青年贲导游。贲导游瘦瘦的脸还蛮有精神的,能说会道,幽默风趣,不时地赢得大家的开心。他是苏北如皋人,老婆是他的高中同学。他在大学里学的是食品卫生专业,毕业后在老家当教师,后辞职携儿带女来上海旅行社闯荡上海,收入还可以。

在蒙蒙的细雨中汽车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朝着苏通大桥进发。窗外景色朦胧,雨水把路边的杨柳树洗染的一片翠绿,大家兴趣很高,一边听着贲导介绍沿途的人文景色,一边欣赏者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苏通大桥也就是连接苏北的南通市和苏南的苏州地区的常熟市的跨长江大桥。全长8206米,主桥跨度为1088米是世界第2大跨径的斜拉桥。桥高通航高度为62米,宽为891米。能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轮和4.8万吨级船队通航。桥涵用去混凝土149.3万立方米,钢箱梁4.9万吨、钢材23万吨,斜拉索6278吨。2011年大桥获得鲁班奖。苏通大桥在绵绵的细雨中犹如一道长虹横贯苏南苏北的两岸,气势雄伟壮观。桥头堡高高耸立高度达300.4米,长长钢丝斜拉索犹如一面巨大的竖琴,在烟雨翠柳中仿佛有一位身材窈窕穿着蓝靛布衫的苏北姑娘,用染有豆蔻嫣红指甲细细长长的手指弹奏着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的音符。宽阔的烟雨朦胧的江面一艘艘小船拖轮满载着物质,上下游溯,正是满江烟雨百舸争流。大江就好像是五线谱,一艘艘的轮船,就好像是五线谱里的一个个音符,在初夏时节的烟雨翠柳中,显得格外有诗情画意的意韵。一过苏通大桥不久,大巴就来到了南通市的如皋境内了。

在细雨蒙蒙的车窗外,烟柳成行,田野上小麦和油菜金黄灿灿成熟等待收割。江苏苏北南通地区是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临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东临黄海,和江苏的张家港市隔河相望,人口145万,是著名的长寿养身福地,还是花木盆景绿化苗木之都出产地。是国家级园林卫生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4军的建军根据地和苏中七战七捷的战场。全国综合实力50强之一的县市。其境内河道纵横,绿化遍布,气候景色宜人。新鲜瓜果素菜,四季不断。仅白蒲镇一乡镇就有百岁以上老人23人,长寿人口名列全国乡镇之最。这里水质甚佳,空气新鲜,水产蔬菜品种多样,物产丰富,有:冒辟疆的小妾董小宛制作的董糖、其味道稣松香甜,食之齿颊留;白蒲黄酒,色泽纯黄,醇香浓郁;林梓潮糕弹性十足,清香爽口;白萝卜皮薄汁多,嘣脆爽口,赛如山东烟台苹果莱阳梨,助消化养身健脾;如皋香肠历史悠久,其质量1985年被评为国家质量银质奖章;如皋的火腿与金华火腿、云南的宣威火腿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火腿之一;其盆景著名海内外,屡获国际花卉博览会金奖。

如皋民风淳朴,思想单纯,心态颇佳,安居乐业,无思无虑,由于积极开展绿化盆景苗木的栽培养殖业,所以环境很少污染,长寿也就自然而然了。

过长寿盆景苗木之乡如皋,一路上经过新四军苏北根据地海安县;东台县据说是神话传说《天仙配》的发祥之地,也是全国经济百强乡镇县之一,有“黄海明珠金东台”之说。古代盐铁国家掌控,东台的盐业滩涂煮盐也可见一斑,什么六灶、三灶、沈灶的都是古时煮盐的盐场大灶叫出地名来的;大丰县的国家四不像麋鹿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有麋鹿1600多头。射阳据说是精卫填海铺就的陆地,以后羿射日取名为射阳。有90%的丹顶鹤在此越冬,因此有“鹤乡”之美誉。其他射阳的大米在上海也有名气。等等地方。苏北近年来变化很快,当然比起苏南来还是差了一点。车窗外苏北平原,在细雨的洗涤下,显得越发明眸皓齿了。红瓦灰墙,期间夹杂着少数墙体贴着釉面瓷砖的二三层楼房,还有稻麦田河塘边随风咕噜噜转动着的大风车。这时我想起了以前的老电影《柳堡的故事》里的情景。九九那个艳阳天呐,十八岁的哥哥等在那小河边,风车呀,随着风儿转呀,哥哥你惦记着小英莲........呵,这《柳堡的故事》就发生在抗战时期的苏北的宝应县,苏北各地景色风土人情大抵相同,看到此地,联想到彼,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现在正是麦收和收割油菜的时节,在朦胧的细雨中,农人辛苦了一冬播下的麦子和油菜,割下后未来得及打场脱粒归仓,还在田里淋着雨水。在一过苏通长江大桥年轻的贲导就骄傲的说他的家乡到了,满脸的喜色和骄傲的神气。苏北平原出产稻米是江苏的大粮仓,鱼米之乡啊。水塘里居然还有白鸭子在游荡,还能见到养鸡场里的一群群白拉克鸡在舍笼里觅食,也许禽流感才过去的缘故。过了苏通长江大桥已经是中午11点半多种了,大巴开出上海,行驶了3个多小时,大家急于方便就餐了。车到了如皋服务区停了下来,在这里暂时休息用餐方便40分钟。吃午饭的时间一车车的旅客下车方便就餐,到处挤满了人流。服务区里的饭菜价格相当贵,没啥吃就得花三四十元的钱。咣当的面条也要20元左右。中午路途中旅行社是不提供游客午餐的,得自行解决。好多游客吃自己所带的熟泡面。我呢,早就准备好。昨晚上烧了红肠、红烧大排,放在金属饭盒里。吃着油煎馄饨,喝着用服务区现泡得开洋紫菜汤,就着红肠大排吃,看的其他游客对我路途精心的饭菜准备,啧啧称赞不已。当然路途还有小面包、黄瓜条、樱桃小番茄等吃的东西。

当大巴士行驶到开要到连云港市时就看到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边,远处四周青山连绵,形似巨龙横卧。这里的村民民居已经和山东相仿了,都是红瓦黄墙平房据多。到了连云港市苏北平原也就走到了终点,进入到鲁南群山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了。连云港市下属的东海县出产的水晶闻名全国,有东海水晶之乡的美誉,价格比其他地方便宜。车窗外雨停了,一团团水汽在不远处连绵的群山顶山翻腾着,有道是农谚说得好:“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山岚稻麦田、红瓦黄墙的村舍、田塘微波荡漾,涟漪圈圈点点,芦苇摇曳,鱼儿游翔,鸟儿飞?,柳树含翠,宛如一幅幅山水水墨画在眼前展开。

唐人张志和有词《渔歌子》曰: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呵呵,江南农村花好月圆的芒种双抢时节快要来临了,五月五是端午啊,服务区里的小卖部也飘起了端午粽子的香味了。我们的大巴士,沿着苏北平原的海岸线向北行驶走到了终点江苏的顶端赣榆县。赣榆县是徐福的故里和山东省交界,与日本朝鲜隔海相望,历史上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曾两度到过赣榆县,方士徐福带领八百名童男童女从此地东渡海上,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赣榆也是陇海经济带和江苏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北宋时的科学家沈括登临赣榆之山,东望海州湾黄海,观“天地日月游动之出没。”其境内有山,有平原、有大海,其山、海、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相传素以“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福地为人们称道。赣榆受齐鲁文化的影响较深,人文荟萃,孔子及其高足子贡曾印屐夹谷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齐鲁夹谷之会。连云港市原来属于山东省的临沂地区管辖,1953年划归江苏省的徐州市。当然连云港市下属的赣榆县那时也是属于山东管辖的和山东在历史文化上难割难舍,受齐鲁文化影响在所难免。所以无论是风俗习惯语言住行都是如此。是齐鲁文化和江淮文化习俗的交汇点。

到了赣榆就到了山东的日照的地界了,车上顿时热闹了起来,坐了一天的车快要到第一站的目的地日照市了。这里群山连绵,天不下雨了,层层的氤氲云气出现了阳光的踪影。使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一过赣榆进入山东地界马上就要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日照市的岚山区了,现在时间下午一点钟,江苏出界的收费站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大家兴奋地不停滴睁大眼睛望着车窗外的景色和路标牌.......

发稿于2013年6月4日下午3点45分,上海西部龙柏家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山东半岛海滨城市漫游记之一车旅途景》游记随笔》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